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晓丽  祝亚雯 《地理科学》2013,(9):1082-1088
合理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之一,对区域旅游空间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分析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交通空间结构和旅游市场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点-轴系统理论分析测算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重要旅游节点、旅游发展轴线以及旅游区,构建了"两个中心、两条发展主轴、三大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点—轴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旅游的辐带作用、提高区域旅游的可达性、实现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该文在分析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西北地区分布有序的旅游“点—轴”开发结构,力求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地区共157座城市,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13.31%,总人口2.6亿,占全国总人口22.2%。全区交通便利,人均收入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集山、泉、林、岛、江、河、湖、海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古代文明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人文景观构成的旅游大区。点轴系统理论对旅游区域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使用旅游区位熵和城市流,从理论上分析并归纳了环渤海地区概况,并据此确定了环渤海地区四个等级的重要发展节点,二个等级的旅游发展轴线以及三大旅游区,构建了环渤海地区“点—线—面”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以促进全区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各市旅游业繁荣。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地区共157座城市,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13.31%,总人口2.6亿,占全国总人口22.2%。全区交通便利,人均收入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集山、泉、林、岛、江、河、湖、海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古代文明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人文景观构成的旅游大区。点轴系统理论对旅游区域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使用旅游区位熵和城市流,从理论上分析并归纳了环渤海地区概况,并据此确定了环渤海地区四个等级的重要发展节点,二个等级的旅游发展轴线以及三大旅游区,构建了环渤海地区"点—线—面"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以促进全区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各市旅游业繁荣。  相似文献   

5.
论文采用引文分析法,对陆大道院士所著《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一文的349篇引文进行分析,从引文数量、引文作者、发文期刊、研究案例地、学科领域、研究主题、引用动机7个方面,探究“点-轴系统”理论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来,“点-轴系统”理论的引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主题聚焦于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研究案例地以省级和市级中观尺度为主,多为单一型研究区,主要集中在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辽宁经济圈、西南藏滇川渝、东部长三角四大热点区域;引文质量普遍较高,并且具有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但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提升相对较少。基于此,论文从拓展研究和实践应用2个角度对“点-轴系统”理论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跨区域型廊道遗产尤其受到旅游者青睐,如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茶马古道.但在旅游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对这些大型遗产的科学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美国遗产廊道和欧洲文化线路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两者进行中国化的理论解读,提出廊道遗产的概念,作为大型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新理念与方法.该文重点研究廊道遗产旅游资源如何在地格理论、ASES模型、CBD理论和嵌套式三角模型等的指导下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7.
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持续释放冬奥会效应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点—轴”理论,利用重点调查法、核密度分析法、对应分析法和SPSS、GIS分析工具,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呈“大分散、小集中”空间分布态势,对应分析显示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还不够深入,各区县优势资源具有明显差异;2)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形成了以体育为引领的3个高密度点(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三大赛区),以京张高铁、京尚高速、京蔚高速为轴线的资源密集带和若干文旅资源密集区,形成“3个增长极、3条增长轴、7个集聚区”的空间结构体系;3)在“点—轴—面”的空间模式引导下,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可聚焦极核引领、轴向拓展和区域创新,不断扩大“点”的极化效应、“轴”的扩散效应和“面”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8.
"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在对旅游规划概念上的鲁南经济带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结合鲁南经济带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发展现状,提出重点打造以曲阜、日照、枣庄、临沂、菏泽、东平为核心的6个一级旅游增长点;以日东高速、105国道、206国道为发展轴线的3个一级旅游发展轴;形成圣人文化旅游板块、日照滨海旅游板块、湖滨红色休闲养生旅游板块、蒙山沂水红色逍遥游旅游板块、水浒休闲生态旅游板块六大各具特色的旅游板块。从而"点-线-面"共同组成"双十字"开发模式的鲁南旅游长廊,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发挥鲁南地区旅游资源的潜力,实现鲁南旅游的腾飞。  相似文献   

9.
腾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区域旅游开发理论, 研究了腾冲境内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分布区划与主要特点, 在分析该区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布局重点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哈密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对哈财区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哈密地区旅游资源的类特征和分布特征,并进行了旅游资源的区划,对各种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开发项目等分近、中、远三期做了明确的规划,景后提出了地区旅游网络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旅游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瑜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107-111
文化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妈祖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对于促进福建莆田地区乃至福建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文化交流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等主要概念入手,探讨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以区域旅游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妈祖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塑造妈祖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洱源县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化,加之人们对健康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温泉旅游开发迅速升温。洱源县是云南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其温泉资源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组合状况良好。这决定了洱源县温泉旅游的开发方向应该是打造"温泉产业聚集区"。洱源县要按照温泉产业综合体、斑廊基缘生态空间和大区小镇的三大开发模式,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错位开发与多元投资并举、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同步、文旅融合与惠民强镇同行,努力实现洱源温泉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绍华 《福建地理》2001,16(1):28-31
长乐市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与交通条件优越,客源市场潜力较大,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长乐市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的特征,将长光市划分为三大旅游功能区,分别设置开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国家标准对木兰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分为自然景源、人文景源和综合景源,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对风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级和评价,同时根据木兰山旅游资源的优劣势讨论了开发利用的方向。即在短期内,深层次的挖掘木兰和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战略,树立旅游形象。远期可以利用位于武汉近郊的优势,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  相似文献   

15.
地貌只有当其具有旅游观赏价值时,才能称之为资源;否则,只能是自然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为影响其它景观要素和人类活动的一种因素。旅游地貌资源的研究应包括风景地貌的形成、开发和保护等内容。当前应加强风景地貌资源的普查、分类、开发规划与保护研究,对有特殊意义的典型风景地貌分布区应建立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大桂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桂林这样一个资源驱动型的旅游地来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直接到其旅游业发展的兴衰。文章在对大桂林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基础上,首先对桂林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并对桂林资源的区际比较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接着找出了其在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5·12"大地震使地处中国四川省西北部的小城汶川为世人所熟知,大地震给灾区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地震旅游资源.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种类都很丰富,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结合汶川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如下构想,主要包括两种开发模式:主体式开发、组合式开发,以及具体的开发设想:震迹和震记资源开发、地震主题公园建设等.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与周边原有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和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等.  相似文献   

18.
石强  郝美田 《热带地理》2006,26(1):61-65
论述深圳开发滨海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其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深圳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大型化、高档化、人本化、差异化及区域联合的策略.对深圳东、西滨海岸线的开发布局进行了规划,将东部岸线划分5个旅游区域,西部滨海岸线划分为4个区域,为深圳滨海岸线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貌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0.
云南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云南溶洞旅游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