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库塔克地区的苏金达和苏克兰吉两地段(约1.25平方公里)于1965年11月到1966年6月进行了详细重力勘探(总共17.878个测点).在前一地段十多年来做了许多地质勘探工作,1965~1966期间开采了约28,000吨铬铁矿.相对前者来讲在第二个地段除做了某些地质普查工作外,没有做过山地工作.物探工作的目的是:寻找新的矿体;追索老矿体的延伸;找已知矿体下部的深部矿体,确定矿筒的向下延伸;在苏克兰吉地区圈出有利地带以便进一步布置槽井探工程.与滑石-蛇纹岩的密度(2.55克/厘米~3)相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普查工作中,为了提高老硐素描的效率,经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老硐素描方法,使作图效率达到每日每组(2人)150公尺以上,最高曾达200余公尺(包括坑道测量及地质情况素描,用一般方法每日每组只能作50-80公尺),而且保证了?素描图所要求的精度,提供了矿体产状资料.  相似文献   

3.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为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具强磁、低阻特征,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该矿田内进行深部找矿提供了前提条件。野外工作采用磁法和CSAMT对翠宏山普查区进行施测。通过对普查区高精度磁法测量数据处理和CSAMT法测量数据进行二维反演,圈定高磁异常和推断解释出低阻异常和背景区,推断矿体的位置、埋深和范围。经钻孔验证,发现厚大矿体,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规模上升为大型矿床,也验证了CSAMT法在深部找矿工作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霍布仁布敦地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应用地球化学块体模型对异常内的潜在Ag资源量进行预测,结合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累积指数进行评价,圈出4个找矿靶区。经过野外工程验证,Ⅱ号靶区和Ⅳ号靶区发现了银矿体(矿化体),建议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对Ag M13异常进行查证。  相似文献   

5.
3.详查工作在发见原生矿化现象、老硐、废矿堆的地区,或者是从金属量测量的光谱分析发见元素含量高的地区,(在小比例尺时,即使是个别高点,也要加以注意),应加密点距线距进行详查(有时为了了解深处矿化晕的情况,还应从不同采样深度上加以比较)。剖面布置的方向,应垂直于假想矿体的走向,长度一般在300—500公尺左右。详查工作比例尺1:10,000的测量,测网的点线距一般为100×20公尺。这时一般的有色金属矿如含铜砂岩,沉积锰矿等矿床,其工作结果已足够用来作为转入地质勘探工作的依据.但是对脉状矿床,铅锌接  相似文献   

6.
在1956年和57年的两年中,我们先后在鞍山附近的刘二堡地区进行了煤田普查,在钻探上遇到了较厚之复盖层。其中流砂共分三层,累计深度为70多公尺,而出现的最深部位则在120公尺左右,经过实际摸索,最后选择了水冲法,达到了每圆班(天)10公尺的较高效率(包括下套管时间),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最近,叶尔马可夫提出的矿床普查的重砂破裂法,在地质文献中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不过,随后发表的一些文章多半是涉及最有利于进行爆裂声音研究的含水晶矿田中这种方法试验结果的资料.作者对鲁德内阿尔泰列宁诺哥尔斯克地区东部的斯塔尔科夫斯基矿田应用重砂爆裂法的可能性,进行了试验.斯塔尔科夫斯基矿田赋存于由中泥盆统乌斯品岩系沉积火山岩组成的北西走向的陡倾单斜中.绝大部分地区的单斜层与产于其中的矿体一起被第四系残-坡积层复盖.斯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沙漠地区做了大量的化探工作(包括实验与应用).希望从这项工作中得出的一些结论,能对中国某些较干旱地区的化探工作有所帮助. 在沙漠地区的找矿勘探问题有三个,即:普查以前未经勘查过的地区;识别淋滤矿石露头;寻找冲积层或其它搬运沉积覆盖层下的矿体. 一、普查1.具有蚀变或褐铁矿色斑特征的大片图象可能在航空照片或卫星照片上出现.在完全没有勘探过的地区,研究判读航空摄影与卫星照片是十分有用的(Schmidt).  相似文献   

9.
矿体被后期断层切割破坏是矿区内常见的地质现象.将这些断层正确无误地表示在矿体纵(或水平)投影图上,从而准确圈定矿体并计算储量,是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表示不正确的例子.如有的将斜切直立矿体的倾斜断层或斜切倾斜矿体的直立断层在矿体纵投影图上表示为铅直线;有的则在纵  相似文献   

10.
溧水县卧龙山锶矿床位于溧水县城北东约12公里处。矿区范围自爱景山南端至卧龙山。我队85年地质普查探明属中型天青石型锶矿床。其中,爱景山南端浅部矿体已由当地政府组织露采,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矿区北西500米,分布有爱景山大型锶矿床,两矿床位于同一成矿带上。矿区地质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沿江凹陷带之一的溧水中生代断陷火山岩盆地中。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侏罗系中统陡山组,侏罗系上统龙王山组、大王山组,自下而上简述如下(图1):陡山组(J2d~1):仅见该组下段,为内  相似文献   

