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的海量旅游信息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信息的语义异构问题也对旅游者造成了困扰。旅游本体的研究对于解决旅游信息语义异构问题以及实现旅游信息一致化表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设计了一种全要素旅游本体模型,系统分析旅游领域的研究对象,提出旅游信息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含概念、属性、关系、实例四元组的全要素旅游本体模型。以山东省为例,在全要素旅游本体模型的指导下,采用模块化方法构建山东省旅游本体。实证研究发现,全要素旅游本体可为旅游本体的研究提供统一、可共享的本体模型,模块化的旅游本体构建方法可避免重复构建通用基础子本体,研究成果对旅游本体的研究与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地理学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也是地理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随着旅游地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人文地理研究"文化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大背景下,旅游地理研究的"地理味"似乎越来越少,甚至被批评为"去地理化""在奔往他乡的路上忘了故乡"。在此背景下,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进行研讨,反思与总结旅游地理过去30年的研究问题与学术贡献、学科特征以及如何实现代际转向。结论认为:(1)旅游地理学并未真正远离故乡,只是地理学本身在发展与变化,旅游地理学要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地理学的发展;(2)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特征是包容与综合,不仅要有逻辑实证主义,还要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等范式,其核心研究问题应该是流动性、空间尺度转换与人地关系;(3)旅游地理学者的代际转向已经不可避免,在学者们师承传递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出现了研究问题、学科认知和理论认知的转型,旅游地理学应该建立引领性问题体系,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来壮大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黄震方  黄睿 《地理研究》2015,34(1):15-26
针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研究内容相对泛化的现状,提出将旅游人地关系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阐述了旅游人地关系的理论内涵,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域系统"。基于人地关系的理论视角,按照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要求,充分考虑旅游地理学旅游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属性,初步构建了以旅游活动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为基础,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融合相关学科理论的旅游地理学理论框架。论文还梳理了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方法,强调应大力倡导地理学科学精神,改变低水平应用导向和过于偏重技术导向的研究现状,切实运用旅游地理学研究和解决国家与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理论导向的思想型研究,将深刻揭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功能结构、时空演化、基本规律、动力机制和调控途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学科特色创新、研究范式创新、理论成果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应用价值创新,推动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科体系的完善,促进现代旅游地理学的本土化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两极是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地区,极地科学数据量飞速增长,如何高效地管理极地科学数据并提供数据的智能服务,已成为极地数据库研究的重点。针对目前以关键词和主题词等字符匹配为核心的数据库查询中存在的查不全、查不准等问题,以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的元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引入本体论思想,提出了考虑空间关系的极地科学数据本体构建方法,研究了极地科学数据的语义概念、属性及语义关系,着重考虑了空间关系在本体构建中的形式化表示模型;设计了考虑空间关系的极地本体总体框架;最后,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实现了极地科学数据本体库的搭建。考虑空间关系的极地科学数据本体库的建立对极地科学数据的精确发现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地名词典和叙词表不同程度上都包含了某些概念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对开展地名本体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吸收到地名本体中作为地名本体语义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分别从地名词典包含的地名空间关联与词典功能、测绘叙词表的词间语义关系、地名本体要素类型与概念间语义关系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出等价关系、互斥关系、上下义关系、部分整体关系、属性关系五种主要语义关系,为全面、清晰描述地理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空间句法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传标  古恒宇  陶伟 《热带地理》2015,35(4):515-521
在从“空间本体”“空间组构”“社会逻辑”等概念阐释空间句法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对人文地理学中已有的句法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句法理论对人文地理学空间尤其是微观空间研究的借鉴意义,认为人文地理学者对于句法理论的引入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最后,从“家”等微观空间、“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空间”与空间属性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空间句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结合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分析面向三维地质建模的领域本体的组成和层次结构.结合地质语义的特点,提出突出概念间关系的五元组逻辑结构和基于迭代思想的构建方法.该逻辑结构由概念、概念间语义关系、概念间层次关系、属性和实例组成.基于迭代思想的构建方法分为需求分析、领域共享词语的字典库构建、本体表示、本体集成和本体评估等步骤.以OWL语言描述工具,结合正断层本体实例探讨了面向三维地质建模领域本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和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8.
鉴于当前缺乏针对岛礁及其资源环境领域知识的建模,导致要素语义表达中的模糊性和差异性,难以满足相关空间数据组织与共享的需求。该文在深入分析岛礁及其资源环境相关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地理本体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各要素的概念与关系特征,通过定义类、属性、关系和约束条件,实现对要素概念及关系的形式化表达,以完成岛礁本体的构建;同时利用四叉树编码实现岛礁与空间数据间的映射关联,以支持岛礁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成与管理;最后分别以永兴岛与海浪数据为例说明该本体规范化表述,并以岛礁信息检索为例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本体能较好表达岛礁及其资源环境要素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多源空间数据语义集成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该方法采用局部本体向标准本体集成的策略,在构建具有公共内涵属性模板的地理本体前提下,通过地理概念语义关系集合运算构建局部本体概念与标准本体概念间的语义映射关系,实现地理本体集成,并以这种语义映射关系及概念与对象类的关联关系为媒介,通过空间数据语义细化和空间对象融合 、分割等过程完成空间数据集成。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原型系统,并以某土地利用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能有效集成具有不同语义的空间数据集。  相似文献   

