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市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价值估算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北京市为例尝试设计了耕地资源价值体系, 分析其价值关系, 进而探讨耕地资源经 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生态价值的估算方法, 并对北京市1990-2005 年耕地价值进行了定 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 ① 北京市耕地资源单位面积经济价值呈较快增长, 1990 年为 12.57×104 元/hm2, 2005 年为108.12×104 元/hm2; ② 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供给能力和农 村居民的需求水平相距甚远, 1997 年供给能力为49.19×104 元/hm2, 需求水平为160.56×104 元/hm2, 2005 年供给能力为74.82×104 元/hm2, 需求水平为305.48×104 元/hm2。可见, 耕 地作为农民重要的社会保障资源已不堪重负,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 ③ 生态价值供给 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1994 年达到171.21×108 元, 2005 年为70.87×108 元, 大量耕地减少 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基于人口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价值的总体需求和多元 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 所以需要保持和提高耕地表面的植被覆盖度, 为此政府有必要对农民 因种植耕地给予其一定的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耕地数量相对变化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耕地生态位的特征及其演替规律作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量度区域耕地数量相对变化的数学模型——耕地数量生态位熵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焦作市1998~2004年期间耕地数量的相对变化时空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熵逐年减小,表明焦作市各年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压缩度均小于河南省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压缩度,即焦作市各年耕地数量减少速度均大于河南省耕地数量减少速度。(2)焦作各县(市、区)耕地数量生态位熵存在扩大、减少和波动3种情形,表明焦作各县(市、区)耕地数量变化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耕地的占用使耕地资源供给更趋紧张。从发展的角度,合理确定区域耕地资源容许城市、生态建设的占用量,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对无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态势,以及用地需求与耕地资源变化关系分析,构建了区域容许耕地转换模型(MAC),并应用该模型测定了无锡市2030年以前容许“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量。据此确定区域耕地保护的底线和调控指标,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区域耕地资源优化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为多目标导向下的区域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量化方法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球动态植被模型(DGVM)是研究生态系统复杂过程和全球变化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基于过去20多年全球已发表的文献,对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DGVM之一——集成生物圈模拟器(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IBIS)的开发、改进、发展及应用进行了总结。IBIS是一个在全球变化等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的模型。自1996年诞生以来,IBIS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水循环,植被动态、陆气耦合、水域系统耦合和气候变化影响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验证和应用。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IBIS模型在V2.5版本后的不同发展方向,主要针对IBIS模型在水文过程(蒸散、土壤水分、地下水、径流)、植被动态(植被功能型、土地覆盖变化)、植被生理过程(植被物候、光合作用、植被生长、碳分配)、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土壤碳氮循环及反馈、温室气体排放等)以及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干扰与管理等人类活动过程等方面的改进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在生态系统生产力、碳水收支、水分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自然干扰(干旱、火灾、虫害)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经营)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模型的技术性改进方面进行了回顾;最后对模型的前景和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内涵探讨--兼论耕地资源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在重新界定耕地内涵的基础上,联系耕地资源所具有的经济、生态和保障社会稳定与粮食安全等功能,从系统角度界定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从实践角度阐述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6个特征。文章还根据劳动价值论的一般原理,从价值属性上明确耕地资源具有劳动产品和劳动客体的两重属性,提出了耕地产品价值个量、耕地资源总价值量及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6.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为了弥补此缺陷,将人工智能的正态云模型引入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借助正态云模型、熵值赋权法、实证研究法,基于Matlab 7. 1软件平台,构建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诊断PSR-EES框架体系,对2000—2016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诊断。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安全"的演化过程,整体呈趋好态势;(2)单一指标演化发展中,状态层和响应层多数指标优化趋势明显,压力层指标恶化较快。正态云模型实现了评价指标向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的不确定性映射,兼顾了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适用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7.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目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及评价标准尚处于探索中。以徐州市为例,根据PSR概念模型框架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信息熵法确定权重,运用属性识别模型,进行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探索。结果表明2006年徐州市整体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良好状态,下属县市也都处于良好状态,而市区则处于预警状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较差,基本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基于属性识别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同时实现生态安全等级的分类和排序,在具有评价标准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价值的估算成了生态学深入发展的一个新的新的热点领域。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是我国的一项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和禁牧的生态效果如何,在经济上是否合理都有待于探讨。本文以靖远县永新乡的退耕还林和荒山禁牧为例,对相对生态功能和相对生态价值进行了探讨和估算。结果表明:(1)当地退耕还林的林地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农作物生态价值加农业产值的总价值,也远远大于国家的补助标准。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2)荒山禁牧的生态价值小于禁牧的机会成本,亦小于国家的相关补助标准,禁牧的相对生态价值与国家补贴之和大于禁牧的机会成本。但荒山禁牧新增植被的生态价值大于中国草地的平均生态价值。用相对生态价值完全可以解决不同生态指标之间以及生态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等价换算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90,自引:3,他引:90  
