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河系概念的建立和河外星系的发现宣焕灿天才的预见15世纪中叶,德国大主教吉萨的尼古拉猜测说,满布天穹的恒星是一个个遥远的太阳,它们散布在无限宇宙空间之中;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唯物主义思想家布鲁诺也提出了类似的见解。但当时,不论是主张地球位于宇宙中心...  相似文献   

2.
以近距星星表第三版(CNS3)为样本,统计了太阳附近恒星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在太阳附近恒星分布十分不均匀,许多地方密度极小,甚至为零,我们称其为空洞。本给出了这些空洞的位置和大小,并提出它们可能与超新星爆发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睛朗的夜晚,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有时候会发现一个明亮的光点划破长空,飞驰而过,这就是流星。流星和地球一样,也是太阳系的成员。它在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有时会被地球吸引,以极快的速度坠入地球大气层。据天文观测,每天从宇宙空间坠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约有几十亿个。它...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太阳系由一颗恒星、八颗行星以及各种小天体组成。不过,太阳附近的大多数恒星却是双星系统。如果它们有行星,那么,从那些行星上看来,天上将会有两个“太阳”。甚至还有的是三合星、四合星、五合星,乃至更多恒星组成的系统。观测表明,太阳附近超过三分之二的恒星处在双星或多星系统当中,  相似文献   

5.
张延安  宋慕陶  季海生 《天文学报》2002,43(3):236-241,T001,T002
2000年9月14-18日在紫金山天文台赣榆观测站观测到太阳上有一个中小型活动区,黑子面积不大,但有一个奇特的活动区暗条,16日产生了一个Ⅲb级耀斑,有较强的地球物理效应。计算该区的磁结构,结果发现此磁绳状暗条与磁中性线附近低磁弧系相关,磁场在磁绳附近有强剪切,QSL分析显示三维磁重联能够在暗条附近出现,这可解释大耀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春夜空中的亮星和星座张淑莉在晴朗的夜晚,如果没有月亮,附近又没有灯光,你就会看清楚蔚蓝色天空中列布的恒星。熟悉星空的少年天文学家都知道,这些星星都是一个个遥远的太阳,就象我们的太阳一样在发光、发热。天上的星星有的亮有的暗,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的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最新的K型星视向速度资料,对太阳附近K型星运动学进行了研究,平均太阳运动的解算值是(u_0,v_0,w_0)=(-9.1±2.2,-20.4±2.6,-5.2±2.5)km/s,与早期一些研究结果的符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按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作为本地静止标准基础的年轻恒星可能存在着某种方向朝外的大尺度运动,另外,我们发现了近距K型星的平均太阳运动与Gould带的运动学状态有着某种表观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太阳附近G矮星金属含量分布和化学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新的太阳附近25pc内的G矮星金属含量分布函数,本在假定星系介质丰度非均匀情况下,讨论了四种化学演化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简单模型和坍缩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而PIE模型和PPY模型不仅对金属含量分布函数拟合较好,而且传统的G矮星问题也可以得到解释,这表明太阳附近可能受银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近发表的新编依巴谷星表数据,重新研究了经典造父变星周光关系零点问题.利用运动学模型对自行数据和视向速度分别拟合奥尔特常数及本地静止标准的旋转速度,得到太阳的银心距R0=8.0±0.8kpc.从太阳附近的旋转曲线,发现银河系盘的引力势具有弱椭圆分布的迹象.通过-个简单的非对称模型,得到太阳附近盘引力势的椭率e(R0)=0.067±0.036,其短轴指向φb=32°±15°.  相似文献   

10.
这个问题就彗星本身来说,涉及彗星的来源、运行,结构和物质成分等方面。彗星是太阳系内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周期性地运行的小天体。绝大多数我们能看到的彗星的近日点在地球轨道附近或之内,。  相似文献   

