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偏好——以广东外来旅游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影响入粤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的具体构成,提取4个动机维度、5个目的地属性维度和3个资源维度,其中,“放松”、“社会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分别是入粤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目的地属性偏好和资源偏好.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总结了放松型、家庭型、享乐型、文化型4类入粤旅游者细分市场的特征.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运用粗糙集和层次分析法研究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子,确定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指标体系,并通过评价方法将指标合理化。研究结果表明: ① 判断矩阵计算的各因素权重结果较为接近,比较理想。② 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影响因子中的消费水平、旅游景观、旅游氛围均超过0.1,排在前3位,较以往学者研究结果有所变化。③ 农村居民出游对旅游资源偏好较以往有很大改观。④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氛围营造等影响因子已经超过了之前农村居民优先考虑的距离因素。⑤ 对交通条件,住宿水平的影响因子考虑的较少。相对传统的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出游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层次分析法所依赖的专家经验,避免出游因素评价指标设计中出现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312,自引:13,他引:312
根据在上海、西安、成都、长春获得的共3394份问卷的信息处理和分析,得到中国城市居民关于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4条基本规律。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又从旅游者个体特征角度,讨论了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子与上目的地选择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旅游认知特征分析--以湖南省四县市为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论文通过对湖南省四个县市1200个农村居民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村居民对旅游的认知特征,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普遍较好,但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的农民对旅游的认知差异较大,农民接受旅游信息的渠道还较单一。(2)农民出游动机出现多元化,但出游目的较为集中,旅游偏好受年龄和经济来源的影响较大。(3)农民的出游愿望很高,出游时间充裕而且较集中,但出游预算比实际花费明显偏高。(4)多数农民出游的主要限制因素还是可自由支配收入,而担心影响农业生产和不能照顾家庭也限制了中青年人外出旅游。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卞显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6):83-88
该文旨在提供旅游者目的地选择中实际消费行为的经济学解释。介绍了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式的理论构建,分析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包括:花费与时间限制、旅游价格、消费者偏爱、旅游产品质量、信息与广告、旅游城市化及新旅游目的地的出现等。 相似文献
6.
高铁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京沪高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因子分析降维得到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旅行时间、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地的交通通达性、旅游地的服务设施系统等4个指标;由此构建旅游需求—供给引力模型,测度高铁条件下主要因素对旅游者选择出游目的地的影响程度变化。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前客源地和旅游地的空间距离是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且起到出游阻力影响;而高铁开通后主要影响因素对选择出游目的地的作用程度发生很大变化,客源地与旅游地的空间距离对出游阻力影响变得很小,而旅游地的交通网络密度、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高铁时代下旅游目的的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在高铁条件下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要素体系,实现旅游地系统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7.
8.
