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佟柏龄 《岩矿测试》1994,13(4):293-297
介绍了测定环境水质中6种酚类污染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乙醇酐作为酚类衍生化试剂的PH条件,选择甲苯为萃取剂,比较了大口径毛细管柱和填充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分离以及测定酚类污染物的精密度和检出限。方法简便,适用于监测地表水和污水中的酚类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林发  黄美新 《岩矿测试》1996,15(1):35-38
常温下PH4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Ga与1,5-二(2-羟基-5-磺基苯基)-3-氰基甲Zan(DSPCF)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采用TBP萃淋树脂分离干扰元素后可实现煤矸石中Ga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用吡咯烷二硫化氨基甲酸铵(APDC)有机螯合沉淀剂沉淀富集后,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化学样品中26个痕量元素的方法,研究了APDC定量沉淀待测金属离子的条件,分别在PH2和PH7时使26个元素富集,回收率在94%~105%。样品测定了下限为0.01~0.4μg/g;方法的RSD(n=10)为3%~13%。经几种地球化学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秦霞  许光泉 《地下水》2010,32(1):44-45
以阜阳地区39个浅水水样为例,分析了阜阳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的砷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的砷与pH、Eh、磷酸盐和碳酸氢根有着一定的关系,是影响浅层地下水中砷的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四川九寨沟景区钙华起源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九寨沟风景区以绝美的景色闻名于世。钙华作为其独特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为了弄清九寨沟钙华的起源,特别是CO2的来源,对九寨沟主要水体的水化学和碳氢氧同位素以及现代钙华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发现:(1)九寨沟水体来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2)水体中碳酸氢根离子和钙离子浓度较低,主要来源于土壤CO2对碳酸盐岩的溶解;(3)根据碳的来源分类,九寨沟钙华应为大气成因类钙华(或表生钙华);(4)九寨沟珍珠滩钙华与碳酸氢根间较大的碳同位素分馏表明,此处生长的藻类对钙华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然水中的 He、H_2、N_2、O_2、CH_4和 CO_2等气体成分具有重要的水文地球化学意义。气相色谱法为快速准确地分析这些气体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由于 CO_2的极性较强,在5 A 分子筛柱上发生不可逆吸附,故目前多用程序升温或用两根色谱柱(一根充填5 A 分子筛,另一根充填硅胶或活性碳)来完成上述组分的分离测定。这样对测定精度有一定影响,分析周期也较长,或对仪器要求较高(具有程序升温装置或双柱双检测系统)。我们通过试验,用一根 GDX—105柱对 He、H_2、N_2、CH_4和 CO_2进行一次分离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黄铁矿为例,测定了不同PH值下黄铁矿的溶解度,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PH值的在很大牙影响着硫化物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8.
水溶液中草酸漂白高岭土细尾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草酸在不同溶液中漂白高土细尾矿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PH值,温度、浸出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的降低、反应温度和浸出液浓度的提高有利于高岭土中氧化铁的浸出,该反应是草酸根与铁的摩尔比为3:1的络合反应,在草酸溶液中铁的溶出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存在下,铟(Ⅱ)与桑色素的荧光反应。在PH为1.71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SLS对铟(Ⅱ)-桑色素荧光反应有很强的增敏作用。铟的检测限可达6.9ng/ml,铟在(0-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适当的分离方法消除干扰离子后,可用于纯锡和纯锌中微量铟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压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单一高纯稀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高温高压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时,排代剂浓度、PH值、线性流速和柱温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本方法在分离多元稀土富集和及稀土精料时,具有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分离时间短、产品纯度高、成本低廉等特点,为单一高纯稀土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在PH3.4时,铱能与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型成紫色络合物,其组成比Ir4+:I^-:BRhB^+=1:6:2,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ε=1.36×10^5L.mol^-1.cm^-1,铱在(0-8)μg/25ml范围时服从比尔定律,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大量基体离子,可对冶金物料中微量铱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2.
