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2007年春夏之交湖北省的两场区域性暴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具有相似的环流背景及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学结构,且都受到冷空气的影响;两次暴雨过程的不同点在于,后一次暴雨过程的副热带高压、西南风急流明显强过前一次暴雨过程,前一次暴雨过程的地面冷空气强度和移速强于后一次暴雨过程;两次暴雨过程均伴随有能量锋区、湿度锋区,但后一次暴雨过程的能量锋、湿度锋、上升运动等明显强于前一次暴雨过程;前一次暴雨的雷达回波带结构不完整,强回波局地性较强,对应暴雨分布相对零散,后一次暴雨的雷达回波带结构紧密,回波组织性较强.对应暴雨站点较为集中;前一次暴雨的云系由多个云团合并形成,呈带状,对应暴雨站点分散、暴雨集中区域小.后一次暴雨的云系由一个微小云团发展而成,呈团状,其结构密实且停滞少动,对应暴雨区域较大且集中、大暴雨站点多.  相似文献   

2.
赵彩 《贵州气象》2012,36(6):1-4
该文简要地介绍了贵州省气候中心近期主持完成的一项关于青藏高原东部暴雨强降水成因及特征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使用多种方法综合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暴雨的标准、暴雨的水汽通道、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暴雨的小范围、短历时特征、暴雨的高效率特征、夜雨特征、暴雨强降水的巨大地形差异、青藏高原特有的雪暴强降水特征、暴雨面雨量的计算、最大可能降水量的估算、暴雨过程的地面径流特征、青藏高原东部的水平衡特征等课题,填补了青藏高原暴雨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陕西暴雨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1977年7月延河暴雨、1981年8月陕南暴雨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暴雨预报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陕西暴雨一般可分为:①前汛期暴雨(一般指6月至7月上旬);②盛夏期暴雨(一般指7月中下旬至8月);③初秋暴雨。雨季有时各年之间差异很大,所以这种分类法很不严格。但为了比较暴雨的季节特点,还是这样分类了。如1981年陕西  相似文献   

4.
遵义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遵义市1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5年逐日暴雨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Petitt方法研究了遵义市暴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遵义市暴雨发生有一定的阶段性,上世纪60、70年代较多,80、90年代较少。在1995年、2005年及2011年发生了突变,1995—2004年是暴雨发生最多的一个阶段,2010年后暴雨又处于多发期。暴雨发生有明显的区域性,市内有两个暴雨多发区域,一个在东南部(包括绥阳、湄潭、凤冈、余庆),暴雨中心在凤冈,另一暴雨多发区域为赤水。暴雨气候特征的分析结果对做好暴雨预测预警,加强暴雨灾害防御能力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敬凡  胡秀英 《气象》1984,10(5):21-23
一、前言 本文所讲的“各种暴雨”是指10分钟、1小时(或60分钟)、24小时(或1日)不同历时的暴雨和特大暴雨(见表1)。 为了研究各地暴雨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我们根据河南省气象和水利部门近30年来的降水记录,共收集各种暴雨1386例,其中包括邻省的36例。对于24小时暴雨,是一个“暴雨日”算一例;对于60分钟暴雨是一个“暴雨时”算一例;对于10分钟暴雨依此类推。把资料整理后,作了气候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峪 《气象知识》2014,(3):48-49
暴雨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也就是说,暴雨具有潜在的破坏力和危险性。如果一场暴雨没有直接造成生命伤亡和社会财产损失,就不是暴雨灾害。暴雨是否造成灾害,有几方面的因素,除取决于降雨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发生暴雨的时间等自然因素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盛夏15个西南气流型暴雨个例的合成分析,指出了这类暴雨前24小时到当时场天气尺度系统的演变特征,并对这类暴雨过程中涉及到的某些天气系统进行了讨论。一、西南气流型暴雨及其分析方法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暴雨是我省及邻近省区一种主要的暴雨形势。有的称为“东高西低型”暴雨或“副热带湿  相似文献   

8.
暴雨是我地区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我站历年暴雨天气过程的回波资料进行定型分类,得出影响我区暴雨的雷达回波系统。 一、出现暴雨回波系统的测区划分 经分析得出,我测区内的暴雨回波出现有如下特点:第一,暴雨回波系统出现与暴雨在各地的出现相一致。第二,回波系统出现时间与实际降水起止时间有滞后性。第三,从跟踪观测资料得知暴雨回波系统出现在晚上。为此,将我探测区划分为4个不同的暴雨回波活动区(见图一)  相似文献   

