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虑灾后部分避难场所可能遭到破坏失去避难能力,基于最大覆盖模型与P-中值模型,探索了灾后可用避难场所责任区的重新调整划分。该模型以覆盖最多避难人口和总避难人口的疏散距离最短为目标,考虑了灾后疏散距离和容量限制等实际约束条件。模型利用LINGO软件求解计算,以某小城市避难场所责任区调整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避难场所选址规划和责任区划分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双层规划选址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模型考虑了该问题决策的层次性和避难场所适宜性影响因素,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兼顾全局,使规划结果很好的达到了整体最优,比单一层次的模型更能反映实际。为解决避难场所选址规划和责任区划分问题,提供了1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从避难容量、宿住场地、消防和疏散以及应急辅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的设计要求。避难容量采用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的有效避难面积和人均有效避难面积的指标计算。应急宿住区按避难人数和宿住规模划分为组、组团、单元和区四级,以避难帐篷最密集布置计算并给出了分级控制指标。提出了应急宿住区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和疏散距离的规定以及应急辅助设施的分级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相关标准对防灾避难场所规模和安全性等的要求,分析了在评价指标、选址程序和理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评论。指出现行标准存在对场所分类和规模的要求不一致,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以及选址模型过于理想化,对约束条件考虑不足和求解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构建考虑足够约束条件并能实现简单求解的选址模型,以及利用GIS技术划分场所责任区和优化场所布局等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震防灾避难所的发展沿革是露宿→窝棚→简易房、帐篷→过渡安置房。重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实践表明,露宿是最危险的避难方式;窝棚有最基本的防灾功能;简易房和帐篷具备基本生活条件;汶川大地震后兴建的彩钢过渡安置房是我国中长期避难场所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避难场所发展规划可对各城市普及性地规划建设避难场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逐步提高,将出现开放型与封闭型避难场所并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马晨晨  王威    马东辉    苏经宇   《世界地震工程》2018,34(4):049-59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在防灾避难场所中属于基础设施部分,在场所的建设中必不可少,一个完善的标识系统在疏散和安置灾民、减少伤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目前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其次,以标识牌系统的完整性、美观性、安全性和平灾结合为优化设计原则,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影响应急标识设计的各项指标及重要度,进行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优化设计;最后,以泰州中学新校区中心避难场所为例,结合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类型、使用功能和要求以及地方的风俗文化与环境,从大小、类型、高度和颜色等方面对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进行规划方案整体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防灾避难场所选址研究只是灾前规划,而并没有考虑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的问题。改进了集合覆盖模型和P-中值模型,建立了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补选模型,利用LINGO软件对建立的模型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位于鄂尔多斯断块体西北角,与贺兰山断隆区交汇,地质构造复杂,历史地震灾害频发.本文针对宁夏大武口区当地实际城镇布局情况,结合LA模型理论和GIS空间分析理论,以人口分布、建筑分布、公共设施分布、城市道路分布为基础参数,结合容纳性、可达性、就近性、平灾结合性等优化布局原则,对宁夏大武口区的地...  相似文献   

9.
利用网络分析法对固定应急避难场所服务面积比及场所利用率2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固定应急场所覆盖范围的空白区及场所利用率低和场所利用率大于100%的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从而得出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存在着布局分布不均衡,部分区域过于集中及部分区域布局不足等问题,亟需进行调整和完善。此研究为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石家庄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利用百度地图API接口,开发了应急避难管理系统。该系统将避难场所及医院信息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通过数据的检索、调用,将避难场所及医院的位置、面积、可容纳人数等信息显示在系统中。实现了信息展示、路线规划等功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减轻灾难损失,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适宜与否,能否在灾时和灾后及时发挥应急避难功能,将直接决定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情况。基于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本文以石家庄为例,从有效性、可达性、安全性三个层面构建了石家庄市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GIS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运用熵值权重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评价模型,对石家庄市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应急避难场所中有3处达到适宜等级,2处达到一般适宜等级,4处是不适宜等级。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提出建设性建议。结果可检验石家庄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为石家庄市新增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成反比的情况下,应对重大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刻不容缓。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对市内各个应急避难场所的分析,提出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石家庄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利用百度地图API接口,开发了应急避难管理系统。该系统将避难场所及医院信息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通过数据的检索、调用,将避难场所及医院的位置、面积、可容纳人数等信息显示在系统中。实现了信息展示、路线规划等功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减轻灾难损失,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开源的java编程语言,基于Internet技术的B/S架构(Browser/Server结构),根据避难场所经纬度信息设计并实现了地震信息应急避难场所系统建设。该系统提供吉林省应急避难场所规模、位置、容纳人数等信息,实现快速定位,结合百度地图直观呈现,最终实现了对吉林省全省境内所有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汇总展示,可以让公众最大限度地了解吉林省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作用和基本功能。实现信息综合查询服务功能和科学化管理,从而为震后高效安置和救助灾民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可以提高地震应急公众服务能力,完善科学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设计实现基于B/S的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百度MAP API将避难场所、派出所、医院等重点位置信息标注在百度地图上,实现信息的综合查询、缩放、测距等功能,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避难场所信息进行发布,提高地震信息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震时临时安置受灾人员的必要场所。通过对美国地震应急避难场的调研,发现其在管理、功能和类型等方面都和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也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和运作,并充分考虑特殊社会群体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增强现代化城市防震减灾能力,保障城市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适宜性评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应急避难服务功能,提高避难成功率,减轻灾害损失。本文利用熵值权重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构建的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基础,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给出了各避难场所适宜等级,检验了场所的避难服务功能,为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合理性提出建议,对增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合理性及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城市商业建筑避难所对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非常重要。室内应急避难所的空间布局和责任分区是一个涉及人口密集程度、建筑内环境、疏散方式和商业场所的适应性等因素的问题,我国针对该项目的设计和研究尚不完善,这对商业建筑受灾时人员的安全有很大威胁。本文提出商业建筑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设计,从疏散效率角度出发,设计一个以P-中值模型为基础的避难所最佳分区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和计算,得出商业建筑隔震层的最佳位置,在确定隔震层位置后,对应急避难所的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分析避难所的可达性,判定该避难所设计是否合理。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本文设计的应急避难所辐射面积广,服务人数较大,总体性能较好,可为商业建筑避难设计领域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银川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主城区建设发展加剧,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显的尤为重要。研究以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为基础,运用物元可拓模型,构建银川市主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待评价的16个应急避难场所均为适宜,适宜性普遍较高;(2)从综合评价指标来看,安全性、可达性、有效性均是影响银川市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的因素。从二级指标来看,地势、与重大危险源间的距离、容纳人数、开放空间比是影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的主要因子,路网密度、与医院距离、与消防点距离、与公安局距离是影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的次要因子;(3)评价结果中,中山公园为高度适宜,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势平坦,周围路网密度高;大团结广场和海宝公园为较适宜,影响其因素为与医院、消防点、公安局的距离。本文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侧重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定量化解算对银川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进行等级划分,可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灾患时的庇护与救助需求提供支持,对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