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房价、地价谁决定谁”就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典型观点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商群体和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是“招、拍、挂”的土地供应方式和“紧缩地根”的宏观调控政策抬升了地价。进而抬高了房价。而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则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导致需求的增加拉高了房价,从而使得地价上升。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自引经据典、理不让人。那么,到底房价地价谁决定谁,应该如何去看待和协调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湖南地质》2011,(5):52-54
【编者按】西南财经大学的曾康霖、吕晖蓉联合发表的“将居民收入增加归结为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一文,引来网民板砖如雨。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观点是,开发商的暴利导致房价上涨。众说纷纭背后,我们该信谁?  相似文献   

3.
继7月房价每平方米下跌48元之后,8月份郑州房价继续回落。近日,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发布,8月份郑州住宅均价继续下滑,环比跌幅0.62%,达到6779元/平方米。业内专家认为,从数据来看,在楼市深度博弈中,目前郑州房价正处于波动期。而众多开发商针对“金九银十”不约而同打出了“特价”牌,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质》2011,(6):24-25
三亚湾填海住宅岛凤凰岛上的楼盘,填海成本每亩20万元,之后以每亩上千万元价格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以"海景房"为卖点,每平方米几万元卖给购房户。当前部分沿海城市出现一股“填海建房热”。有关专家认为,当前“海景房”过度开发,不仅加剧了房价调控难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给国家造成了很大压力,然后开发商囤积土地是房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遏制开发商囤积土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开发商囤积土地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囤积土地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土地囤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辽宁地质》2010,(10):20-22
囤,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储存",中性动词。那么,"囤地"呢?土地,对于开发商来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囤地"本来是房地产开发商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曾几何时,在房价日益高涨带来的情绪压力下,"囤地"被视作意在让房价脱离民众购买力的"奸商诡计",而被加以贬义。伴随政府对开发商土地开发监管的加强,"囤地"又成为了政府、开发商与民众之间的博弈象征。  相似文献   

7.
《湖南地质》2010,(4):57-57
关于国家统计局的房价统计之争尚未尘埃落定,国土资源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又为“被降”的房价平添了新困扰。  相似文献   

8.
“居者有其屋”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安居乐业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朴素的生活理想。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然而,时至今日,房价持续上涨、居高不下,使住房问题成为困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房价将向何处去?解决住房问题出路何在?记者就这一问题对与会代表进行了随机采访。  相似文献   

9.
徐云 《湖南地质》2009,(10):40-41
入夏以来,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地王”再次走进人们视野。与之相伴的是,房价与股价似乎也同步迎来了大幅飙升的局面。这是一次刚性需求集中释放所引发的大反弹,还是一场资金逐利推动下的资本游戏?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地质》2010,(2):50-51
估计谁也没有想到,中央政府会在一个月内的时间里连续5次出台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先是个人住房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N5年,然后有“国四条”,再有对开发商拿地首付金额的限制,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通知》(即“国十一条”),最后是国新办召开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布会上,  相似文献   

11.
《湖南地质》2012,(2):17-17
前两年的上海世博会,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口号变得家喻户晓。当然,持相反观点的也大有人在,在一部分人眼中,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只不过意味着高房价,而高房价只是对政府和开发商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2.
甘文 《河南地质》2011,(8):40-40
现在如果提及房价高涨的原因,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普通居民,都普遍把土地价格的上涨作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按照这一推论,房价上涨是由于楼房供给不足,土地供给不足又从根本上影响了楼市的供给量。诚然,土地供给方式的单一,对土地市场上的需求方和最终承担者来说,无疑提高了土地的获取成本,增强了土地市场买方的竞争力,最终导致土地价格节节高升,使各地频频出现地王。如果仅仅从市场的供需双方来看,建筑用地占用面积小和土地供给数量少,以及需求方的大手笔,土地确实是房价高升的推手。  相似文献   

13.
王涛 《湖南地质》2010,(10):48-49
就在开发商准备“冬眠”时,忽如一夜春风来,火爆的成交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呈现在人们面前,楼市成为了不倒翁,火爆势头可比肩09年。此番情形,实在令人犯糊涂,为何宏聊调控屡屡成了“空调”,中国楼市究竟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
时政     
《湖南地质》2011,(7):10-10
银监会首次公开要求银行减少房地产贷款 6月23日,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在沪出席“2011领军者系列峰会”时表示,银监会已要求银行采取减少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等四项措施来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据悉,这也是监管部门首次公开表示要减少房地产贷款。(新京报)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国十条"出台已逾两个月,北京市的调控细则也正好满月。这期间,全国房地产成交量迅速下降,部分地区房价松动。一线城市土地出让有什么样的变化?开发商的购地热情会不会受到影响?记者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廖英敏,对房地产调控的阶段效果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物业税尽管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但作为第一个以老百姓的不动产为征收对象的税种,物业税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既要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税源,又希望藉此缩小贫富差距,还指望它能抑制房价。在房价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每一项使命都那么沉重,更让物业税雕行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湖南地质》2010,(12):3-3
“我国7个大中城市房价泡沫超50%”—— 中国社科院12月8日发布《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大中城市房价泡沫程度偏大,部分城市房价泡沫程度过大。泡沫指数最高的前7个城市分别是:福州、杭州、南宁、青岛、天津、兰州、石家庄。这些城市的泡沫成分均占实际价格比例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湖南地质》2012,(8):7-7
“住房预售制度,不取消也应大改。” 针对“商品房预售制将取消”的消息,《新京报》评论员马光远撰文指出,在当前,取消预售,不仅不会推涨房价,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从制度上抑制房地产泡沫。住房预售不应成为主流,决策者应该抓住房地产调控的有利时机,尽快取消住房预售制度。即便一时难以取消,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湖南地质》2010,(6):3-3
“唯有资本所得税,才能精准有效地打击‘炒房客’!”——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对于时下中国大陆,打压房价过快上涨。已呈“病急乱投医”之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质》2009,(11):28-28
日前。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布公告,对拟出让的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8—1)地块进行“预申请”,该幅地块将采取类似香港“勾地”的模式进行出让。这是上海首次发布土地“预申请”公告。根据“预申请”规定,这个局提前公示土地出让计划和出让地块的详细信息,并接受开发商申请,在政府认可其出价后再行招拍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