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柘  阳明  王本达 《云南地质》2015,(1):104-108
董家院金矿区地处扬子地台与秦岭及松潘—甘孜褶皱带结合部,区内金矿体主要为含金石英脉,矿脉形态复杂,以单脉、组合脉和脉群形态产出。矿体的空间分布受区内北东—南西向展布的一组脆—韧性剪切带的控制。Ⅰ级主剪切带和Ⅱ级次级剪切带是矿区金矿形成的导矿构造,而Ⅲ级和Ⅳ级剪切带却是金矿的容矿构造;该金矿床为与剪切带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金矿区位于小秦岭东段南侧,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地层中Au的丰度值为克拉克值的2~3倍,是形成金矿的矿源层。区内含金石英脉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具有平行排列、等间距分布的特征,这是由于地壳中力的传播呈波浪形式所致。控脉构造在走向、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含金石英脉主要分布在弯转及缓倾斜部位。金的富集与石英脉中多金属硫化物组合有关,尤其同黄铁矿的关系最为密切。矿床属多阶段形成的含金石英脉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三道湾子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东北端。金矿赋矿围岩为早白垩统塔木兰沟组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区域构造格架主要受滨太平洋构造控制,发育NE向断裂为主,矿区主要发育NWW向和近EW向断裂构造,其中NW向的张性断裂系统为容矿构造。石英脉为该矿床主要含金载体,次为硅化粗面安山岩,金、银碲化物矿物赋存于石英  相似文献   

4.
西藏双湖县商旭造山型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受NWW向的脆—韧性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混杂岩中。围岩为炭质板岩、变石英砂岩等。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矿石构造以细脉状和角砾状为主,矿石矿物为自然金。矿床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木嘎岗日群含金建造为商旭金矿提供了主要物质来源,NWW向脆—韧性断裂构造为含金热液的运移和金的沉淀供了运输通道和就位空间,羌塘南缘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为含金热液的运移提供了热动力,矿区内NWW向构造破碎带中变形强烈,具黄铁矿化、硅化蚀变的地段,为本矿区的找矿有利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显示,Ⅲ号矿段南部,T-4、T-5异常区域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电法测深资料显示,Ⅲ号矿段的控矿构造在深部还有延伸,并可能与区域较深大的断裂相连。综合分析认为,Ⅲ_(1-2)号矿体在标高4200m以下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有望提高金资源量,扩大矿床规模。同时,初步总结了商旭造山型金矿床"找矿三步组合拳"的勘查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湖南前寒武系金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前寒武系金矿主要分布于湘西NE-NEE向雪峰弧形构造带、湘东北NE向幕阜山-九岭隆起构造带和湘中E-W向构造-岩浆岩带按其控矿构造和载矿岩石类型,可划分为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两个主要类型文章在对不同类型金矿地质特征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了研究区内金矿成矿控制因素与成矿规律,指出:区内地层、岩浆岩、矿产分布严格受到深断裂控制,矿床的成矿具有显著的层控效应,沿倾斜发育较深与侧伏成矿和柱状富集规律,以及垂直分带现象,这对于找矿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变质热液型,部分矿床受岩浆热(动)力作用或后期叠加成矿作用影响使其富化.此外,尚可能存在斑岩型或含金斑岩型矿床.文章提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主要找矿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次为石英脉型,同时还应对含金斑岩或斑岩型金矿作深层次的找矿研究.  相似文献   

6.
镇安县太白庙一带金矿以显微金与明金颗粒为特征,矿床由三个近东西向展布的含金石英脉体密集带构成,由南向北可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含矿带。赋矿地层为泥盆系星红铺组,金矿矿(化)体分布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7.
坦桑尼亚克拉通西北部的苏库马绿岩带是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绿岩带重要的金矿聚集区。区内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为主,矿体的产出主要受剪切构造带控制。通过研究区域构造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苏库马绿岩带中玄武岩为弧后环境形成,流纹岩和花岗岩形成于陆弧环境,N--S向挤压作用和E--W向伸展作用是区域内主要的构造展布特征。建立了含金石英脉的成矿模式,表明具有金矿化作用的石英脉集中分布在EW、SEE、NE向剪切构造破碎带中,含金石英脉富矿体的形成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和成矿流体的叠加、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8.
康家沟金矿属绿岩带型金矿。矿床(体)产于韧性剪切带中。NEE向构造为储矿(导矿)构造。矿床(体)由含金石英脉与其间蚀变岩组成。品位高低决定于含金石英脉的数量。含铁石英岩及其周围糜棱岩化带为近矿围岩。  相似文献   

9.
乌龙泉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元古代隆起,小西弓—帐房山华里西—印支期金钨成矿带上,矿区已发现的金矿体产于古元古代敦煌岩群绢云石英片岩和变安山岩之间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是成矿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沿断裂破碎带有含金石英脉充填。矿区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性特点,多呈NWW向分布于矿区的南、北两侧。矿床具黄铁矿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矿化带近东西向展布有5个金矿化宫集带(亚矿带)。其中以文峪-杨砦峪亚矿带矿脉密度最大,矿床数量最多。全区发育有两类金矿化,即含金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两者空间发育具互补性特点以及一定的分带趋势。全区自西向东,石英脉型矿化所占比重渐减,蚀变岩型矿化逐增,至东部雪家山岩体以东则形成一些蚀变岩型小型矿床,垂向分布上,含金石英脉型矿化多在浅部;蚀变岩型矿化则多发育于深部。  相似文献   