改进型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K系数双波长法和双峰波长法,在改善选择性的同时提高测定的灵敏度,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为显色剂,在PH=3.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同时测定矿样,工业氧化镁,电镀废液中的铜和铁,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印海鸥  帅琴  汤志勇  林守麟 《地球学报》1996,17(Z1):258-263
本文应用一种新型的四通道重力分相器,通过实验,选定了流动注射液-液萃取原子吸收间接测定硝酸根的最佳化学条件和仪器参数,方法的精密度RSD和检出限分别是为1.85%(0.25mg/L,n=10)和0.0028mg/L,测定速度为25样/h,用本系统测定水样中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加标回收率为100%-110%。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熄灭法研究了苯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Mn(Ⅱ)体系的最佳测定条件。在PH=5.2的HAc-NaAc介质中,检测限为0.3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3%。应用于江湖水中微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微藻CO2同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值,对研究微藻在碳效应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还没有获取微藻CO2同化过程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的在体实验方法。文章以莱茵衣藻、蛋白核小球藻、及野外红枫湖混合藻三种岩溶湖泊微藻为例,利用双向标记建立了能在体获得此分馏值的方法,并通过此分馏值定量了微藻的各种无机碳利用途径份额。获得各自CO2同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值分别为15.3‰、14.8‰、21.7‰。三种藻分馏值差异主要与藻的种类及其细胞体积大小有关。利用此分馏值计算出衣藻、小球藻、混合藻自然培养下的碳酸氢根离子途径利用份额分别为100%、81.1%、97.8%,表明了生长在岩溶湖泊的微藻利用无机碳的途径主要为碳酸氢根离子。   相似文献   

16.
MC-ICP-MS测定积累植物中Cu、Zn同位素的化学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高精度同位素组成的准确测定,依赖于对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分离纯化.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溶样方法对有机样品积累植物海州香薷的消解效果,检测了AG MP-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样品中Cu、Zn的分离效果,并测定了样品中的Cu、Zn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①两种不同溶样方法均能有效地破坏累植物海州香薷样品中的有机质;②AG MP-1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植物中的Cu、Zn,经过AG MP-1树脂一次交换分离和二次交换分离的植物根样品的Cu接收液基体元素的去除基本没有差别,经过一次交换分离的Zn溶液,基体元素也基本除去,可以用于MC-ICP-MS对Cu、Zn同位素组成高精度的测定;③Cu、Zn同位素组成测定误差不大于仪器的长期重现性,表明样品的化学处理过程、各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交换过程和仪器测试过程均有很好的重现性,符合样品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南海珊瑚礁硼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刘卫国  肖应凯 《地球化学》1999,28(6):534-541
采用正热电离质谱方法测定了中国南海诸岛7000a以来的珊瑚礁的硼同位素的硼含量。讨论了珊瑚礁中硼同位素 硼含量,P不管不顾忻代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测定的珊瑚礁硼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22.7 ̄24.8‰,并且与珊瑚 硼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硼同位素与海水PH值的关系计算出过去7000a南海泊PH值变化8.10 ̄8.41。初步探讨了硼同位素组成与南海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了在PH=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锰催化KIO4氧化5-Br-PADAP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个痕量锰的高灵敏度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1.32×10^-10g/ml,测定范围Mn^2+浓度为0 ̄1.5μg/ml,用于测定人发,自来水,茶叶中痕量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Mn^2+体系的最佳测定条件。在PH10.0的NH3.H2O-NH4Cl介质垢检出限为0.3ng/ml,适用于江湖水中微量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古里雅冰芯小冰期以来的pH值和电导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盛文坤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5,17(4):360-365
在古里雅地区近400年特写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古里雅冰芯的PH值除20世纪呈单调急剧下降趋势外,17-19各世纪中均存在着幅度不等的升降过程。电导率的变化趋势除18世纪60-90年代和19世纪的前50年与PH值相反外,其余时段与PH值基本不同。工业化以来,古里雅冰芯PH值急剧下降的年代与南极BHD冰芯CO2急剧增加的年代相吻合,反映青藏高原虽然有它自己独特的气候环境特征,但仍受全球气候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