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海洋经济脆弱性内涵出发,构建敏感性和应对性指标,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集对分析法,分析1996~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经济系统对不利扰动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对内、外冲击的应对能力表现出增强趋势,脆弱性不断下降; 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海洋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能力与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得出应对性的强弱对脆弱性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提出相应的降低海洋经济脆弱性的对策,包括充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陆海统筹,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  相似文献   

2.
邹玮  孙才志  覃雄合 《地理科学》2017,37(6):859-867
借助Bootstrap-DEA模型综合测算了环渤海地区17个城市海洋经济效率,并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方法,定量刻画了2000~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考察了影响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基于Bootstrap-DEA模型纠偏后的海洋经济效率更低,但准确性更高;计算得到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总体上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海洋经济效率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渤海西南沿岸。 从标准差椭圆分布来看,海洋经济效率总体呈现南(偏西)-北(偏东)的空间格局;从重心的移动轨迹来看,效率重心先向渤海西南部海洋经济区移动,再转向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与渤海西部海洋经济区移动,最后转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移动。 针对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格局演化驱动机制的分析表明,区位优势对海洋经济效率产生正向影响,海洋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海洋经济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资源消耗型海洋产业比重过大是导致海洋经济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协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嵩  孙才志  范斐 《地理科学》2018,38(3):342-350
建立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的共生演化Logistic模型,通过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对Logistic模型中的基本指数进行求解,进一步计算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共生系数,结果表明:天津和上海两市发展模式已摆脱资源索取模式,其海洋经济生态共生模式的探讨意义较小;其余沿海九省中,河北、江苏、广西和海南4省处于反向共生水平,辽宁和山东两省呈现并生模式,浙江和广东呈现出生态受益的偏利共生模式,福建则呈现出经济受害的偏利共生模式。根据沿海各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共生模式,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沿海省市今后的经济和生态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健康脆弱性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杨振  丁启燕  王念  刘会敏 《地理科学》2018,38(1):135-142
通过构建人口健康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健康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考察脆弱性指数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对各省区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研究发现:2014年中国人口健康脆弱性省际差异较大,总体上处于中、高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西高、东低、中部居中”分异格局,与健康敏感性、应对性指数的地域分布不尽一致; 各省区健康脆弱性指数分布的地域级差化特征明显,低脆弱省市均分布在东部地带,高脆弱省区均分布在西部地带,中度和较高脆弱水平的省区数量最多,在三大地带上均有分布;健康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保支出、加大卫生投入、改善医疗条件和优化生态环境对降低脆弱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邹君  刘媛  谭芳慧  刘沛林 《地理科学》2018,38(8):1292-1300
以脆弱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传统村落景观脆弱性的概念,从“内损性-暴露性”2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景观脆弱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踏勘、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对湖南省新田县的3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3个案例村落的景观脆弱度均为中等脆弱等级:谭文溪村脆弱性最大,河山岩村次之,黑砠岭村脆弱性最小。从脆弱度得分贡献来看,系统内部结构是影响传统村落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暴露性是次要因素。内部结构因素中,民俗文化和传统建筑是主因;外部扰动因素中,旅游开发是主因。从各要素的相对脆弱率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分列前3位,是当前传统村落脆弱性最明显、脆弱程度最深的影响因素。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彭保发  郑俞  刘宇 《地理科学》2018,38(3):361-367
在深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以生态服务流为纽带形成的反馈机制,提出基于驱动(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该框架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和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形成的机制,拓展区域生态安全评估、生态安全格局维持和提升的视野。当前,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有3个关键的前沿议题:生态服务需求和生态服务供给的空间耦合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流网络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人类活动阈值; 耦合人类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7.