11.
八卦庙金矿是秦岭造山带唯一的超大型金矿床,曾被认为是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但最新研究表明该矿床金为粗粒可见金,矿床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二里河—长沟—八卦庙—空棺沟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区内岩石剪切变形特征明显。在脆韧性剪切过程中形成了NW向顺层无根揉皱状含金石英脉,石英脉Ar-Ar坪年龄为(232.58±1.59)Ma,等时线年龄为(222.14±3.45)Ma,是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分异的产物。这种NW向石英脉含金1×10-6~4×10-6。在燕山早期,剪切带抬升进入浅层叠加了脆性变形,在热液作用下形成了NE向石英脉。NE向石英脉是重要的富矿石,含金4×10-6以上。石英强烈的脆-韧性变形特点记录了两期变形,从早到晚石英位错和差应力具从大到小的演化趋势。韧性剪切和后期脆性变形每一期构造-热液脉动式活动都是从早到晚△σ值降低,在两次脉动式活动的交替时期出现的构造亚稳定期成矿,应力周期形成的“应力泵”或“地震泵”作用是金矿成矿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夹皮沟矿区金矿床的分布规律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皮沟是我国著名的老金矿区。已探明工业矿床15处,查明金矿点近百个。矿床赋存于太古代高铁镁质的角闪岩中,受北西向构造带控制。矿化集中,呈带状展布。各矿床间距约2000米。含金石英脉出露标高均在450~800米之间。金主要来自太古代海底火山的喷发产物,部分来自陆源风化冲积物。区域变质作用使金活化。海西晚期—燕山早期的重熔岩浆作用是成矿的定位期。近矿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和硅化。  相似文献   

13.
太山庙金矿床位于胭脂坝岩体南接触带附近,近东西向的断裂带控制着含金构造带及金矿体的分布。矿区圈出3个金矿体,金矿物为微粒金,以包裹金为主。金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褐铁矿化石英脉型、黄铁矿化蚀变绢云母石英片岩型。地球化学异常、石英片岩、次级断裂、石英脉、褐铁矿化蚀变带等为本区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河南桐柏老湾金矿白云母氩-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河南老湾金矿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中代表性金矿之一,其容矿围岩是元古宙变质岩,矿体受到NWW向老湾剪切带的控制,同时附近又有燕山期花岗岩.结合前人工作,本次研究表明,老湾金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其韧性剪切带的演化(138 Ma)早在花岗岩(108~102 Ma)之前就开始了.韧性剪切带既是导岩构造也是导矿构造,含金石英脉的定位最晚(91 Ma).这一漫长过程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在燕山期的演化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属北秦岭金多金属成矿带,大店沟金矿床位于李子园-湘潭子新元古―晚古生代陆源裂陷火山-碎屑沉积岩带中,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奥陶―震旦系李子园群是金矿床的赋矿层位,矿床分布受区域性元家坪―小寺沟韧性剪切带控制,NE向次级的韧性剪切带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通过对本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研究,总结了北秦岭地区地层、构造、岩体、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找矿标志,提出了该地区金矿勘查思路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火山盆地金矿的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火山盆地金矿在不同尺度上受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在大地构造尺度上,Ⅰ级控矿构造为与博罗科努丰生代岛弧带平行的NWW向基底断裂带,该断裂带控制与石炭纪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带的展布,在区域尺度上,Ⅱ级控矿构造为NW向走滑断裂和NE向张笥断裂,控制金矿床的分布。在矿床尺度上,Ⅲ级控矿构造为陡倾的近SN向张性断裂和与破火山口有关的环状断裂,控制金矿体的定位和产状。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剪切带金矿的分布规律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05,22(4):236-241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对黔东南地区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区金矿的成矿作用过程与剪切构造作用有关;指出隐伏东西向构造控制着矿田成矿田级矿化区的分布,北东-北北东向等构造与东西向构造的交汇控制着矿床的分布,褶皱加断裂组合的脆性构造变形主要控制脉型金矿的产出,中深部过渡型剪切变形则控制着细脉、网脉状金矿;探讨了金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进而建立了该区剪切带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金银山金矿床属益阳南郊金矿田中的一个新发现的矿床。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以含金破碎带型金矿体和破碎带中石英脉型金矿体形式产出。矿床成因初步归纳为深源-浅成-构导-渗流-叠加成矿。矿体有向南西侧伏现象,矿区南部是今后找矿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隆回县金山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白马山岩体东南部内外接触带的金山里一带。据野外调查分析,该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石英脉顺层或高角度切层发育,顺层石英脉呈乳白色,金丰度较低;高角度切层发育的石英脉较细,呈烟灰色,含金量较高,是当地民采的主要对象。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石英脉代表着不同的的成矿期次。笔者通过对同一成矿带金(锑)矿床的成矿特征分析,总结金山金矿成矿规律,以期指导本区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张义斌 《甘肃地质》2015,24(1):37-41
肃北县二口井金矿位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褶皱带的南带大奇山复式向斜带中,严格受NW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均产于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体中,属岩浆热液型矿床。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深部工程验证圈定金矿体4条,矿体长60~251m,矿体真厚度0.3~2.8m,矿体倾向215°,倾角33°~80°;矿体呈透镜状、细脉状。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次为破碎蚀变岩型。金主要为银金矿,次为金银矿,呈浅黄—金黄色,主要以游离金形式产出,往往多赋存于"层"间或者石英脉内部裂隙中;少量为包裹金出现,包裹金分布于黄铁矿或褐铁矿颗粒和碳酸盐及石英当中。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矿床地质特征,为寻找该类型矿床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