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际地震动态》2012,(8):39-40
本专题紧紧围绕着大震预测的方法与技术这个主题,首先就当前的大震预测技术与方法对新疆的大震形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随后回顾了大震预测方法进展,分析了大震预测面临的困难与科学问题,提出了大震预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与大震预测相关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专题紧紧围绕着大震预测的方法与技术这个主题,首先就当前的大震预测技术与方法对新疆的大震形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随后回顾了大震预测方法进展,分析了大震预测面临的困难与科学问题,提出了大震预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与大震预测相关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地系统学中, 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研究, 导致了自然灾害预测与太阳活动预测之间关系的探讨本文比较了太阳活动预测与自然灾害预测, 指出它们在目的、用户、观测资料的特征、预报方法以及面临的问题几方面的差异; 介绍了自然灾害预测与太阳活动预测的几点可能的关系; 简单讨论了衡量预报水平的指标问题最后列出了第23 黑子周特征值的一些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回归预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单独使用回归预测时,理论值和实际值偏差较大的问题,提高了地震时间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吴忠良  蒋长胜 《中国地震》2007,23(3):211-224
从"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的角度讨论了世纪之交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国际进展。"统计预测"包括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检验、"统计地震学",以及统计物理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经验预测"包括搜索可能的前兆异常的尝试、建立将可能的前兆异常现象与地震孕育过程联系起来的简单模型、发现对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现象,以及地球介质变化的动态监测试验;"物理预测"包括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模型、地震断层带性质的观测和实验研究,以及对震源的直接探测和钻探。讨论了"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之间的关系,对"把经验预测或统计预测变成物理预测"的发展战略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预测效果的科学评价是预测学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地震预测效果的评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单次预测成败的评判,另一种是对方法或手段多次预测效果的统计评分。本文提出了针对单次有震预测是否准确的定量评价方法,即地震预测准确性A值评分法。针对我国地震预测现状,本文约定了准确性评分由预测与实际地震的对应情况(简称“对应度” )和时、空、强预测窗口的精确程度(简称“精确度” )综合决定,同时,还给出了对应度的计算方法和精确度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四川省地震局2013年2月上报的短期预测意见进行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可用于短期地震预测意见统一管理的准确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对地震预测研究的信心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目前围绕地震预测问题的讨论,文章论述了对地震预测研究的信心的科学基础,指出地震预测研究在科学上是有意义的,地震预测研究最突出的困难是观测的限制,目前科学的发展为向地震预测问题发起新的冲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地震短期预测的概率方法浅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和天气预报相比,地震预测,特别是地震的短临预测更为困难。概率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地震发生的随机性,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对于地震认识的局限性,加快短期预测的概率方法研究与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概率预测是经验预测、统计预测和物理预测的综合,各类地震预测方法特别是物理预测方法的发展还很不充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我国地震预测的现状来看,应大力发展统计预测方法。地震目录可为我们提供对背景地震发生率的估计,而前兆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得到地震发生率大大高于背景发生率的时段,其增益越强,时段越短,越接近于理想预测。前兆和地震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检验对于概率预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提出,应按实用化的要求逐步规范各种地震预测方法。这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地震预测问题的8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当前我国地震预测的能力和水平,地震预测的任务性与探索性的关系,单科预测与综合预测的关系,测震学科与前兆学科的差异性,地震前兆监测技术发展与地震预测需求的关系,提出了地震预测探索的科学思路及地震分析预报人员的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推进地震预测研究的战略对策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简要分析了地震预测面临的主要科学难点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推进我国地震预测研究的战略对策,认为地震预测研究需要长期攻关,需要有长期的稳定的支持计划。目前推进地震预测科学进步的障碍点可能在于中期(几年尺度)强地震危险地点的确定,若在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就为最终短临预报的突破奠定了基础,应强调理论创新和观测技术进步;坚持发展地震预测试验场;经验性预测与物理预测结合等。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为实验区,基于Arc GIS软件平台,开发了建筑物震害预测系统。该系统分为3个组件:震害矩阵统计工具、震害预测工具箱、建造年代及震害结果赋值工具,将建筑物的属性数据、建筑物易损性模型和震害预测结果嵌入GIS平台,实现了震害预测的批量化和自动化,以及预测结果的交互可视化。另外还将开发的建筑物震害预测系统应用于实验区,所得结论与以前项目研究成果对比一致,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得出的震害预测结果,可以辅助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对张北6.2级地震预测的回顾和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林瑛 《地震》1999,19(3):267-273