谭雪兰  安悦  蒋凌霄  谭洁  周国华 《地理科学》2018,38(10):1707-1714
以江南丘陵湖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8个抽样村进行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从乡村聚落的居住条件、居住设施和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形态等方面,探讨江南丘陵湖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地域分异特征与规律。研究表明:乡村聚落研究是江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的基础。由于地域范围广泛,区域内的资源禀赋与地域组合、经济发展基础、文化传统等条件差异悬殊,因此江南丘陵湖南地区乡村聚落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较为明显,在聚落空间格局(规模、密度、形态)、居住条件(住房面积、住房结构、建筑特色)、居住设施(道路、饮水安全、网络电视开通率等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形态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盆地-丘陵-低山区、发达-欠发达-落后、近郊-远郊-偏远等地貌、经济、区位梯度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村镇居民跨区域出行与乡村地域系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军  于昭  贾雨田 《地理科学》2020,40(4):498-508
村镇居民出行特征是反映乡村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是乡村地域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也是乡村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采用2016年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调查的村镇居民调查数据,分析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含港澳台地区数据)119个建制镇的村镇居民的跨区域出行规律,揭示村、镇、县、市之间相互联系特征,并应用多水平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Meologit),分析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小城镇服务设施供给、区位和对外交通便利性对村镇居民跨区域出行频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地区传统地域系统正在发生变化,虽然“村--县”等级结构模式依然是主体,但“村-县”和“镇-市”的联系在增强;对村庄居民来说,县城一级服务地的服务和商品的重要性凸显;乡村居民跨区域出行特征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和西部大城市周边的村镇居民的出行频率高于中部地区,平原和丘陵地区居民出行频率高于山地、高原地区,地区间差异随出行目的地等级提高而更加明显;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基本全覆盖,地理区位和交通设施条件不再是影响居民城乡联系的主要因素,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出行需求、收入增加和小汽车拥有率提升等因素对居民跨区域出行的影响在增强,通过“大修大建”乡村公路来促进城乡联系的传统做法需要进一步深思。  相似文献   

9.
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溢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车磊  白永平  周亮  汪凡  纪学朋  乔富伟 《地理科学》2018,38(11):1788-1798
提高绿色发展效率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Super-SBM模型对中国(除港、澳、台、西藏地区)2005~2015年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从空间异质、空间关联与空间机理3个方面分析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验证绿色发展效率的溢出效应并探讨各要素的空间传导机制。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中国绿色发展效率表现为“先平稳再快速再稳定”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地区间差异较大,形成了“东--西”阶梯式递减和“南--北”对称式分布的空间分异特征,“T”字型发展格局逐渐凸显。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程度逐步降低,热点区域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稳定的热点区,中西部形成稳定的冷点区。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自组织性逐渐增强,空间差异不断扩大,由空间自相关导致的结构化分异更加明显,随机成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正逐渐减弱,西北-东南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方向。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水平、技术创新和能源强度产生明显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则具有显著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0.
泛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演化特征及门槛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视角构建城市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2000-2017年泛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时空演化特征及城镇化的门槛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 泛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快速-中速-慢速”的节奏持续走高;各城市资源环境压力均不同程度由低压力向高压力类型演替,并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经济增长、工业化水平及人口密度存在显著门槛效应,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对资源环境压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能源强度降低和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而环境规制和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博  田闯  金翠  史钊源 《地理科学》2020,40(8):1266-1275
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新要求。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2000—2014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地级市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主体的空间交互作用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效应影响因素进行甄别。研究表明:①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主体呈显著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交互作用;② 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空间溢出的正反馈效应。影响因素中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贡献强度排序为:海洋环境>海洋产业>海洋人才>海洋资本>海洋科技,对其他地区溢出效应影响的排序为:海洋基建>海洋人才>海洋资本。研究为环渤海地区海洋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机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张耀光  崔立军 《地理研究》2001,20(3):338-346
通过对辽宁海洋资源的评价,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部门结构和海洋产业布局特点等的分析,并根据海域资源差异、区域海洋经济结构差异、海洋产业分布状况等,划分出辽宁渤海海洋经济区和黄海海洋经济区。探讨了区域海洋经济区的形成与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机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辽宁海洋经济区的发展方向与重点海洋产业部门,提出了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滨海地带大中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博  张志强  苏飞  韩增林 《地理科学》2017,37(5):701-708
将产业生态系统引入到海洋研究中,开展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界定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内涵及特征;采用均方差赋权法进行权重赋值,构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从整体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差异较大,主要问题是环渤海地区各省市海洋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产业基础和发展速度差异较大,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一; 从空间来看,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呈现山东>辽宁>天津>河北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海洋产业子系统各要素中,呈现敏感性越大,弹性越大的特征,海洋环境子系统适应性特征不明显; 从时间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在波动中不断增强,各省市适应性综合指数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这种扩大的趋势是由于海洋产业子系统年均增长的差异所致; 区域内部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差异明显:天津市海洋产业子系统适应性指数最高,海洋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滞后;河北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低,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低;辽宁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小,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发育较平衡;山东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高,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高,海洋产业子系统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态和动态计量方法分析2006~2015年海洋经济对沿海省(市、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识别差异动因。研究发现:海洋经济对中国省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地影响,其中天津、上海、福建、山东、广东、海南海洋经济总量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域海洋产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度分异呈现省际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不断缩小,且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引起省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海洋经济相关因素中,海洋第二产业、海洋进出口贸易额等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即拉大差异),且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相关发现有助于中国沿海省(市、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6.