11.
杨艳  邬宗玲  李永杰 《安徽地质》2021,31(3):207-211
安徽枞阳县陶家巷矿床位于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南缘官桥镇以东地区.本文基于该区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通过对普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等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陶家巷矿床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的认识.并认为夏家井—城山—兔儿咀一带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金寨县银沙盖井爆发角砾岩筒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贤 《安徽地质》2006,16(3):180-184,189
1977年至1981年,313地质队在银沙地区开展银矿普查时,发现了爆发角砾岩型钼矿化和正长岩型铌矿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对Mo、Nb矿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利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控矿条件和地质特征、矿化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正确划分和圈连矿体,发现Mo、Nb矿体规模可观,明显具有进一步工作的资源潜质。  相似文献   

13.
某矽卡岩型铁矿,在十几年的普查勘探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了进一步发现新的矿体,预测新的成矿远景地区,指导普查找矿工作,我们将历年来的资料进行了一次研究和整理,重新审定了普查和勘  相似文献   

14.
时彦芳  朱钊锐  李波 《地质与资源》2021,30(1):85-91,74
与地面激发极化法相比,井中激电测井方法测量电极更接近矿体,因而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勘探精度更高,在金属矿普查和勘探中应用广泛.通过该方法在山东省莱州市招贤地区金矿普查中的应用实例,研究讨论了其在金矿普查中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金矿、多金属矿富集岩段表现为低电阻率高极化率,异常特征明显.该方法可以判断矿体展布规律及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冶金局渭北地质斟探队第三分队,在陕北府谷地区沿黄河一带,找到了一个大铝土矿床。矿体产于中石炭纪地层之内,相当于我国东北及华北的G层铝土矿。矿体沿长约有40华里左右,在该区沿黄河畔从府符县城至清水河一带均有矿体露头出现,矿体为似层状或透镜状体,一般厚度为1公尺至2公尺,最大厚度可达10余公尺。根据目前部分化验分析结果统计,含Al_2O_3一般为40—65%,其中含Al_2O_3大于  相似文献   

16.
西南天山是新疆南部重要的金、锑成矿远景区,成矿潜力大,是寻找金、锑矿的有利地区。目前仅发现1处大型金矿,勘查工作进展缓慢。2016—2018年在新疆乌什北山乌鲁克也拉克一带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普查工作,详细分析了地球化学参数、元素分布特征及元素相关性,圈定综合异常16处,优先出2处金锑、汞、铀矿等不同类型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地表圈出3条金矿体,发现了乌什北山金矿化点,为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大功率(10kw)激电中梯剖面法、激电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祁连山区某铜多金属矿区普查找矿中的综合应用。依据矿体(矿化体)较围岩具有高极化率、中、高电阻率的异常电性特征,运用激电中梯扫面圈定出矿体(矿化体)规模,激电测深法查清矿体埋藏深度及产状,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明地质构造。多种参数资料对比分析,综合解释,在地质找矿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五道羊岔铁矿2012年提交资源储量1.87亿吨(铁矿石).原报告认为矿体是缓倾斜,形态为层状、似层状.经过几年开拓巷道施工及采矿,发现所有矿体产状、形态、矿石品位都发生比较大变化,矿体产状是陡倾斜,矿体形态为不规则囊状.对五道羊岔地区铁矿进行了对比,认为虹兴铁矿、头道羊岔铁矿、爱林铁矿、二岔铁矿等矿床在矿体产状、形态、伴生有益成分等方面与五道羊岔铁矿基本相似,构成"五道羊岔式"铁矿,选矿均可采用大力干式磁性选机,可达到很好的效果.综合利用上建议该地区建一座转底炉电炉,综合利用铁矿及钒、钪、钛、钴等多种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19.
胶南七宝山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地区,区域上属于胶南-威海造山带.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在此开展普查工作,并通过激电测深、土壤测量、钻孔取芯,以及化学和光谱等分析方法,得出铅矿矿体赋存于断裂构造中,属岩浆热液充填型.矿体主要呈脉状、凸镜状,宽1~3 m,长70~200 m,主要矿体走向近南北,多倾向东.矿石有用化学成分主要为Pb、Ag、CaF2、Cu,Pb含量一般为1.36%~3.96%(平均3.11%),矿体平均厚度3.13m.  相似文献   

20.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5,34(5):1087-1090
<正>样品采集篇共有6节,第一节矿产地质样品采集工作的任务与意义及第二节矿产预查阶段的采样工作,已在本刊前4期刊登,本期刊登第三节矿产普查阶段的采样工作的前半部分。第三节矿产普查阶段的采样工作(上)依据国家标准GB/T17766-1999规定,矿产普查"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木条件;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已进行了模拟研究,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