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洛阳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2000年1月~2006年10月洛阳地震台记录到的台湾省地震的P波干扰因素及识别方法,影区地震、深源震的S波(或LG波)特征,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确定的震级与洛阳地震台测定的复核、速报震级相比较,按震级段、年度分别统计分析,查找产生震级误差的原因,计算出台基校正系数,认为排除干扰、提高震相分析能力、用台基校正系数修正Ms计算公式,是减小震级误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未来地震震级的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某一地震带在强震前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地震,按其面波震级大小自大到小排列,并以N=2、3、4、……来累计频度,采用公式logN=a-bM计算a、b,从而计算出第一个地震的震级M_1,这就是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震级。通过对川滇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九次近期强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震级测定误差范围(±0.3级)内,上述的M和logN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这就为地震预报和地震区划中定量计算未来地震震级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震震级误差对bem>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长源 《地震学报》2000,22(4):337-344
地震震级通常因地震目录的不同而不同,由此所计算的b值也不尽一致.当震级的一致性很差时,b值的误差也很大.基于这一原因,通过假定视震级(目录震级)围绕着真震级的正态分布,利用频率 震级关系式(古登堡 里克特公式)求真震级下的b值.根据这一正态分布,对属于同一真震级的地震次数进行计算,从而获得b值精度大大优于用视震级所计算的相应值.为了显示本方法的优点,我们用通常意义下的计算方法和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对中国3个不同构造区域进行计算和比较;另外,考虑到大震震级饱和对计算的影响(掉头现象),我们将数据从M=7.0处分成两部分.结果表明,用本方法计算的结果优于利用视震级所得到的结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台单台计算的震级与省局所出的震级目录偏差较大,个别地震达0.8级。为了提高单台震级计算的精度,结合我台实际工作情况,阐明震级测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我们选取了1984年以来记录的部分地震,分别与省局台网报告进行对比,经过试算,初步找出我台所用 R(△)起算函数的误差,从而使我台计算的震级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了偏差。  相似文献   

5.
张世民 《内陆地震》1993,7(3):245-249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周至地震台DD-1型地震仪1986~1990年之间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用地震尾波的记录持续时间(T=F-P)计算周至台近震震级的公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该台的计算震级与陕西台网的测定震级偏差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以前无法计算震级的出格地震有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MDCB-5型临震信息监测仪模拟未来震级大小计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MDCB-5型临震信息监测仪记录到的某一地震临震异常幅度(电压值)、持续时间(天数)与岩石破裂、地震发生、地震波能量释放的相关性,从地震发生的物理基础出发,推导出了2个计算未来震级大小的理论公式。使用44天的监测数据对该期间发生的5次6级以上地震的震级进行了计算,在相应的震中距范围内计算的震级与实际发生的震级误差小于0.5级,初步说明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浙江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单台和多台统一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并对影响回归方程精度的因素作了分析讨论.文章认为,为了保证 M_D 的精度,必须考虑仪器放大倍数和震中距的影响.误差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求得的 M_D 公式可以显著改进震级测量精度和系统偏差,适合浙江台站使用.  相似文献   

8.
用相位差谱统计规律探讨人造地震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位差谱具有对数正态分布的特点,选取西部67个强震记录计算了各自相位差谱对数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再将其转为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相位差看作震级和震中距的函数,选取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均值和标准差随震级和震中距变化的关系式。最后对已知强震记录,将其震级和震中距代入回归方程求出均值和标准差,利用均值和标准差产生的地震动时程与实际记录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吉林省台网1983—1987年期间的162次地震(1.5≤ML5.8;0≤△≤500km)资料;在短周期DD-1地震图上分别量取垂直分向的地震尾波双振幅衰减到8mm、4mm、2mm的持续时间,应用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出用持续时间求震级的回归方程。从统计结果看,地震尾波双振幅衰减到4mm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较其它2个公式标准偏差小。最后,对3个公式进行了检验与讨论。实践证明:统计多个双振幅衰减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比单一的实用性强,运用灵活方便;特别是在地震发生限幅等非正常的情况下,更能提高单台速报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测震台网记录的河北及周边地区地震事件为数据源,计算单台测定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采用统计、对比、归纳分析等方法,分析偏差的分布情况,依据震中距分段计算平均偏差,得到震级偏差的分布规律及相应校正值;最后通过对量规函数、台基岩性等进行校正,对比拟合出符合河北台站特点的新量规函数,使误差精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耿伟  李云  韩聚碧  董秋平 《山西地震》2010,(2):12-15,19
选取山西长治数字测震台网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记录到的301个ML≥2.0地震,对其震级等参数进行了重新计算、整理和统计分析,并与山西省测震台网所给出的震级参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得到长治台网平均震级与省台网震级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公式、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等。为震级测定提供参考,以减小速报地震震级误差。  相似文献   

