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ong.  LL 《世界地震译丛》1998,(2):56-64
提出了一个描述震群发生的非稳态泊松模型。这种模型被表征为一个U形的平均发生率函数,它模拟的是事件的平均发生率减少、接近于常数和增加的过程,这种变化分别发生在当前震群的最后一次地震之后、在当前震群和下一个震群之间的期盼期内和下一个震群到来之前这样三个时间段内。此U形函数的参数,可用地震目录,由经验加以测定。文中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裕列,估算了平均发生率及其引起的地震危险性,由于采用不同的泊松发生模型,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烈度衰减的概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考虑地震烈度评定和预测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烈度衰减概率模型的方法。根据我国东部和西部(大致以东经104为界)地区已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等震线图,提供了两个地区地震烈度衰减的概率模型。最后,简要讨论了如何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地震危险度评定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董瑞树  冉洪流 《中国地震》1996,12(A00):52-56
利用双泊松模式计算了山西临汾盆地、太原盆地、代县盆地所围限地区未来50年发震概率;利用概率分配法与衰减规律相结合,计算了未来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双态泊松模型的基本概念出发,给出了它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简化公式。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地震活动状态参数(包括两态下的平均发生率、相互转移概率和初始状态参数)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文中并讨论了该模型与简单泊松模型和一般非齐次泊松模型的关系以及它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震发生非稳态泊松过程和中长期概率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描述事件非稳态泊松过程的基本统计特征及其与稳态泊松过程差别的基础上 ,将非稳态泊松过程应用在华北地震区汾渭带和华北平原地震带的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中。研究表明 ,假定未来几百年间 ,汾渭带和华北平原带的强震 ( M≥ 7.0 )活动 ,将重现上一次地震轮回的非稳态泊松时间过程 ,那么 ,在 2 0 1 0年前它们发生一次 7级大地震的累计概率分别为 0 .2 6(不确定性范围 :0 .0 6~ 0 .5 0 )和 0 .0 4 (不确定性范围 :0 .0 0~ 0 .1 3)。它们明显地低于按稳态泊松过程得到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和近年来地震的震害特征表明,有必要对地震危险性评估方法和关键技术做深入的探索和分析,从而更加合理科学地评估地震危险性.文中剖析了国际上常用的几种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现行区划图中采用的方法及关键技术,分析讨论了日本区划图采用的评估方法,说明了各种方法的先进性、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地城发生非稳态泊松过程和中长期概率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傅征祥  粟生平 《地震》1998,18(2):105-111
在描述事件非稳态泊松过程的基本统计特征及其与稳态泊松过程判别的基础上,将非稳态泊松过程应用在华北地震区分渭带和华北平原地震带的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研究表明,假定未来几百年间,汾渭带和华北平原带的强震(M≥7.0)活动,将重现上一次地震轮回的非稳态泊松时间过程,那么,在2010年前它们发生一次7级大地震的累计概率分别为0.26(不确定性范围:0.06 ̄0.50)在0.4(不确定性范围:0.00 ̄0.  相似文献   

8.
地震发生中长期预测中的非稳态泊松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孟桂萍 《地震》1998,18(3):219-225
基于实际地震的发生在一个活动期内具有加速活动的特点 ,作者提出一种非稳态泊松模型。与稳态泊松模型中地震发生率 ν为常数相对应 ,该模型中地震发生率 ν是随时间呈指数性增加。采用对数似然方法 ,通过使其最大化来确定模型的参数。作者以一个假想的时间序列 ,讨论了非稳态与稳态泊松模型之间的差别 ,并将该模型实际应用于华北地区汾渭地震带和华北平原地震带的中长期预测中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MapInfo的地震烈度发生概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使用MapBasic语言编制,基于离散化后预测单元各震级档的地震发生概率,计算场点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的程序。通过交换求和方式,简化了计算程序。以四川省为例,计算四川区域范围内地震烈度年发生概率,结果以网格点(0.1°×0.1°网格)和乡镇形式给出。计算结果直接用于GIS数据库平台的管理,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与GIS的结合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孟潭 《中国地震》1995,11(4):310-3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10年尺度地震危险性(地震发生概率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进行10年尺度地震烈度发生概率估计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计算了全国2316个城镇不同地震烈度(Ⅵ-Ⅹ)的发生概率。该结果可以用于相应时间尺度的地震损失预测、地震保险和防灾规划等。该方法也适用于利用短期地震预报结果(以预测单元地震发生概率表示),进行场地地震强度发生概率预测。  相似文献   