对张北6.2级地震在测震学前兆图像、预测回顾及总结的基础上,对部分反映较好的测震学预测指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预报效能检验和评估,进一步确定和筛选出部分测震学预测方法的最佳三要素预测指标,为各预测指标的三要素界定和预测效能提供了定量的参考依据。 对各种预报方法进行比较系统和客观的预报效能检验和评估,确定和筛选预测方法的最佳三要素预测指标,这不仅是地震预测预报逐步向科学、客观、严谨和实用化方向迈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探索以震源物理为基础和孕震阶段为依据的多学科异常有机结合的综合概率预测的必要前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1983年6月26日至30日在山东省邹县召开的“烟台市震害预测方法讨论会”的概况。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城市地震灾害的预测是这次会议的新动向,这是对震害预测新途径的一种探索。会上有5个单位的代表作了有关震害预测方法的报告,本文就会议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介绍,内容包括以模糊数学近似推断方法建立震害预测总体模型、运用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某类建筑结构地震破坏的预测、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作为世界地震预测预报实践性探索的开先河者,在40多年的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与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以长中短临时间阶段性和跨多学科综合性为基础的经验预测、统计预测以及物理预测,并初步建立了科学的地震预测预报思路及工作方法。近年来,对于可能的地震前兆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地震学家们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开展了多种地震预测模型的研究,试图深入理解地震的成因机制,寻找有效实用的地震预测预报方法,并且已在地震的中长  相似文献   

15.
结合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预测方法和图像信息学算法对河北及邻区2013~2017年ML≥5.0地震发生概率增益进行预测。根据河北及邻区40多年的地震观测资料,对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进行了空间扫描和震例统计,得到了此方法应用于河北地区的预测效能,并对河北及邻区2013~2017年ML≥5.0地震发生概率增益进行了预测;对图像信息学算法在研究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的回溯性检验,得到了此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的预测效能R值及概率增益K值,并进行了5年尺度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在上述2个单项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得到了5年尺度河北及邻区ML≥5.0地震发生概率增益的综合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有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技术是国内外油气储层预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储层预测中常用的反演方法,对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作了初步探讨,重点介绍了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就反演结果作了初步的跟踪分析.关键词地震反演,地质统计反演,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17.
重视预报过程反思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地位及目前的地震预测水平进行了简单讨论,着重指出了影响地震预测预报工作进一步深入的一些人为影响因素,并提出在现有科技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验预测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层砌体房屋震害预测专家系统,对山东潍坊地区182栋多层砖房逐栋进行了单体房屋的震害预测,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多层砖房的地震易损性特征,并进行了初步震害预测研究,给出了该类房屋的易损性矩阵,各破坏等级的损失参数矩阵和对应不同地震烈度的相对损失预测,为进一步开展震害预测和采取地对性的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啸  刘斌  汪婷婷  朱浮声 《内陆地震》2007,21(4):327-333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自身的特性和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的特点,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潜在地震灾害预测系统。利用大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形成了有识别和记忆功能的非线性预测系统。通过对网络的测试和检验,论证了该系统在预测潜在地震灾害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从测试精度出发,探讨了这种预测网络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虽然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但其量化指标仍可为地震灾区政府抗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短期地震预测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6年以来 ,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组主要承担首都圈地区月震情跟踪监测预报、年中和年度华北地区和全国地震趋势分析研究工作。本文总结了我所在填写短临预测卡片、月会商和年度会商分 3个方面所做的预测结果 ,并进行预测效能的初步评估 ,以供参考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验。1 地球物理研究所填写短临地震预测卡片的预测回顾我所自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以来 ,一直对短临地震填卡预测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从 1 986年到 1 997年基本没有填写短临地震预测卡片。 1 998年以后 ,根据中国地震局预测预防司有关鼓励短临预测的规定 ,开始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