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叙黑龙江省2013年“三江”大洪水与1998年嫩江、松花江大洪水发生特点,在洪水来源地、致洪暴雨发生时间与地点、前期流域内降水、天气形势、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发生时段等7方面进行了对比。在2013年洪水过后提出了6点建议:提高防洪堤坝的标准;加强黑龙江干流水库建设;加强排涝工程建设;加强对黑龙江干流水文气象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投入;加强防御自然灾害预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干流洪水发生规律与1998年松嫩流域洪水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松花江干流洪水发生有24年和3 ̄4年的变化周期,洪水出现的阶段性明显,其可分为4段:即1911 ̄1914,1930 ̄1940,1954 ̄1958,1984 ̄1998年。洪水随时间推移,发生频次明显增加。嫩江流域及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流域7、8月过量降水是造成洪水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了造成洪水的500hPa环流背景:7、8月西藏高原至阿拉斯加距平场分布为“+-+-”流型,鄂霍茨克海为阻塞高压,东北区为  相似文献   

3.
分析近百年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特大洪水发生原因,主要是嫩江洪水占来流量的54%,其次是第2松花江占来流量的30%,再次是拉林河占来流量的16%,三水相汇进入哈尔滨江段形成洪水。而今年却是一支独“秀”。由于嫩江发生有记录以来的特大洪水,松花江干流洪水有7...  相似文献   

4.
新疆渭干河流域特大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7月下旬,渭干河流域发生了有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通过对洪水前期水文要素、天气形势及实测洪水过程的分析,初步揭示了洪水成因及特性,并对洪水重现期、成灾原因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雨情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针对三峡水库调度的不同关键期,分析了1981—2012年长江上游、洞庭湖流域的洪水、降水及天气特征,比较了只形成长江上游大洪水与造成上游、洞庭湖遭遇洪水的天气特征异同。结果表明:消落期长江无需防范干流大洪水,汛期、蓄水期需防范上游大洪水和7—9月出现的上游、洞庭湖洪水遭遇。长江上游、洞庭湖洪水是否遭遇关键看东部长江中下游副热带高压进退是否明显,中低层洞庭湖是否有明显的反气旋性系统进行持续顶托。  相似文献   

6.
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维国  章建成  李想 《气象》2008,34(7):68-74
利用淮河流域实测降水资料和水文资料,分析了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大洪水期间的降水时空分布、气候统计特征以及水情特征,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7年淮河流域汛期强降水过程集中在6月29日至7月26日,强降水主要分为四个时段,淮河干流四次洪峰对应着4个强降水阶段,累积降水量越大,相应的流量越大,洪峰水位也越高.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少于1954年,和2003年基本持平,但淮河中上游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从而导致了淮河流域出现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长江流域3次全流域灾害性洪水事件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世纪长江流域曾出现上游洪水7次,中游洪水16次,下游洪水7次,其中有3次是全流域性洪水,分别发生在1998、1954和1931年。1998、1954和1931年梅雨期开始前(3~5月),长江流域降水比常年偏多。进入梅雨季以后,先后出现两场持续性暴雨:第1场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这场暴雨造成中下游河流的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出现局地洪涝;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又出现1场持续性范围广的暴雨,雨水只能作为地面径流汇集到长江干流,造成很高水位的洪流。第2场持续性暴雨使长江上下游强降水时段在7月下旬重合,导致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与来自上游的洪水在8月初至中旬遭遇,造成长江中下游灾难性的大洪水。1998、1954和1931年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与东亚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和东亚夏季风活动异常有联系。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活动异常导致7月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梅雨期持续到7月底,有利于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暴雨发生的环流条件在7月下旬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河洪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依据英雄桥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对乌鲁木齐河洪水时空变化特性进行简略分析,通过多种方法分析了乌鲁木齐河49a来洪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年最大洪峰流量偏离平均值幅度较大,从1993年开始进入大洪水多发期,且大洪水出现频次增加。  相似文献   

