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玲玲  郑景云  傅辉 《热带地理》2015,35(6):890-894
总结和分析了利用历史文献代用资料重建具有代表性的华南气候序列(包括温度变化和降水/干湿变化序列)的状况,认为华南地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存在时间分辨率较低、空间范围宽泛、数据的统一性和可靠性较差,以及缺乏气候变化的相关机制和气候变化周期研究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应进一步挖掘华南地区高分辨率气候代用资料(历史文献),提升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覆盖度、加强重建序列的可靠性、增加其周期性和趋势性分析等是解决该地区气候变化研究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亚太地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趋势,分析了亚太地区跨国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阐明了东北亚经济地域结构的基本特点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3.
西北太平洋台风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1961—2000年NCEP/NCAR资料、台风路径资料和西北东部48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分析研究了台风与西北东部降水的相互关系。发现台风有利于西北东部降水的产生,敏感区位于河套;在多台风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弱,西北东部盛行偏南风,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在少台风年,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西北东部盛行偏北风,不利于降水的产生;台风活动期内,副高会西伸北抬,与西风槽、低涡、切变线共同造成西北东部降水的出现;通过建立台风对西北东部降水影响的天气概念模型,发现在台风活动期内,西北东部多锋面降水天气。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北地区17世纪后期的自然植被格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整理、分析历史文献中的自然植被记录,复原了中国东北地区近代大规模农垦前(17世纪后期)的自然植被格局。结果表明,当时的主导植被类型是森林和草地,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其中大兴安岭北端主要是寒温带落叶针叶林,长白山南端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其余山区是针阔混交林,草地主要分布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林-草的分界线与地表等高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潜在植被格局与历史自然植被格局基本一致,但是林-草分界线有明显差异,且潜在植被图中没有沼泽。  相似文献   

5.
基于情景的上海台风风暴潮淹没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风风暴潮是上海地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历史上对该区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灾害损失。通过上海沿海多站点水文频率分析结果发现,由于高标准海塘的防护,上海发生风暴潮漫堤淹没的几率较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处溃堤点6种重现期台风风暴潮溃堤情景,采用高精度洪水数值模型(FloodMap)开展台风风暴潮淹没情景模拟。结果显示,溃堤情景下,风暴潮淹没仅发生在局部小范围区域内。因此,可以认为在目前高标准海塘的保护下,上海受台风风暴潮灾害影响有限。但是,未来需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极端台风风暴潮事件。  相似文献   

6.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社交媒体的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挖掘方法,通过多级语义约束的信息聚合方法,提取特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对象状态特征;基于状态在时空上连接形成的状态序列分析不同对象的演变轨迹,从多维度表达事件过程的不同演变特征。最后,以2019年“利奇马”台风灾害事件为例,验证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模型的合理性与信息聚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神经网络的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娄伟平  陈海燕  郑峰  吴睿 《地理研究》2009,28(5):1243-1254
本研究建立了浙江省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把浙江省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资料换算成直接经济损失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表示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的评估因子进行数据处理,提取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从而建立评估模型。模型历史拟合结果和实际一致。在2007年和2008年影响浙江省的5个台风的实际评估中,强台风"Vipa"灾后评估值比实际值偏大2.16,其余4个台风灾后评估值比实况偏大0.2~0.7,反映了人们对影响大的台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和防灾减灾效果。根据台风开始影响时过程风雨预报值进行预评估,过程风雨预报值较准确的台风,预评估结果和灾后评估值一致;过程风雨预报值误差较大的台风,预评估效果较差。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实际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提高台风影响前风雨预报准确率是提高预评估准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台风引发的连续暴雨是京津冀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开展台风危险性评估,旨在识别台风灾害高危险区,为京津冀地区台风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根据1974-2015年间影响京津冀地区的台风资料,选取该地区148个国家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包括最大日降水量、累积降水量及最大风速3个指标。借助Gumbel分布,求出各气象站点5 a、10 a、30 a及50 a一遇水平下的气象指标数值,利用ArcGIS空间插值表征其空间分布,据此评估京津冀地区台风危险性。结果表明,50 a一遇下台风灾害最大日降水最大值为190.62 mm,累积降水量最大值为253.04 mm,最大风速最大值为16.81 m/s。其中北京东南部、天津北部、河北省东南沿海地区和太行山一带的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区为高危险区。  相似文献   

