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东部花岗岩类的成岩和成矿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在有关中国东部地质构造、不同类型花岗岩类及其有关矿床的资料基础上,探讨中国东部自显生宙以来,特别是中生代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互强烈碰撞挤压过程中,产生的NE、NNE和EW向,其次为南北走向,向大陆内部倾向的板块和板片B-型和A-型俯冲、下行滑脱或俯冲推覆对花岗岩类(及其岩带)、有关矿床(矿带)的形成和空间分布关系,并论述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或矿带)的成矿物质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与板块-板片构造作用有关的动态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白云嶂中生代晚期碱性火山岩的基本特征与成岩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东白云嶂中生代晚期碱性火山岩沿近东西向区域性高要-惠来断裂带展布,岩石为一套碱长流纹质-粗面质火山岩组合,晚期为次火山岩侵入,成岩年龄在(140~129)×106 a之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岩物质极可能源自下地壳的深源岩浆,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造山晚期. 相似文献
3.
4.
5.
新疆胜利达坂地区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及成岩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中天山构造带北缘胜利达坂地区的花岗岩类至少是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胜利达坂岩体形成于加里东晚期的岛弧构造环境,红色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华力西晚期,属造山期后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7.
8.
昆仑山中段耸石山地区发育晚古生代花岗岩,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4类岩石组成。岩石低硅、低钾、贫碱、富钠,SiO2和K2O含量分别为56.42%-73.70%和1.70%-3.56%。Na2O+K2O平均6.13%,Na2O平均3.49%,K2O/Na2O比值0.51-0.99;富铝,Al2O3平均为14.90%。总体属镁质、准铝质-弱过铝质钙性-钙碱性花岗岩。Ba、U、Nb、Ta、Sr、P、Ti等表现为较明显但并不强烈的相对亏损,Rb、Th、K、La、Nd、(Zr+Hf+Sm)、(Y+Yb)等则相对富集。∑REE平均105μg/g;轻稀土富集,(La/Yb)N值平均13.91;Eu弱亏损或无亏损,6Eu值平均0.85。石英闪长岩在主要氧化物Harker图解中显著偏离演化线,且6Eu值最低;二长花岗岩6Eu值最高;岩石在C/MF—A/MF图解中落入不同区域;多种同分母的氧化物比值相关图中未一致显示线性相关,也未构成双曲线趋势;在La/Sm-La图解中4类花岗岩未构成分异演化趋势:花岗岩中发育岩浆混合成因镁铁质微粒包体等,说明花岗岩源岩和岩浆具多源性,岩浆形成过程中具岩浆混合作用。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氧化物与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以及区域构造格局等,表明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
赣南陂头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49,自引:10,他引:49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ANKC=0.94~1.07,平均0.98),富硅(SiO2:71.06%~76.28%),富碱(Na2O+K2O:8.1%~9.8%),FeO^T/MgO(%)较高(9.60~22.00),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1.16%和0.07%~0.25%),富含稀土元素(∑REE=271.36~717.75μg/g)和高场强元素(Y、Zr、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填图的基本特点、原则和方法。提出确立岩浆事件和理顺侵入序次的重要性。并且对侵入作用和火山作用的相互关系;花岗岩类与基性岩类的共生组合;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填图在时代和类型上的适用范围;均作了探讨,初步提出了处理意见。明确说明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填图方法的真正核心,是把花岗岩类作为主要地质过程的代表,而不应单纯地把它看作是一种纯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3.
粤东北泗水岩体晶洞花岗岩岩性为(中)细粒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具岩体边缘发育的特征.副矿物组合属磁铁矿-榍石-磷灰石-锆石型.其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要具"S"型花岗岩的特征,兼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岩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3±4)×106a,成岩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花岗岩类表现了在时间上、空间上,及地质性状上的构造迁移特征,具有清晰的侧向、走向迁移规律。构造迁移的产生是由于板块构造运动在时间上、空间上作用强度、俯冲角度等的差异所致。所以,构造迁移是板块构造运动作用不平衡性的一种标志。花岗岩类岩浆作用迁移的运动轨迹,反映了板块构造运动的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大地构造是地壳形变的结果,而地壳形变是在地壳形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壳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地质体的建造过程,包括地壳形成的地质时期中,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所产生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类型、组合和相带的发展。地壳的形变主要表现为地质体的改造过程,包括各种岩层在形成过程之中或以后,经受内力和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微观和宏观的结构变化,如流动、褶曲、破碎和断裂等。 相似文献
16.
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正> J.Fromaget将印度支那的晚三叠世褶皱称为“印度支那褶皱”(Indosinides)。黄汲清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把中生代初期的造山运动称为印度支那运动(简称印支运动),提出印支旋回的术语。他认为:“印支运动不仅在印度支那和华南有其重要意义,在亚洲其它部分亦然。但由于这个运动被较晚的、压倒一切的燕山运动所隐蔽,要研究出它的性质和分布范围,尚需多年的努力。” 现在,实践已经充分证实了黄汲清的科学预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印支运动的广泛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已逐步被中、外地质学家所认识和接受。 相似文献
17.
18.
新疆东昆仑鸭子泉蛇绿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鸭子泉蛇绿岩位于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山系中部, 与阿尔金断裂平行产出, 由超基性岩、基性岩和拉斑玄武岩等组成。它侵位于早石炭世含放射虫的深海沉积物中, 可能代表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板块俯冲带。蛇绿岩可能来源于俯冲带附近的由小型扩张中心形成的次生洋壳, 之后由于消减作用, 侵位到深海沉积物中, 形成了造山带中的蛇绿岩。 相似文献
19.
赣中相山新元古代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山新元古代变质岩由泥砂质变夺和斜长角闪岩组成。本文对其已变质为下字石榴云母片岩、石片和变粒岩的泥砂质岩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并研究了某些元素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这套泥砂质石相对富SiO2、TFeO、Al2O3、K2O,贫MgO、CaO、Na2O;总稀土含量高,轻稀土高度富集,负Eu异常较强。其主要岩类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它可能形成于大陆岛构造环境,形成的时代为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