10.
旅游景区的概念及相关学术语境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研究的内容一般具有较为事务性的特点,常见综述景区的历史发展过程,给出各种因人而异的定义,讨论具体利益的事务之复杂关系。该文提出了旅游活动专属空间定位,围绕此核心概念,就旅游景区属性结构、功能演变及其类型进行了基于诠释但面向建设的研究,力图搭建关于旅游景区概念及其相关的学术语境。研究中讨论了时间景区、基于任意性原则的属性结构、围概念性、景区功能演化、景区类型多样化等范畴。  相似文献   

11.
旅游流驱动力系统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旅游流是旅游现象和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目前国内旅游流驱动力系统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旅游流空间分布简单描述转向多学科视角的机制探讨,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深入剖析旅游流驱动机制,构建旅游流的驱动机制概念模型.旅游流形成理论基础涉及心理学的推拉理论、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理...  相似文献   

12.
杨效忠  李冬花  黄剑锋  陆林 《地理学报》2023,(12):2939-2957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空间规模、空间关系的线性发展需要我们立足旅游地理学的学科视角,针对线性旅游目的地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完善已有的旅游目的地认知体系。本文基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视角,构建线性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框架与研究体系,以期建立完整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旅游目的地反馈机制。研究认为:(1)线性旅游目的地是以特定的自然、文化主题为引领,以旅游基础要素的线性延展为基础,以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产品、旅游信息、旅游服务等各类要素主体的流动关系为根本,形成的沿特定方向关联互动的目的地组织共同体与空间连续体,具备关联性、流动性、动态性的空间组织特征。(2)线性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目的地时空关系交替演化的结果,具备发生发展的演化过程,既包括时间维度上组织结构线性整合的过程演化,也包括空间维度上各类要素主体集聚扩散的空间优化。(3)后结构主义的关系思维与尺度认知为线性旅游目的地关系的建构、关系的流动、空间的生成以及尺度的转换等时空演化研究提供了综合性的认知框架,而线性旅游目的地概念框架与研究体系的确立,也推动了后结构主义向旅游地理学研究领域的理论拓展与实...  相似文献   