12.
采用Evernden的线源模型推导出了用震中烈度I_o,极震区面积S和震源深度H计算震级的公式。将全国分成八个区,采用1900年以来在我国发生的163次M_s≥4.7地震,回归出全国和分区的公式。对结果分析表明,分区结果明显优于全国统一的结果,更优于只用震中烈度计算震级的结果。但震源深度项所起的作用似乎不大。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截断的G-R模型计算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级上限是指一个地区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其概率意义为发生超过该震级地震的概率几乎为0.在有些地区,由于对其内部的地震构造研究和认识存有局限性,很难根据构造或者地质学的原则来确定震级上限.因此,根据数学模型,采用统计手段,使用地震活动性资料来计算震级上限的估计值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根据截断的G-R关系模型,采用最大似然计算方法,使用东北地震区的地震目录,计算了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结果表明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应为Mu=7.5左右.计算中我们考虑了不同震级的转换、震级误差的修正以及计算方法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方案进行计算,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值均始终保持在7.5左右,这说明我们采用本文中方法计算得到的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值是合理可信的,同时也说明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的估计大都是偏小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一元回归、多元逐步回归及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了30个诱发震例,证明水库要素综合影响参数E与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的相关性最高。利用E与震级的关系对30座水库的诱发震级进行了预测。 文中还对预测震级进行了误差分析,发现容许误差系数为20%(震级误差小于0.7级)时,成功率达63%。作者认为对水库诱发地震初步预测来说。这种预测办法和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克拉玛依地震台数字与模拟近震震级的对比与衔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2003年1~3月克拉玛依地震台数字地震仪、CDM-1遥测地震仪及新疆地震局月目录的资料,对比分析了目前克拉玛依地震台数字地震仪与CDM-1遥测地震仪计算出的震级偏差。结论是数字地震仪计算出的震级与新疆局月目录给出的震级无系统偏差,与CDM-1遥测地震仪计算出的震级也无系统偏差。同时给出2001年11月以前做的DD-1震级与新疆局月目录中相应震级对比分析工作结果及主要偏差范围,对偏差原因做了初步探讨。并用推理法给出了目前克拉玛依地震台数字地震仪与2001年11月以前DD-1仪之间震级的修正值。  相似文献   

16.
近震震级M_L是地震学最常见的震级标度,其测定方法常使用位移记录的S波最大振幅。本文提出了一种由衰减关系引申得到的基于峰值加速度值来计算震级的方法 M=F(A,R),并利用四川强震台网获取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验证计算,并将结果与四川测震台网给出的震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对同一地震不同记录计算震级的离散性现象。  相似文献   

17.
震级-频度关系的修改及其对部分地震区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本文中作者根据对实际资料的计算,提出将传统的震级-频度关系修改成logN=b_1+b_2M+b_3M~2的形式。用该公式对我国部分地震区带的地震资料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修改后的震级-频度关系的拟合精度显著提高,其残差比原关系式缩小。用修改后的公式可方便地求得地震区带的震级上限,只要有足够时间长度的观测资料,所求得的震级上限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得1982年-1984年中国台网测定面波均匀震级及国外报告报出的震级资料.计算了国际某些主要测报系统的震级与均匀震级的年平均偏差及其标准误差、分析其计算结果.绘制出直方图和分布曲线,并准备交其结果用类似"授时公报"的形式发布每年的"震级对比公报".以研究其偏差分布特征及比较其逐年的稳定性.另外,利用X~2检验方法检验震级编差的总体是否遵从正态分布?并计算出平均在20个以上的震级偏差数据即可达到95%的置信度.说明震级偏差的频数分布,很接近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多随机变量回归及其参数的误差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比较严格地推导了多随机变量回归参数及其误差估计的一般表达式,从而从理论上完善了多随机变量回归方法。本文推导得到的多随机变量回归参数及其误差估计表达式具有计算步骤简捷、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任意的特点。最后,文中还利用导得的公式对断层长度与震级关系以及震级与震中烈度关系中的参数及其误差进行了具体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国地区震级标度的演化及震级水平概念提出的过程,并引入系统科学方法的思路,以探索震级标度统一的途径。利用1978~1985年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各年面波震级Ms≥4.5,震源深度h≤60km地震的面波振幅和周期资料,计算出均匀震级M~(ch),然后计算出M~(ch)0震级与ISC、MOS、NEIS、UPP报出震级的偏差及平均偏差,弄清各系统逐年震级水平变动的趋势,以及各系统的平均偏差波动的幅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旨在从中探索其规律,使得各系统测定的震级可以进行折算,以求得相对一致的震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