蔡运龙  霍雅勤 《地理学报》2006,61(10):1084-1092
耕地不断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耕地农业利用的比较收益低下,所以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主要途径在于:一方面提高耕地利用的比较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耕地征用的价值补偿来抑制乱占耕地行为。这两条途径归结于重建耕地资源的价值。本文提出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产出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并尝试用市场价格分别加以评估。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为耕地年收益与贴现率之商,生态服务价值为耕地生态服务年价值与贴现率之商,社会保障价值是耕地提供的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障价值之和。分别选择广东省潮安县、河南省淮阳县和甘肃省会宁县三个县作为案例的评价,以显示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价值量在各地区之间呈现东高西低的差异;在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社会保障价值在三个案例区都占60%以上,但所占比重从东到西渐增,说明农民对耕地资源的依赖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反相关。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在总价值中所占比重则从东到西递减,主要源于自然和经济生产率的差异。生态服务价值所占比重也表现出东低西高的特点,反映出生态系统从复杂到简单的变化使得农田生态系统对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显得更加重要。农业用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外部效益,这可成为实行农业补贴的一大理由,也是计算补贴量的一种依据;更可作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在我国现阶段,耕地是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甚至不存在的情况下,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大庆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基地,但同时作为资源型城市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失衡、基础设施不足、经济辐射力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先天性弱点。目前大庆市的石油开采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如何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培养替代产业,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大庆市的当务之急。1983~2001年其生态足迹供需严重失衡,生态赤字持续扩大。可见,无论在经济意义上,还是在生态意义上,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然而,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复杂,涉及到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多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做一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耕地社会责任价值补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方斌  王波 《地理研究》2011,30(12):2247-2258
以省为单元量化其耕地保护社会责任价值,以此检验不同省份所承担的耕地保护社会责任价值与国家赋予的应承担价值偏差,从而确定其在该方面履行责任的程度。本文选取人均GDP等五个主要经济发展水平作参照,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单位面积耕地社会责任价值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所承担的责任远高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耕地资源变化的地域类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耕地资源少,一直是广东省面临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扩张,耕地资源将进一步减少。为了因地制宜地管理和保护好耕地,本文利用1949~1996年广东省有关的统计资料对耕地的动态变化作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将全省21个地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提出不同类型区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区合适耕地经营规模确定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乔希  邵景安  应寿英 《地理研究》2018,37(9):1724-1735
在地形起伏、地块破碎、分布半径较远等约束下,山区多大的经营规模是合适的?这是目前必须弄清的科学问题之一。使用480份有效调查问卷,以投入农业的劳动力为测算单位,以劳均纯收入为评价指标,分作物类型和地块分布半径,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不同条件下合适的耕地经营,结果表明:① 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样本村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为24~32亩,适度规模下的劳均纯收入远高于当前农村人均纯收入,且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明显缩小。② 作物类型对适度规模影响不大,但对农民纯收入产生较大作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分别为24.33亩、24.63亩,差异不显著,但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在适度规模下的劳均纯收入相差3638元,巨大的差距将促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③ 距离对适度规模影响较大,但对劳均纯收入影响不大。0.5 km内、0.5~1 km的适度规模分别为28.62亩、31.83亩,单位劳动力的适度规模相差3亩,这表明距离是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时劳动力投入时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应的劳均纯收入相差较小,又说明伴随耕作距离的增加,更多的投入主要依靠机械来完成,从而带动适度规模的扩大。1 km外的建模未通过检验,也进一步说明未实现规模经营、没有进行机械化耕作、离家远的土地收支严重不平衡,撂荒严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是解决距离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得出的土地适度规模是可行的,也验证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吴健生  冯喆  高阳  彭建 《地理学报》2014,69(11):1673-1682
以快速城市化典型地区——深圳市为例,结合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数量控制和空间控制两类生态政策的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生境面临破碎化增加、连通性降低、生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风险,生态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生态风险。(2) 数量控制的生态政策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性,遏制景观破碎化和生境质量下降趋势和增强景观连通性,但可能造成城市开发强度上升,对城市用地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3) 空间控制的生态政策可以维护生态用地格局,遏制景观破碎化和生境质量下降趋势,但在维护景观连通性方面作用有限。(4) 两种政策同时使用会产生协同效应,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两种政策。  相似文献   

15.
