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洋  张颖 《华南地震》2015,35(1):62-66
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服务器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基于四川省地震局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应用,阐述了虚拟化平台的搭建过程,虚拟机部署,并介绍了虚拟化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当前信息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信息虚拟化建设背景,分析目前上海市地震局传统终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桌面虚拟化技术建设构想,在刀片服务器上部署桌面虚拟化平台,对所有用户桌面实现统一管理部署,用户通过Web界面实现对虚拟化桌面的访问,在各自虚拟桌面上进行日常业务办公,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及带宽利用率,降低硬件更新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是信息网络系统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VMware Esxi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和EMC系统在天津地震监测网络系统中的初步集成应用情况,旨在利用低成本的虚拟化技术,实现地震系统中服务器资源共享,提升业务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节能降耗,并为区域中心实现服务器虚拟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虚拟主机服务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技术是现代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虚拟化技术,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约建设资金,缩减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增加业务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山东省区域地震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实践,总结了服务器虚拟化的成功经验,可为地震及相关行业数据中心虚拟主机服务建设方面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张颖  林洋 《四川地震》2020,(1):30-33,39
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服务器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本文基于四川省地震局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应用,对虚拟化平台的架构和设备,以及扩容流程进行了阐述,同时总结了扩容实践的经验,为其他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虚拟化技术在地震信息网络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VMware公司的虚拟机组件ESX3.5及管理组件Virtual Center2.5,结合现有硬件技术平台,在山东省地震局实现虚拟化技术的实际部署和应用。结果发现,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地震行业信息网络业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当前信息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上海市地震局现有服务器存在的高功耗、低利用率等弊端,结合上海市地震局防震减灾大楼建设背景,提出了适合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上海市地震局信息虚拟化建设方案。并基于刀片服务器、高性能存储、光纤交换机实现该方案,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方便了服务器的统一管理,为数据库整合及桌面虚拟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虚拟服务器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信息中心采用它实现IT基础设施中的服务器系统建设,即在不降低应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设备的集中建设与管理、统一应用并降低运行成本。本文阐述了行业内基于VMware ESX系统建立的高可用性虚拟化服务器的过程、方法与应用效果,为地震行业区域中心实现高可用性虚拟化服务器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夏地震信息支撑平台项目主要是针对宁夏区域地震行业网络核心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利用了交换机虚拟化技术和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技术,项目的建成将满足新增防震减灾项目对网络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地震数据机房存在业务扩展成本高且周期长、维护繁琐、无法保障重要业务系统的无故障连续运作等问题,采用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实现地震行业网的私有云服务。华为FusionCompute云服务系统将主机、存储等物理资源虚拟化,并整合为统一资源,供多个虚拟机使用,行业专网内运维人员通过用户接口远程访问云平台,在虚拟机上可快速、高效地按需搭建业务系统。地震私有云平台不仅减少业务扩展运营期间的设备采购、系统搭建、运行维护等人力和物力投入,且通过FusionCompute的迁移技术,实现业务系统的"零宕机"服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黑龙江省地震台网虚拟化平台与存储系统的特点和部署应用方式,将虚拟化平台与存储系统相结合,实现服务器资源灵活分配的同时,强化数据的安全性,为地震台网的各项业务提供安全灵活的底层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震应急视频互联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云南地震应急视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历程,从系统组成和运行原理角度分析了视频互联技术在阶段性发展过程对地震应急指挥工作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在典型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工作中的实战效果。结果表明:分布式、虚拟化和多网互联技术符合未来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需求,发展云视频技术有助于提升地震应急科技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传统VRRP网络技术在地震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利用最新IRF虚拟化技术进行优化改造、解决现存问题的整体方案。实践证明,地震信息网络核心设备经过IRF虚拟化改造后,在简化网络结构、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灵活升级扩展等方面获得良好效果,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天津地区三维全景漫游的虚拟化地震观测台站,并介绍了其技术原理、技术路线以及制作技巧。通过网页发布使用户利用浏览器即可了解地震台站的工作环境、仪器设备等信息,同时将三维全景与GIS应用相结合,一方面扩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面向的领域,增强了网站的互动性,另一方面也为三维全景漫游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地震局云计算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可控的虚拟化技术是基于网络且根据用户需求可立即交付使用,空闲时可立即释放软硬件资源的一种共享应用服务。地震行业信息网络为地震行业各个业务提供基础支撑服务,这些服务都可做为SaaS服务部署在地震云平台之上。从而解决了地震信息网络中应急指挥、地震数据存储、地震数据处理,可视化等问题。通过建立基于自主虚拟化的地震云平台,可以将各地震监测机构、管理机构的应用部署在地震云平台上。这对于地震应急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提高地震应急救援效率,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地震系统业务内容的扩展,原地震行业网络核心层从性能上已逐渐难以满足需求。为保障网络可靠高效运转,同时为满足地震行业网络零中断的需求,利用新一代CSS交换机集群技术,采用中间设备临时接管的方法,对地震核心网进行了平滑改造升级,通过升级简化了网络结构,提高了网络效能。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新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VMware虚拟服务器进行系统软件平台的虚拟化部署,提出了新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虚拟服务器的部署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对部署的虚拟系统进行测试并就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虚拟系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迅速生成各类图件及报告,系统运行良好,速率较高,系统稳定性及服务器利用率均大幅提升,软硬件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减少了管理难度,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相似文献   

18.
将SNMP协议的简单、应用广、可屏蔽设备之间的物理差异等优势应用于GNSS基准站运维中,设计实现一个云监控系统,对不同物理空间内,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减轻运维人员维护繁多设备的负担,协助运维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定位故障点,有效提升运维能力。基于SNMP协议的云监控系统部署在地震行业网络,通过物理资源虚拟化、虚拟资源再分配、业务系统在多台服务器之间自由迁移等技术,真正摒弃传统机房存在的一项业务占用一台服务器、服务器宕机业务即中断等缺点。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专题图件产出较慢、数据产品不能满足地震应急需求、震情和灾情信息传输速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借助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围绕“及时动态的震情、灾情信息服务”这一主线,本着“兼容、整合、集成、提高”的八字思想,对“十五”项目期间建设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完善.经过技术升级和完善后的新系统实现了统一信息集成、服务器虚拟化、计算流程可控、多种方式自动触发、多种数据来源的动态评估等功能,并且能够按不同服务对象将生成辅助决策文档、多种发布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发布,而且提供功能全面的专题图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以大中城市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系统设计需求作为切入点,结合大中城市实际地震应急演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软件集成开发,实现演练系统人工虚拟化、智能化,从而提高演练效率,降低演练成本。该系统在南京市部门地震应急联动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和展示,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