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分析传统的非稳定流Theis、Jacob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从理论介绍了一种利用群孔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然电场法测钻孔抽水影响半径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1:10万农牧业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采用自然电场法在抽水试验时探测影响半径,并计算各种水文地质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承压含水层阶梯流量井流公式与水位恢复井流公式可解决不同流量变动条件下含水层参数求解。针对野外压水试验中流量与水压难以控制且观测精度低, 但阶梯流量压水后水位恢复曲线易于准确观测的特点, 根据叠加原理, 从非稳定承压含水层阶梯流量井流基本公式中推导出阶梯流量水位恢复公式。根据现场阶梯流量压水试验资料进行了含水层参数计算, 验证了公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搜集濮阳地区有关勘探资料和地热深井互阻,多孔抽水试验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计算,阐述了濮阳市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并给出了水文地质参数,为濮阳市地热资源的俣理开发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种善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5,25(1):59-62
叙述了用最小二乘逼近法和最优化基本原理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新方法。在方程式的失空过程,水文地质参数的正确性是由水位降深值和试验测量值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进行评价的。 相似文献
7.
长江漫滩地区第四系是一个巨厚的复杂含水体,地下水丰富,对深大基坑施工影响极大。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及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漫滩,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7.5 m。为满足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要求,勘察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了3组抽水试验井,对潜水含水层及承压水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根据试验井类型和边界条件,选用潜水完整井稳定流、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及非稳定流、承压水非完整井稳定流及非稳定流等多种地下水计算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并综合分析,为设计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并实地验证了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0.618法,单纯形法是反求水文地质参数常用的最优化方法,本文介绍了另一种最优化方法-复形法,复形法也为直接搜索法,同时亦具有约束最优化法,用复形法水文地质参数,结果表明复形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针对目前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采用图解法或试算法进行逼近求解水文地质参数所存在的问题,以泰斯非稳定流计算公式为基础,通过对井函数的优化拟合,提出了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计算法,与其它求解方法比较,具有计算简捷,不依赖图表,求解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利用间断性阶梯流量抽水试验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采用试算法、特殊标准曲线比对法及线性回归法等存在的计算过程繁复、人为误差难免、图表束缚严重等问题,采用优化拟合方法,在工程适应参数范围内,通过对以级数表示的泰斯井函数的简单函数替代,并依据抽水试验降深时间关系曲线上的选点,采用降深比值法,经对间断性阶梯流量抽水井流函数的整理推导,获得了可直接完成相关水文地质参数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过程简捷直观,便于实际工程应用。精度分析表明,在工程适用参数范围内,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完全满足实际工程的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MATLAB遗传工具箱的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全局最优化随机搜索算法。它以其简单通用、鲁棒性强、适于并行处理及高效等显著特点,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抽水试验实例采用遗传算法反演水文地质参数,并将所求参数与配线法和直接图解法所得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遗传算法所求参数的计算降深与实测降深吻合程度高,方便快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水文地质参数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单孔两次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井抽水试验资料具有获取容易,方法简单,费用低等优点,但由于其资料受井损值的影响,往往使所求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因而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该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单孔的一次抽水、连续两个流量级的试验资料,通过消除井损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公式和方法,较好地提高了计算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用水位恢复数据反演越流承压含水层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地质勘测中,由于水位恢复阶段没有人力和机械因素干扰,由测量数据可以画出平滑的曲线,更适宜于分析水文地质参数,但经典非稳定流Theis公式和Theis水位恢复法所依据的若干假设条件在实际中难以满足。针对越流承压含水层具有补给条件而很快稳定以及非稳定抽水阶段流量常“抖动”的特点,论证了利用稳定流量和Hantush-Jacob越流模型计算的可行性,并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器反演水文地质参数,经文献中历史数据和实地抽水试验检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反演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抽水试验资料整理与分析,基本解释了一个现象:热水井抽水时,若控制出水量较小,会出现水位不下降反而逐渐升高,待水位恢复时又急剧上升,并在高出原静水位后徐徐下降,对水位和温度变化关系提出了见解,推求的抽水情况下静水位经验公式代替了逐点水位修正,对热水恢复曲线形态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参数计算也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