13.
A method of estimation of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earthquake intensity at a given site from the results of a ten-year scal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described with a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in a given "prediction cel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2316 cities and town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is method. The probability of intensity Ⅵ-Ⅸ were given for every city.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the earthquake insurance, loss estimation, and planning of disaster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4.
Two hours after the 2010 Yushu Earthquake, the shak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was obtained using the ShakeMap Rapid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Site Effects,developed by the author,which integrates the information of tectonic settings,the strike and scale of causative fault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fault rupture process and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in Western China,as well as local site effect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① The major axis of shak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s directed NW-SE,parallel to the Yushu fault; ② The meizoseismal area reaches an intensity Ⅸ and covers 300km2; ③ The intensity Ⅸ area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40km southeast and 15km northwest of the epicenter along the causative fault; ④ Due to local soil conditions,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area with intensity Ⅸ on bedrock shows an intensity Ⅷ when converting from the bedrock to the soil; ⑤ Areas with intensity Ⅷ,Ⅶ,Ⅵ measure 3,000km2,8,000km2,and 24,000km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历史震例数据,通过对不同烈度的人员死亡率的分析发现,人员死亡率与地震烈度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人员死亡率随烈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烈度的人员死亡率有各自的分布区间范围,而通过对相邻烈度的人员死亡率的分析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存在着1个数量级的倍数关系,一般在10倍左右,在低烈度区域,倍数关系集中于偏向大于10倍的区间范围;在高烈度区域,倍数关系集中于小于10倍的区间范围。在此结果上,基于地震烈度、震级等因素构建了烈度人员死亡率模型,决定系数R2值为0.8667,拟合结果相对较好,能够为后续基于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震孕育过程的复杂性和观测技术的局限性,不同地震观测资料表现出异常变化与后续较大地震的对应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预测意见进行概率表达是一种科学恰当的做法。本文基于泊松分布的危险区背景地震概率预测和单项预测方法(包括测震、流体、形变、电磁等学科)的历史预测效能,采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得到单项预测方法的短期或年度地震危险概率预测结果,进而采用综合概率方法,给出基于多种单项预测方法的短期或年度地震危险概率预测结果。短期概率预测初步结果表明,2018年2~9月,中国大陆72%的5级以上地震都位于相对高概率预测区域。  相似文献   

17.
在单参数地震对应概率谱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方法,用以定量识别地震前兆综合异常特征.首先,该方法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分析,将原始数据时间序列转换成概率时间序列;其次,采用多点累计滑动平均方法得到不同参数滑动平均概率Pij;再次,求解不同参数的多点滑动极值概率Mij;最后,求解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Pc.文中以新疆天山地区不同地震学参数的时间序列为原始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当考察时段为18个月时,利用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可以较好地识别地震前兆综合异常,其异常对应比例和地震对应比例分别为13/13和22/27,异常信度较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现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5年8月5日云南会泽5.3级地震现场41个居民点的震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此次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图及有关参数,分析了场地条件、震害异常原因及各类房屋、生命线工程、水利设施、沼气池等的震害特征和地质灾害特点,并提出了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1—2015年在大庆地区开展了活断层探测,查明区内北北东向断裂若干条,皆为大安-德都断裂的分支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Q_(1-2)。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庆地区存在断裂褶皱变形带(以下简称断褶带)现象。断褶带与长垣隆起关系密切,分析大安-德都断裂活动是造成长垣隆起的内在动力成因。故由对大安-德都断裂各分支断裂的评价,进而引申到对断褶带地震危险性的评价是科学合理的。本文以断褶带为潜在震源区重新分析东北潜在震源区的地震空间分布概率,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利用G-R关系预测断褶带未来100年内6.0级地震发震概率是0.039,重现周期为2500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概率的多层砖房震害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章军  叶燎原 《地震研究》2007,30(1):99-104
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概率理论运用于震害预测中,并建立了多层砖房的震害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该预测模型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是一种较为精细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