13.
胡启华 《地理教学》2019,(11):45-48
本文以近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部分旅游地理试题为研究文本,主要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高考旅游地理试题,以助一线地理教师了解高考旅游地理试题命题的趋势和风格,进而提出旅游地理的复习策略,以供一线地理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Voronoi模型的海南岛旅游资源集合体空间边界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和基础。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和评价理论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旅游资源调查与规划实践中,以有研究通常将一个景区或大规模地理实体与小规模实体在同一个标准下衡量与对比,未考虑旅游资源的地理空间尺度特征。不同尺度的旅游地域空间,旅游资源评价、规划方法及其开发方向都不同。本文目的是通过梳理不同尺度旅游资源空间单元概念,对最难界定的集合体进行空间识别。基于集合体的概念认知,利用空间语义关系构建本体概念模型,提出了不同类型旅游资源集合体的空间边界提取方法。鉴于此,以海南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空间语义关系构建3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本体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集合体进行条件约束判断,并利用泰森多边形与缓冲区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空间识别。与规划范围结果对比发现,该方法可较好地近似表达旅游资源集合体空间边界及空间关系。每种类型的集合体空间语义关系存在树状层次结构,包含2个层次,空间形态呈多边形和带状分布。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旅游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土地貌本体的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类认知差异和语义描述的模糊性,导致地理要素语义表达的不一致以及信息共享的极大困难.鉴于本体是解决基于语义知识表达的有效方法,该文以黄土地貌为例,使用本体的形式化定义形式,对黄土地貌概念进行语义形式化表达,提出了构建黄土地貌的五元组逻辑结构,进而建立了黄土地貌的本体模型.  相似文献   

16.
日本旅游地理学的百年传统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实  赵玉宗 《地理研究》2018,37(10):2039-2057
以日本出版的旅游地理学著作和主要地理类学术期刊刊载的旅游地理学相关论文为线索,总结和述评日本旅游地理研究的历史演进与特点。日本旅游地理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学科发展始终与其社会发展及旅游方式的阶段性变迁相应。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萌芽,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学科初创与成长后,已步入了旅游个性化时代的多元发展期,在传承与创新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并确立了独立分支学科的地位。基于区域地理(地志学)视角,偏重微观空间尺度的旅游地实证研究已沉淀成为日本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特色。同时,旅游发展形势与学术研究的转向对日本旅游地理学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学际和国际交流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比较成熟的旅游地区域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代际传承实践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柱山旅游产品组合与客流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旅游产品与客流时空分布相互作用规律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运用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概念,依据调研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实证分析方法,对天柱山旅游产品组合与客流时空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天柱山旅游产品类型逐渐复合化,自然观光产品仍是支配天柱山客流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旅游产品空间布局的凝聚性和不平衡性,造成局部景点客流超载,局部欠载。根据客流时空变化趋势对旅游产品开发的要求,提出由产品类型组合、空间组合引导客流时空分布的产品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已经进入高铁网络化时代。高铁网络化时代的"时空压缩"效应引致旅游"多米诺"效应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同时形成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新命题。梳理新命题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彰显时代主题。因此,在高铁网络化时代深入系统研究高铁旅游是当前中国旅游地理学术界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地理空间中对位置的描述可以基于形式化的地理坐标,也可以利用自然语言文本中的非形式化地名来表达。文本中的同一地名可能指向很多地理位置,这就引起了地名歧义,地名消歧就是消除概念指称上的认知分歧,为地名分配唯一的地理位置。该文从地名知识的角度出发,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名本体的地名知识统一表达方法,介绍了地名知识来源和地名知识库建库流程;然后给出了中文地名消歧原理和算法流程,从语义关系、拓扑关系、距离关系和地名密度4个维度计算地名实体之间的地理关联度进行地名消歧;最后通过实验对消歧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消歧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召回率、覆盖率和F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空间语义学基础理论,将传统的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与新兴的语义服务技术相结合,建立地理信息语义服务框架及知识标注方法体系,并应用于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处理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组合与触发策略;设计基于文本挖掘算法的半自动知识标注引擎,提高服务处理自动化程度,实现包含丰富语义信息的地理空间语义服务的发布;建立基于规则和推理引擎的地理信息服务匹配与发现机制,提高服务发现效率;建立地理信息服务语义标注与服务匹配评价方法,采用基于空间关联规则的标注正确性评估策略,验证知识标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