11.
我们首次获得1989年1月18日太阳白光耀斑的二维多波段光谱扫描、及同步的色球Hα单色光和准同步的光球黑子照相观测资料。对部分资料分析表明,该白光耀斑为多块结构,寿命长,主核位于光球磁纵场中性线上或附近,顺色球磁纵场演变,同暗条激活和谱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知道,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一个世纪。特别是空间、航天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很惹人瞩目。 随着航天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空间环境状态的变化影响、制约着这些技术的实验和实施。因而,了解和认识空间环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空间环境扰动的驱使源是太阳。太阳的X射线爆发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突然骚扰,因而影响甚至中断短波无线电通讯,而且对长波通讯也有影响;太阳大耀斑发射的强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附近,会引起近地空间(卫星轨道附近)的强烈扰动,威胁人造卫星,卫星  相似文献   

13.
水星在围绕着太阳运行过程中,从地球看去,水星总在太阳附近运行,当水星在太阳西侧与太阳的角距最大时,这种天象称为西大距。 今年6月3日再次发生西大距(116天以后,9月27日还会发生一次西大距)。这次西大距,水星与太阳  相似文献   

14.
太阳虽然离我们不很远,看起来大小也与月亮相仿,但由于它发出强烈的光和热,使我们几乎不敢正视,用望远镜观测时,更要装上滤掉大部分光线的滤光片,这就大大影响了对太阳细节的观察,所以虽然伽利略早就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的黑子,并进一步推测太阳在自转,但以后200年,人们对大阳的认识没有太大的进展。到了19世纪,人们终于一步步“走近”了太阳,通过对黑子特性的了解太阳大气的观测、太阳能源的推测以及太阳系起源的探讨,勾画出了一个新的太阳。  相似文献   

15.
宇宙信息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2,(10):22-25
太空中发现糖 使 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亚毫米阵(ALMA),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在一颗年轻类太阳恒星周围的气体中发现了糖分子。这是第一次在该类恒星附近发现糖,同时这一发现还显示,生命的“积木”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点,即将被吸纳入该恒星周围正在形成的行星中。  相似文献   

16.
大行星三角秤动点的稳定区域(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印  刘林 《天文学报》1994,35(1):76-83
本文是文[1]的补充,利用文[1]的方法,探讨了内行星与太阳,外行星与太阳各自组成的限制性三体问题三角秤动点附近小天体存在的可能性,分别给出了这些三角秤动点实际稳定区域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太阳耀斑是由于在太阳黑子附近磁场能量的突然释放所引起的爆发现象.人们发现在许多类太阳恒星上也有类似的耀斑(称类太阳恒星耀斑)出现.主要采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获取的数据,从中选取SC(Short Cadence)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类太阳恒星上耀斑光变轮廓的特征参数并做统计,总结耀斑的活动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类太阳恒星耀斑的光变轮廓和爆发的特征时间与太阳耀斑的相似,这可以说明两种耀斑的物理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探索太阳对流区的物理性质 ,我们利用高精度N的日震观测数据来研究太阳内部扰动磁场对低阶太阳P模振动的影响。对于一个时间相关的MHD湍流源 ,我们给出了导致频率变化的各种可能性。如果只考虑磁扰动的贡献 ,不同值的振动模的频率变化仅只是涨落磁场能谱的函数。我们发现频率的变化随着太阳内部磁场强度增加而变大 ,并且和太阳活动周期密切相关。我们的计算表明太阳磁活动导致的频率变化可达 0 .3μΗz。  相似文献   

19.
在Li&Yang (2 0 0 1 )所给出的局部对流理论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采用梯度型方案给出了非局部对流理论 ,并将它用于太阳模型中。这一理论考虑了恒星对流区内的非局部效应 ,它得到了一个与原来用混合长理论或局部理论给出的结果有所区别的对流区 ,扩散效应很明显。但是 ,目前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处理时间相关的对流以及对流超射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后续工作中加以考虑。当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太阳模型中时 ,我们发现它对标准太阳模型的改正非常微小。我们讨论了这一现象 ,并对其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0.
1976年的太阳风流速行星际闪烁测量显示了一个期待的风速空间变化趋势,即在高的太阳纬度上或在大的角距离(相对于由日冕观测导出的行星际电流片)上出现高的太阳风速。仔细考察电流片偏离太阳赤道地区的风速变化,发现太阳风速相对于太阳赤道的空间分布并不对称,极小风速出现在行星际电流片附近。在1976年,平均风速u随离电流片的角距离λ变化为 u(λ)=800sio~2λ 350(公里/秒),|λ|≤35° u(λ)=600(公里/秒),|λ|>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