9.
利用1949~2003年松花江(哈尔滨段)最低水位资料,分析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春季最低水位变化规律和典型枯水年成因,分析了其与松花江、嫩江等松花江流域面雨量的相关性,与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等的关系。以松花江、嫩江、第二松花江流域7~11月面雨量总和及前一年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最高水位为因子,预测2004~2013年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最低水位。利用方差周期方法、均生函数方法对2004~2013年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及松花江、嫩江、第二松花江流域月面雨量进行预测,并以此预测对2004~2013年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最低水位进行订正,得出预测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洪水可划分成5个等级,其中包括2个副级。第5级为特大洪水;第4级为大洪水;第3级为一般洪水;第2级为警戒洪水;第1级为无洪水。第1级又可划分成2个副级—1a级为中水,1b级为枯水。划分时采用流体力学能量方程,位能加动能之和用E指数表示;再将E值按P—Ⅲ型分布将其密度函数转换成Z指数,按Z值正态分布特点进行洪水等级划分。它具有客观、定量、便于应用,易于记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16—2010年淮河蚌埠水文站大洪水资料,运用信息预测理论,构建大洪水可公度有序网络结构,同时采用峰谷定位法、前兆法等方法对淮河大洪水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14年淮河(蚌埠站)将有可能发生大洪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松原市四条主要江河1910年以来所发生的大洪水及1953年以来四个主要水文测站历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了本市大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与我市夏季降水量的关系,并且发现了太阳黑子的峰谷值以及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变化与我市发生大洪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而为我们汛期的决策服务工作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88年哈密地区暴发了三次大洪水,并间有泥石流,洪水波及全地区一市两县.其中,头道沟、红山口沟、三道沟、五道沟、奎苏沟、李家沟,小沟7条河流的洪峰流量均为建国以来的最大值;伊吾河、故乡河、乌沟、榆树沟4条河流的洪峰流量仅次于历史同期最大洪峰值而居第2位.5月1日前后,天山南坡各河沟出现升温融雪型大洪水;7月24日大范围的暴雨洪水袭击哈密各地,暴洪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24万元.其中,红山口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并间有泥石流,8月9日哈尔里克山南北坡发生小范围暴雨洪水,  相似文献   

14.
松花江、嫩江洪水等级划分标准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嫩洒(江桥站)洪水可划分成5个等级。第Ⅰ级为无洪水,又可分为2个副级,即1a级为中水,1b级为枯水;第2组为警戒洪水;第3级为一般洪水;第4级为大洪水;第5级为特大洪水。各级划分是采用流体力学能量方程,位能与动力之各用E指数表示,再将E值按P-Ⅲ型分布将其密度函数转换成Z指数,按Z值正态分布特点划分洪水等级。松花江在98年中共发生过19次洪水,嫩江在47年中共发生过10次洪水  相似文献   

15.
洪水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陕西省汉中、安康地区位于汉江上游,降水丰沛、洪水频繁、灾害不断."83.7"特大洪水,给汉江两岸,特别是安康地区带来毁灭性灾害,夺去了1千多人的生命,造成11亿元经济损失.造成大洪水的关键因素是暴雨,但并不是所有形式的暴雨均产生大洪水.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安康大洪水的暴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1黑龙江流域的洪水变化规律黑龙江黑河流域的洪水变化规律从图1可看出,黑河警戒水位是96 m,黑龙江黑河流域发生严重洪水灾情为1984年、1998年和2013年,都超过了警戒水位,时间间隔是14-15 a。1998年超警戒水位不是很多,没有发生灾情。根据这个规律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下一次黑龙江黑河流域超警戒水位大约在2027年左右。2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2.1 500 hPa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17.
从1999年叶尔羌河和克孜河洪水看新疆河流水情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9年南疆西部的叶尔羌河发生了冰川湖大洪水,克孜河暴发了暴雨泥石流堵塞的特大溃坝洪水,给喀什地区造成很大灾害;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的暴雨洪水和冰川湖洪水以及融水与暴雨混合洪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但总的干旱背景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8.
依据有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新疆呼图壁河1999年7月20日12时发生的大洪水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呼图壁河“99.7”洪水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太阳活动峰期黄河径流洪水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发现,太阳活动峰期黄河径流,洪水及入黄泥沙量垃发生较明业的变化,其中,当处于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单周峰期时,黄河干流主要站的年最大流量,入黄泥沙及兰州至三门峡区间的天然年径流量均较常年偏大,当处于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双周期峰期时,黄河径流,洪水及入黄泥沙量相对偏小,这些结果,不仅可为黄河径流,洪水及入黄泥沙量的长期变化趋势预测提供依据,而且还助于对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长期变化原因的进一步认识和  相似文献   

20.
新疆呼图壁河“99·7’’洪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新疆呼图壁河1999年7月20日12时发生的大洪水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呼图壁河“99.7”洪水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