旅游目的地区域(TDD)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西安为例,对旅游目的地区域(TDD)进行了界定。以"一日游"旅游行为基准给出了西安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即以250 km为半径,相当于单程旅行2.5小时的通达范围。并发现西安TDD对周边地区旅游客源产生了明显的截流效应。分析了主要旅游景点(3A以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呈现集聚分布,有利于旅游资源组团式开发。运用洛仑兹曲线,发现西安市出行的5条主要旅游路径利用强度存在严重不均衡。文章结论主要包括:TDD的核心表现为旅游区、旅游节(景)点和旅游路径三种空间要素,其中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发展影响较大的两个要素是高级别景区与旅游路径,二者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的规模、空间分布和旅游流向。随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推进,客观上要求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旅游热点地区要逐步打破地区壁垒,共同开拓市场,优化旅游景点组合,打造旅游精品群,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鉴于学界对银发族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注还不够,于2010年6月通过在组团出游的老年旅游者中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78份,在此基础上基于市场细分理论对银发族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总体而言,旅游目的地治安状况、资源和环境、目的地可进人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它因素的影响有限;(2)根据旅游特质因子,可将银发族旅游市场分成了三个细分市场,即:大众型,经验型和品质型银发旅游者;(3)不同旅游特质细分市场的银发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和人口统计特征上存在显著分异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陈巧林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3):97-101
游客满意度会影响到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以及是否选择重游,是否向亲友推荐,是否因不满而投诉等种种行为决策。对此,以中国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通道景区内六要素的游客满意度进行计算,得出游客对通道景区总体满意度评价一般的结论,在对六要素各因子层进行分析之后,建议通道景区继续加强道路、住宿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也要提高服务质量,注重各环节的安全保卫和卫生工作,加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海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把握海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以及影响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性,通过问卷调查,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海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11项公共因子,按其对海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自然吸引物、资源与环境维护、社会灾难、目的地可进入性与知名度、目的地经营管理、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发展保障因素、目的地组织及其相关政策、目的地基础设施、人文吸引物、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香港居民本地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与访谈发现,家庭群体是本地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因此,本地居民虽然在单次旅游消费上表现为中低水平,但旅游活动的频率次数、人数规模都相当可观,同样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消费群体的主力构成。同时,居民本地旅游活动表现出自助活动为主、意愿偏好明显等消费行为特征,由此对旅游产品开发、公共交通设施、市场宣传营销以及旅游发展的社会公平都提出了不同于外地游客的要求,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必须在上述方面进行针对性地组织安排,才能实现对本地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发展,从而促成目的地旅游发展经济性和公平性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3.
伍百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5,(1):10-15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银发族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银发族选择旅游目的地最重要主因子分别是行程感受、安全需要、目的地类型和设施条件。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这4个调查结果中的子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行程节奏舒缓度、饮食安全、目的地舒适度以及游览观光类型目的地等4个子因子是银发族选择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方法,将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建立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综合评判模型.首先,建立区域旅游业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区域旅游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其应用于浙江省旅游竞争优势评价;最后,以各个旅游目的地的主成分因子为分类对象,采用两维图论聚类法,对各地的旅游竞争优势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研究区域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优势是可行的,两维图论聚类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旅游竞争优势和空间相关性,其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旅游目的地营销特点与策略研究——以肇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争夺客源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目的地营销对各地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中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特点、基本经验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在本质上是一个逐步确立区域旅游品牌的复杂过程.以此为基础,对广东传统旅游目的地--肇庆市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交通成本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竞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从旅游交通成本的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旅游交通成本由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两个部分组成,从旅游效用的实现角度出发建立旅游交通成本模型,用于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以及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结合该模型,对以北京为旅游客源地的3个滨海旅游目的地(天津塘沽区、秦皇岛北戴河区和辽宁省葫芦岛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3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以及城际高速列车、普通客运列车及自驾车3种交通工具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19.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口碑(IWOM)逐渐成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网络口碑的形式获取或者传递旅游信息。本研究通过搜索厦门旅游网络口碑案例,对其进行文本和相关属性分析,并将文本分析内容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归类整理,得出影响厦门旅游形象感知相关因子的权重和厦门市旅游形象概况。结果显示,整体形象感知因素在网络口碑中感知较为明显,整体满意度、景区满意度和餐饮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子中所占比重较高。通过网络口碑实现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其时效性较强、覆盖面较广、信息获取便捷、保存时间较长、影响效应大。网络口碑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可以帮助当地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适时调整政策和管理力度,旅游经营者调整经营策略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异地养老型旅游目的地开发初探——以云南卧云仙居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5):24-28
异地养老旅游是一种集养老、康体、娱乐、餐饮、住宿、医疗于一体的旅游方式。作者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异地养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云南卧云仙居发展异地养老旅游的成功经验,探索提出了开发异地养老型旅游目的地应具备的条件、异地养老旅游的市场划分及客源地类型、异地养老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类型及模式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丰富老年旅游的研究,同时对其他地区发展异地养老旅游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