以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四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分析手段,探讨了期间湖南省的土地利用转型情况.借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了修订,进而对湖南省土地利用转型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及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1995-2000年,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略有提升,由8807.8亿元变为8829.5亿元,增加0.25%.但自2000年以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8829.5亿元降至2010年的8770.9亿元,下降0.66%.最后,提出保障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区域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理论解释与实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宋小青  李心怡 《地理学报》2019,74(5):992-101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耕地利用类型结构、投入结构和种植结构决定的区域耕地利用功能究竟如何转型,至今悬而未决。通过分析诱致性生产替代与3种结构演变的内在联系,构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综合解释框架及量化方法,选取广东省为典型地区,研究区域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结果表明:①广东省耕地利用功能处于从经济社会型转向生态经济型转型的过渡期,但区域差异明显。其中,珠江三角洲耕地利用功能实现了从经济社会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型,东翼、西翼、山区实现了从社会生态型向经济社会型的转型;②广东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人文驱动机理表现为,经济—社会和社会—体制两方面的驱动力沿"城镇化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诱致性生产替代—耕地利用结构演变—耕地利用功能形态转变"的级联驱动效应;③耕地利用结构演变分析是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的有效视角。随着经济社会从初级发展阶段经历中高级到高级阶段,在诱致性生产替代作用下,耕地利用类型结构、投入结构和种植结构演变将决定耕地利用功能从社会生态型向经济社会型、生态经济型转型;④对土地利用转型中"型"的内涵做出了新的阐释。在诱致性生产替代理论认知基础上,对耕地利用功能"型"之转变的深层机理进行了新的探索。这对缩小学术界与公众、决策层在耕地利用转型方面的认知鸿沟,以及推动土地利用转型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提出了中国"旱改水"及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社会生态效应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测算了1997-2009年甘肃省在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佳耕地资源容量,运用ARIMA模型对甘肃省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按照《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社会经济指标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进行情景预测。结果表明:1997-2009年,甘肃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1997-2002年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基本低于实际耕地面积,2003-2009年,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均高于实际耕地面积,出现耕地利用负荷现象;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0-2015年,甘肃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4.75%,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呈现减少趋势,但总体上变化不大,人均耕地生态赤字从2011年成为负值,并且逐渐增加;情景预测结果显示2010-2015年,甘肃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与实际耕地面积差距愈来愈大,预计到2015年,为实际耕地面积的2.42倍,耕地利用负荷现象严重,人地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调查数据集定量分析了1990—2015年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口粮绝对安全最小耕地保障面积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耕地面积从1990年的192 529.65 km2至2015年的182 688.50 km2,净减少了9 841.14 km2,幅度达5.11%,其中2000—2010年的减幅最大,净减少8 483.00 km2;较大的耕地动态变化图斑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区域,细碎的变化图斑广泛分布;耕地地类转出面积(31 875.82 km2)大于转入面积(21 815.25 km2),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由草地和林地转化而来,主要分布在灌溉农业区和东南部平原区,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沟壑区的雨养农业区。此外,该时期耕地转化为建筑用地和交通用地等人工表面的面积逐渐增加,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低海拔平原地区;黄土高原口粮绝对安全所需最小耕地保障面积呈明显减少特征(从1990年的70 913.37 km2  相似文献   

20.
陈琼  蔡运龙 《地理研究》2013,32(2):203-213
针对耕地非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方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西宁市郊区5个样本村190户农户进行了随机入户调查。根据城市开发进程、到市区距离和种植类型等条件,将调查样本村分为近郊城区化农村、近郊农村和远郊农村,就农户对耕地非农转换的基本认知及耕地非农转换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征用后农户能理性感知和判别耕地非农转换价值,并普遍认为失去耕地后生活费用增加、生活保障降低、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少;感知主要受耕地数量、区位条件、耕地开发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处于不同区位条件的农户对耕地非农转换的价值感知存在差异性,城区化农户已逐渐适应城市生活,近郊农户的非农转换经济和社会感知压力最大,远郊农民也感知经济和生活保障压力,但更希望能通过打工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