李南  刘恩梅 《地理科学》2022,42(11):1879-1888
在探讨城市发展是否可能与港口运营脱钩的理论探索的基础上,采用Tapio脱钩模型进行估测,构建了包括产业多样化指标的港口及城市评价体系,以2000—2019年环渤海地区12个主要港口城市为样本,实证检验港城脱钩类型。研究发现:尽管大部分港口城市的脱钩状态时常变化,但港城脱钩确实可能成为港口城市的演化路径,其过程是渐进的。港城脱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发展阶段、产业多样化等,港口运营与本地经济一直未能深入融合的城市以及经济实力雄厚、发展路径多样的中心城市实现港城脱钩的难度相对较小。在环渤海案例区,丹东和秦皇岛已处于港城脱钩状态,天津和青岛未来出现港城脱钩的潜力较大,大连的港城关系演化尚不稳定,唐山、营口、日照等多数样本的港城关联仍然密切、脱钩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8年海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渤海海上船舶位置及密度、船舶速度等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船舶流量日、月和季节变化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 渔业船舶多活动于近岸海域,呈团聚状分布;商业船舶多聚集在公共航道区,整体呈带状分布;货船数量占商业船舶总量的78.58%,主要为中型货船,客船与油轮以中小型船舶所占比重相对较大。② 渤海船舶速度以中低速为主,尤其是渔业船舶;较高速度的船舶主要是大中型货船和客船。③ 渔业船舶活动时间和季节变化特征显著,秋季休渔期结束后以及白天工作时间段渔船活动较频繁;与渔业船舶相比,渤海商业船舶活动受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影响较小。分析发现,渤海交通流密度高,船舶会遇频繁,发生船舶碰撞以及重大污染事故的风险较大;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海上交通与渔业捕捞作业船舶之间存在较大的海域空间利用冲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沿岸社会经济发展与港口建设、海域管制等因素影响海上船舶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8.
吴磊  焦华富  叶雷 《地理科学》2019,39(11):1822-1829
构建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经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综合发展水平时序变化上,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稳步提升,发展速度与水平基本同步,两者较为均衡。耦合协调时序变化上,耦合度保持较高水平且波动不明显,说明交通发展有效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交通系统协同程度不高,整体处于中度失调阶段。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演变上,各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且同一年份处于同一水平,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发展水平由交替波动向交通发展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的态势转变,交通系统发展逐渐落后于旅游经济发展。最后,从旅游空间结构、内外交通网络、全域旅游、智慧旅游4个方面提出旅游经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狄乾斌  於哲  徐礼祥 《地理科学》2019,39(10):1621-1630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遵循城市与海洋经济协同的发展理念,构建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并分析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通过SaTScan软件分析其时空聚类区。研究结果显示:①海洋经济各系统发展水平中,社会系统呈大幅度分散上升趋势,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与综合系统呈小幅度集中与分散交替上升趋势;协调等级时序变化稳定型城市主要是大连、潍坊、青岛、烟台、威海。②协调度时空聚类区既有空间分异又有重叠交集,社会系统、综合系统、经济系统聚类区依次相互覆盖,生态系统与其它三系统既有重叠区也有独立区。③聚类区内部,社会系统最为稳定,综合系统、经济系统次之,生态系统最为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