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宝田  李丞 《地理研究》2012,31(6):1159-1160
中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不但是历史时期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环境变化。因此历史农业地理不但是历史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变迁研究的基础。北京大学韩茂莉教授积十年之功写就的《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一书,堪称是历史农业地理的创新和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2.
牛海桢 《地理学报》2014,69(10):1591-1591
正中国近代地理学第二代宗师张其昀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曾将中国疆域划分成23个疆域,在23个区域中,以大江大河为单元的就有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秦岭汉水区、黄河上流区、海河流域和白山黑水等7个,但是这7个区域并没有把淮河流域独立出来,而是将其一分为二,淮河以北划入了黄河三角洲,淮河以南划入了长江三角洲。客观地说,张其昀先生的划分方法无疑有一定的根据,但是由于其过分强调了淮河的分界意义,而未能充分考虑整个淮河流域的共同特点,因为"无论从自然  相似文献   

3.
<正>张显运著的《宋代畜牧业研究》已于2009年8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而成。全书30万字,对宋代畜牧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价值。诚如程民生先生在序言中的评价,本书既是第一部宋代畜牧业研究的专著,自然也是目前最系统、最全面的宋代畜牧业研究的专著。论著主要从宋代  相似文献   

4.
张显运 《地理学报》2013,68(6):868-869
张祥云博士所著的《北宋西京河南府研究》一书已于2012年11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0万字,除序言、绪论、余论、参考文献、后记外,共8章。是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比较法、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对北宋西京河南府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北宋时期西京河南府由于地理条件的优越,都城历史的悠久和时代环境的特殊,逐渐成为衣冠渊薮和娱乐休闲中心,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尽管如此,北宋西京河南府洛阳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空白与不足之处,如西京河南府的行政制度、经济状况、水陆交通等就是其中的一些薄弱点。尽管有一批与西  相似文献   

5.
<正>西南大学马强教授等合著的《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于2016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九章,367千字。第一章对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作一总体概述,嗣后八章分别对嘉陵江流域的气候、植被、野生动物、人口的变迁以及交通地理、经济地理、城镇地理、军事地理作一系统的考察。纵观全书,马强先生主要从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个层面系统  相似文献   

6.
7.
颜世明 《地理学报》2014,69(11):1736-136
正20世纪70年代竺可桢先生组织编写《中国自然地理》丛书,其中分册之一即《历史自然地理》,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由此掀起研究历史自然地理的热潮。随着地理科学技术进步,历史史料再度发掘,《历史自然地理》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邹逸麟、张修桂先生在《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基础之上,吸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学、  相似文献   

8.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6,15(4):110-110
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众多成果中,最近又增添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这就是由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区工业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豫东、豫北等河南农业主产区8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的调研分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地区工业发展的特殊条件,提出了平原农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注意处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豫东、豫北等河南农业主产区8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的调研分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地区工业发展的特殊条件,提出了平原农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注意处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区畜牧业产业布局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破我国目前畜牧业产业布局的"区域优势布局"理论和实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农区畜牧业综合实力为主要原则,根据弗里德曼的"核心一边缘"理论和我国各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差异性,结合现代畜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提出按"中心区、发展区和辐射区"发展农区畜牧业产业区域布局战略,并讨论了主要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越窑是中国制作瓷器的古老窑系之一,以最早创烧成熟青瓷器闻名于世。越窑制瓷因其古老的起源,绵延跌宕的历史,以及对制瓷业的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制瓷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越窑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既有的越窑考古为越窑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同时也亟待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和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对越窑进行综合研究。绍兴文理学院魏建钢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的资助下,从2005年就开始越窑制瓷史研究,经过十余年的潜心钻研,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越窑制瓷史》。《越窑制瓷史》全书共六章。第一至第五章以越窑制瓷历史为纲目,分为西汉以前、东汉、六  相似文献   

13.
14.
郭涛 《地理学报》2012,67(2):285-285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青的学问。古老之处在于沿革地理的二千年传统。自班固《汉书·地理志》首创疆域沿革,后代史志、地理书、方志相沿成习,至今演变为政区地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开辟水道沿革的研究理路,为后世所依循,在河流治理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两条主线共同推进沿革地理走到了20 世纪50 年代,直至侯仁之先生从英国引介“历史地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这也正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年青之处,与新中国同龄。而学校的地理学教学中,疆域沿革的课程和教科书也随之成为历史。现已年届百岁的中科院院士侯仁之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少数的几位院士。主张历史地理学的地理学属性,建构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以行动践行理论、完善理论。先生治学严谨,知行合一,心忧学科发展,关心国家未来。本书是其60 年来研究论文的部分汇编,由先生的夫人张玮瑛女士作序,娓娓讲述了侯先生70 多年来求学、研究和生活的部分细节。共收录了38 篇论文,由三联书店于2009 年3 月出版,题名为《历史地理学的视野》。“视野”,既是先生研究历史地理的视角、心得和方法;也是读者了解和进入历史地理学领域的一个途经,并可借此一窥先生之长风,透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轨迹。这是先生对历史地理学界的又一贡献。此书出版两年有余,尚未见专文介绍,颇感遗憾,故此推荐,以光大前贤。  相似文献   

15.
郭声波  马强 《地理研究》2003,22(6):809-809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库蓄水工程开始前夕,西南师范大学蓝勇教授主编的《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从学人角度为这项伟大的世纪工程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厚礼。《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系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三峡地区历史地理的大部头学术著作。通读《长江三峡历史地理》,明显地感到该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一、浓重的现实关怀和服务意识历史学早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历史地理学更是与社会现实、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可以说关注现实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功能。当三峡蓄水高度达到175米时,不难想象千年三峡历史风貌势必大有改变,并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自然与现  相似文献   

16.
陈桥驿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8,17(1):107-109
一部反映北京地区历史早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二集》于1997年2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图集由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主编。无论从北京地区历史地理研究还是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该图集都有许多特点、贡献和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韩茂莉编著的《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于2015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该书作者在领悟、体会其他领域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第一,揭示了中国历代疆域变迁的地理基础。从地理学上讲,年降雨量400 mm等降雨量线是农业生产需求雨量的底线,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错带。清以前的各个王朝,周边民族的族属虽然不同,但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互有伸缩的土地之争从来没  相似文献   

18.
祁琛云 《地理学报》2012,67(3):428-429
自隋唐以来,广大东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其在全国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东南地区的崛起,除了人口大迁移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外,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关于历史时期东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期出版的吴洲先生的《唐代东南的历史地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年出版) 一书是作者对这一课题持久关注与深入研究的成果。该书40 余万字,内容涉及唐代东南地区的地质地貌、山川形势、气候物种、政区沿革、人口分布、社会形态及经济发展等。同时对东南地区各州郡县的地理形势与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对古代典籍中涉及到的东南地区的地理名物详加考释,对有关唐代东南地区的史地类文献加以整理与研究,并对重要的人口定居区域的地理形态进行分类研究。该著内容丰富、考证精细,是研究历史时期区域地理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9.
20.
历史上福建经济发展的大门开在海上,大门开关的状态,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的兴衰,这是本书鲜明的观点和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