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城地区1998年7月7日-8日普降大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本文从高空及地面天气图上分析了有利于这次降水的天气形势及影响系统,并探讨了物理量及要素变化与降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5月21日08时-23日08时发生在江门市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前汛期,当北方有弱冷空气南下和南方的暖湿气流在江门市上空交汇时,往往会带来明显的降雨;深厚的上升运动可以使水汽得以抬升,从而形成强降水,因此动力条件也是产生强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次强降水过程的垂直...  相似文献   

3.
强热带风暴"莲花"登陆后引发的强降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气形势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变化以及风廓线等资料,对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登陆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地区6h后引发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局地强降水进行分析,探讨了该次强降水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该次强降水过程是"莲花"外围云系带来的,是高低层各要素场共同配合作用的结果,强盛的暖湿西南气流为该次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有利...  相似文献   

4.
利用micaps地面常规资料、探空资料、卫星云图、NCEP/NCAR每6h再分析资料等,通过分析2010年6月1-2日两广交界地区的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系统演变特征,对此次强对流发生的动力、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进行诊断分析,探讨本地暴雨天气发生的物理机制,为改进和提高本地区强降水天气的分析预报能力,积累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5.
尹恒 《湖北气象》2004,23(3):3-6
2003年8月9~15日十堰市出现了一次降水集中、持续时间长、局地降雨强的阴雨天气过程。该文对这次天气过程的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动力条件等进行了重点分析,为十堰市局地强降雨和区域强降雨预报的差异性提出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黎声镭 《广西气象》2001,22(2):26-27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单站资料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0年秋季在玉林市出现的一次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对1998年8月1~7日发生在清江流域的降水过程及其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清江流域集中强降水过程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东“080613”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应用湿位涡理论,对2008年6月13~14日的广东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的发展与湿位涡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θe面陡立且南侧暖湿气流活跃,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和暴雨发生。对流层低层850hPa湿正压项大负值区的移动,反映了强对流过程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过程,湿斜压项的等值线密集区与暴雨的落区相一致。当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时,暴雨较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雷达回波等资料,分析了 2010年5月22~ 23日广东强对流暴雨过程的特征,并探讨了此次强对流暴雨产生的成因及落区.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中层切变、地面冷空气及地面辐合线共同配合下产生的;分析还表明,在强对流发生前,k指数等5类探空指数对强对流发生发展有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天气学原理和物理量诊断,对2008年惠州市“龙舟水”强降水特征及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且稳定少动,是这次强降水过程持续发生的有利天气形势;南亚高压偏西北气流为惠州强降水提供良好的高空辐散条件;南海夏季风全面爆发,对流云团发展旺盛,低层湿度、水汽通量及水汽的输送偏强且与暴雨落区对应一致;充沛的水汽输送,是强降水持续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特点及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勇  梁敏妍  王伟 《广东气象》2009,31(1):19-21
利用NCEP/NCAR的1000—100hPa日平均和每日4次再分析资料、逐日逐时站点气象资料、Mieaps3.0提供的分析工具,结合多普勒雷达图,对2008年5月30日江门地区出现的一次强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及多普勒雷达图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此次强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天气系统下产生的;正涡度平流、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加上西南地区有充沛的水汽供应,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多普勒雷达是监测中小尺度系统的强有力的工具,其速度场的变化先于强度场的变化,可为短时、临近预报及预警信号的发布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单站资料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 2 0 0 0年秋季在玉林市出现的一次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 ,初步探讨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2010年8月13—15口.黑龙江省出现一次明显的天气过程。统计13日05时到15日05时黑龙江省的县站过程降水量,其中齐弃哈尔、鹤岗降水量分别达134mm、125mm,萝北、  相似文献   

14.
一次持续强降水过程中惠州预警信号的发布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2005年6月中、下旬惠州全市范围内发生持续强降水过程,降雨量级达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全市各台站均发布了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通过分析这次持续强降水期间预警信号的发布工作,总结出预警信号发布工作中成功和失误的经验:正确理解各级信号的意义、估计回波发展情况并建立预警指标、建立市县联防机制,从而准确把握发布时机。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象资料和V-3θ图,对2002年夏季桂林市一次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维持及结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广东"05.6暴雨"垂直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NCEP的1°×1°格点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6月广东发生的连续性特大暴雨进行垂直螺旋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特大暴雨范围和强度与中低层正、高层负垂直螺旋度中心迅速增大、减小密切相关,并和中心增大、减小区域也有很好对应关系。当中低层正螺旋度迅速增大、高层负螺旋度迅速减小,或中低层正螺旋度中心增大、高层负中心减小区上下对应时,地面雨强最强且强降水范围最大。龙门连续2 d特大暴雨和广东最多暴雨日出现期间,垂直螺旋度有中低层正、高层负螺旋度闭合中心向低层明显传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1311号强台风“尤特”登陆后给广东带来持续性大范围强降水,对流降水特征显著.分析了“尤特”影响期间大尺度环流背景,重点讨论了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大气层结问题.发现低空急流向广东输送强的暖平流,是广东大气层结不稳定得以持续维持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空急流本身并不是“暖”的,当“尤特”趋向陆地时,陆地上的暖气团在“尤特”环流强迫下向南传播扩散,低空急流穿越这一暖区时温度升高才具备“暖”的特性.这一事实在以前并未被关注到.通过个例反查,在许多登陆后造成连续强降水的台风过程中均发现了这一特征.因此,台风登陆引起环境温度场的演变以及与低空急流的配置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副热带高压的东退南落及高原小槽东移发展是形成9516(Ted)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因素。大气低层的中尺度辐合线是诱发暴雨雨团生成的基础,有关物理量场分析表明了这次强降水过程的一些中尺度特征,这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对2007年4月17日一次大范围强对流过程的天气背景、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雷达反射率图上出现的三体散射回波以及对应的径向速度图上中等强度的中气旋预示着强冰雹的出现,局地剧烈天气(大冰雹和11级强风)出现在锋前,而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则出现在锋面附近;干冷...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28—30日广东南部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连续强降水过程, 其中29日强降水发生在季风涌背景下。采用常规气象资料、 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NCAR分辨率1°×1°再分析资料, 着重分析29日受季风涌影响的强降水成因。结果表明, 此次过程发生在季风槽偏强的背景下, 季风涌的爆发和加强主要表现在低空急流的增强上; 无论时间上和空间上, 低空急流与强降水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其左侧的强辐合与高层的强辐散相配合, 是强降水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季风涌爆发后, 不稳定能量得到再次积累, 大气维持高温高湿的条件不稳定状态, 有利于降水增大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