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0年4月13日)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2009年工作,研判形势,全面部署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天的会议邀请了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目的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联动,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刚才,国家防办邱瑞田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研判形势,部署安排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中国作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给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都带来巨大的损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和治理工作,尤其足《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颁布,《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快速处置程序》、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的编制实施,更加体现了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意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前往往有一定的变形时间,及时发现变形征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常常能够以较小的代价避免灾害的发生或减轻灾害损失。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及远程会商系统的建设,就是应用GPS全球定位、现代测绘、现代遥感、现代监测、网络和卫星传输等技术,通过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实时监测,在汇集多源信息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针对重大地质灾害和险情及时作出预测、预报、预警等反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及时指挥应急处理工作,真正达到减灾防灾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次召开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系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深入研判当前形势,在此基础上,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紧紧抓在手上不放松,多措并举,以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一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大力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和科学技术支撑体系,构建起“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防灾”的新格局,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通过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全省共避免3万多人伤亡;通过实施搬迁重建,有近20万群众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居;通过实施地灾工程治理和应急降险处置,使数十万居住在地灾危险区附近的群众受益。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部署,总结2010年工作,研判形势,全面部署安排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6年,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职责,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的防治原则,按照“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创新模式、提升水平、重在成效”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扎实细致地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成效显,实现了无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无一人因灾死亡的“双无”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了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通讯》2006,(9):20-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2006年汛期即将来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批示精神和2006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研究,部决定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系统建设需求、系统构架、功能组成及数据集成建设、系统展示与应用六个方面介绍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系统研发过程中利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3S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建设,旨在搭建一个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化运作模式,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监测预警、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置能力,为重庆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信息服务及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受徐绍史和汪民同志的委托,来参加今天的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这是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对地质灾害防治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首先,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对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部门、老领导、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今天,徐绍史部长专门向大会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部党组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亲切关怀,对协会工作的热忱关心。徐绍史部长在贺信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通讯》2003,(2):19-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激励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管理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促进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初步确定在2003年4月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对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今天,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务院领导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示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0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通报去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一步部署今年的防治工作。刚才,云南、陕西、广东三省作了发言。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好2006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知》提出六点要求:充分认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严峻性;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强化临灾避险和应急处置;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加大防灾知识宣传普及力度。《通知》强调,各地要重点针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城镇、乡村等人员聚集区,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沿线地区和重大工程项目施工区等,在专业技术队伍的指导和帮助下,依靠基层政府和组织,发动群众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通讯》2012,(21):21-31,1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为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制定本规划。规划对象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六种地质灾害类型,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的基准年为2010年,以2011~201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20年。《规划》全文内容共七个部分,即: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需求,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环境影响与效益评估,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通讯》2003,(6):11-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 汛期是各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为了提高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急反应能力,更好地落实防灾预案、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等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制度,尽最大努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部决定建立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以下简称“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国南方为主的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因融冰导致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突出,在汛期和重点工程建设期、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繁重。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本期刊发的有关内容,为您及时传递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精神,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教育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部分工程建设活动的影响,在我国的广大山地丘陵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给分布在这些地区的大量中小学校校区(舍)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中小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批示精神,有效防止中小学校校区(舍)周边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各级国土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要共同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  相似文献   

19.
侯兴泽  蒋大鹏  徐健  李俊  南竣详 《测绘》2020,43(2):63-67
本文针对某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资料存储散乱、数据管理及三维可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利用三维GIS技术将多源数据融合建立三维地形数据库,构建可视化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三维场景,进行信息共享和二次功能开发。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隐患信息管理与展示、场景漫游、信息查询、信息共享及三维分析等功能,可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地质灾害防治部门的业务管理、灾后应急指挥和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河北国土资源》2006,(9):23-24
兴隆县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切割坡度大,属地质灾害易发区。经过调查确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多处,全县重点防范区和次重点防范区面积达171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55%,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局地灾防治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将压力变动力,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即:制定好制度,落实好措施,牢固树立“防灾无小事”观念,用我们扎实的工作,才能换来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真正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近年来,在省厅、市局的关怀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文件精神,制定有效措施,以防为主,真抓实干,排除隐串,较好地完成了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