9.
根据台风路径数据,通过计算评价单元内不同强度台风灾害发生频数和路径长度,综合表征台风孕灾环境敏感性的大小。结果表明:1)在四个强度台风条件下,敏感性最高的区域位于海南省、广东省沿海、福建省和浙江省沿海,随着台风灾害强度增强,影响范围呈现向北、向内陆延伸、扩展的趋势;2)台风灾害强度达到中度时,高敏感性的区域减少,低敏感性的区域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台风路径东移明显,福建所受影响加重,海南和广东影响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孕灾环境的全球台风灾害链分类与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然  连芳  余瀚  史培军  王静爱 《地理研究》2016,35(5):836-850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构成灾害链,加剧人口、经济等多方面的损失。以2000-2010年案例数据为基础,依据台风所经过区域的孕灾环境特性,提出了全球台风灾害链分类体系,并统计得出类型与强度的区域特征:在西北太平洋,主要发生于山地(丘陵)区(占34.4%),强度为3.1;在南太平洋,主要发生于岛屿区(占59.2%),强度为2.6~3.0;在北印度洋,主要发生于河口海岸区(占35.8%),强度为0.7~0.9;在南印度洋,主要发生于平原区(占31%),强度为2.6;在北大西洋与东北太平洋,主要发生于平原海岸区(分别占24.7%与31.2%),强度分别为2.0~2.3和2.3。研究结果可为台风灾害链自动识别、动态模拟与预测提供理论基础,用以支持区域防灾减灾建设与应急响应策略制定。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东北亚经济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进入21世纪,地缘政治已服从于地缘经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格局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资源领事程度加深,内部存在明显梯度差异,发展潜力巨大,整体经济融合等特点。由于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还对未来东北亚经济格局进行多方案预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东北亚与东南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地域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世界经济地域体系的角度,讨论了东北亚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与东南亚地区次区域国际合作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对东北亚与东南亚地区次区域国际合作的典型代表-图们江地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在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地域范围,区域开发的时空模式及其面临的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区域的发展将对东亚的地域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1644-1911年中国华东与华南沿海台风入境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威  满志敏  刘大伟  颜停霞 《地理研究》2014,33(11):2195-2204
利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东与华南沿海的多种历史文献,通过对“颶”、“颱”含义的考察与风雨潮现象记录特征的辨析,以及非台风事件的排除,建立了1644-1911年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逐年台风频率序列。研究时段内共有967次台风入境(年均3.62次),17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两个时期是台风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ENSO现象与沿海台风活动的频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全球/半球尺度的冷暖转换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曾经伴随了入境中国沿海台风次数的增加,在过去300年中是增长速率最快的一个时期,但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时出现的快速升温现象却伴随着沿海台风数量的下降。因此,半球/全球尺度的快速升温现象与中国华东—华南沿海遭受台风数量之间可能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We initially estimated the cropland area at county level using local historical documents for the Songnen Plain (SNP) in the 1910s and 1930s. We then allocated this cropland area to grid cells with a size of 1 km × 1 km, using a range of cultivation possibilities from high to low; this was based on topography and minimum distances to rivers, settlements, and traffic lines. Cropland areas for the 1950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Land Use Map of Northeast China, and map vectoriz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rcGIS technology. Cropland areas for the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and 2010s were retrieved from Landsat images. We found that the cropland areas were 4.92 × 104 km2 and 7.60 × 104 km2, accounting for 22.8% and 35.2%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SNP in the 1910s and 1930s,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to 13.14 × 104 km2, accounting for 60.9% in the 2010s. The cropland increased at a rate of 1.18 × 104 km2 per decade from the 1910s to 1970s while it was merely 0.285 × 104 km2 per decade from the 1970s to 2010s. From the 1910s to 1930s, new cultivation mainly occurred in the central SNP while, from the 1930s to 1970s, it was mainly over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s. This spatially explicit reconstruction could be offered as primary data for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human-induced land cover based on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l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6.
大国力量均势与东北亚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冷战后,国际安全格局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出深刻变化。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平衡格局打破,随着21世纪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由欧洲大西洋岸向西太平洋,东北亚更成为新世纪大国力量角逐,寻求新的平衡的热点区域。我国地处东北亚的腹地,其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化与调整均对我国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分析研究东北亚地萄政治经济安全态势,有利于我国在新世纪争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流量数据的中美两国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腾  葛岳静  黄宇  刘晓凤  林荣平  胡志丁 《地理学报》2020,75(10):2076-2091
由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在各类地缘关系中地缘经济关系成为最活跃也是研究最多的一类。本文从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地缘经济研究现状入手,基于流量数据建立地缘流势模型来探寻地缘经济复杂关系背后的规律性因素,并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与东北亚的地缘经济关系分析其驱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① 2000—2016年中国与东北亚地缘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中贸易联系明显强于投资联系,但投资联系在2012年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② 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总体经济流势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贸易流势起主导作用,中美地缘经济流势表现最强、增速最快,中国对日、韩两国的地缘经济流势强度不断显现,中俄、中蒙、中朝三股地缘经济流势虽然近年来不断增长但对区域整体地缘经济关系影响有限。③ 中美两国与东北亚的地缘经济流势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在国家关系分布上较为一致;两国在地缘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驱动因素不同,中国以贸易关系为主而美国主要依赖投资驱动;二是空间分布差异开始显现,美国与东北亚的地缘经济关系越来越集中于中、日、韩三国,而中国与俄、蒙、朝三国联系开始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8.
国际物流格局中的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国际贸易(物流)的支撑。世界产业结构的演替为东北亚区域产业结构演替方向提供了借鉴和方向性启示;但东北亚区域物流在国际物流格局中的地位决定了东北亚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影响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因素分析,提出加速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几个关键:图们江地区一体化、跨境交通走廊以及区域内的节点城市与口岸等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区域跨境交通走廊由于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深入而得到迅速发展,其对区域环境退化已经形成和将要形成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对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中跨境交通走廊的运行及其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跨境交通走廊的发展对区域环境退化的影响作了战略性的评价与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