9.
一暴雨调查概况1977年8月1日晚至2日晨陕西省与内蒙古毗连的毛乌素沙漠下了一次特大暴雨。为查清这场特大暴雨,黄委会、中央气象局、陕西省水电局、内蒙古水利局联合一起或单独到现场调查过五次。通过调查,确认该地区雨情严重,暴雨中心区雨量特大,必须认真慎重对待这场特大暴雨。调查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期间的时间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1998年5月24日发生在广东省的一次暴雨过程。发现湿有效能量与此次暴雨降水的关系比较清楚。降水开始前,暴雨区的能量显著增加,强降水开始于能量显著减少时;强降水时,暴雨区的能量出现小幅反弹;当暴雨区能量再次显著减少后暴雨降水结束;这是一次能量锋暴雨,暴雨开始前有能量锋生现象发生,暴雨强降水时段与强能量锋同步,暴雨区位于高能舌北侧能量锋附近。  相似文献   

11.
暴雨是一种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每年夏季都有暴雨发生。它常常造成严重的洪涝水患。一九七五年八月,河南省的特大暴雨,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二日到十四日我省汉中地区的暴雨,以及去年安康地区的特大暴雨,都造成了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水利工程毁坏、公路电讯中断、庄稼被冲,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暴雨预报是天气预报的难题之一,要使暴雨预报能很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不但要做好暴雨的“有无”预报,同时要做好暴雨的“落时”、“落点”预报。近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暴雨的成因,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预报暴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75.7”华北暴雨的水汽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75年7月底(简称75.7),华北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暴雨集中在京、津、唐地区,雨量最大中心在唐山东南,过程总雨量达568毫米,天津汉沽达417毫米。这是一次比较罕见的暴雨。 此例已有文讨论过,不过水汽的讨论只着重了暴雨当时和后期,本文将侧重对暴雨前期的水汽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自从“75.8”河南特大暴雨会战以来,我国广大气象工作者更加重视暴雨研究,做了不少工作。现对近年来我国暴雨研究的主要进展概述如下。一、关于暴雨成因暴雨是多种尺度大气运动的一种综合现象。它的形成与消失同大气环流状况、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以及云物理结构等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国气象工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暴雨成因。 1.大尺度环流的调整与发展适当的流场和充沛的水汽是形成暴雨的必要条件。然而,水汽供应及其分布又受流场的制约,因此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全国228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基于对暴雨区进行连续追踪的思路,采用暴雨相邻站点数和暴雨区中心距离确定了中国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方法;根据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平均强度、持续时间和平均范围构建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利用该客观方法对1961—2016年中国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识别,并分析其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性暴雨过程年均38.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一年各月均可出现,但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7、8月发生最为频繁,6月区域性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综合强度强,这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现象有关。一年中,区域性暴雨过程首次出现日期平均为3月6日,末次出现日期平均为11月14日;1961—2016年,我国年区域性暴雨过程首次出现日期呈明显提前、末次日期呈显著推后、暴雨期呈显著延长的变化趋势;年发生总频次呈微弱增多,较强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呈明显增加趋势;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覆盖范围和综合强度均呈显著增大趋势。南方型区域暴雨过程变化趋势与全国的基本一致;北方型首次日期呈提前、末次日期呈推后趋势,发生频次有微弱减少趋势,覆盖范围、持续时间、综合强度均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林敬凡  胡秀英 《气象》1982,8(2):12-13
一、前言 暴雨是河南省灾害性天气之一。1975年8月在我省南部驻马店地区产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更引起气象工作者对暴雨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长历时暴雨是由短历时暴雨积累而成。这里所讲的“短历时暴雨”是指自记降水记录中10分钟内最大降水量≥15.1毫米的暴雨,或称为10分钟暴雨。 暴雨所以能造成灾害,就暴雨本身而言,往往是由于短历时暴雨,特别是短历时强暴雨在同一地方重复出现,导致在24小时内出现数百毫米甚至上千毫  相似文献   

17.
范蓓芬 《大气科学》1983,7(4):444-449
一、引言 暴雨是一种中尺度天气现象。关于暴雨形成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天气学特征,有过许多分析研究。至于暴雨的触发机制,一些理论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重力波对暴雨的触发作用。李麦村根据大尺度天气系统发展时的非地转平衡能激发重力波,指出其在条件不稳定大气中传播时,可以是发动暴雨的一种机制。最近又根据两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化州1959年以来的降水资料,对化州暴雨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极端降水的重现期,以期为化州市洪涝灾害的防范和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化州年暴雨日数与年雨量之间相关性较好,连续性暴雨多发生在龙舟水以及台风影响期间;暴雨日数、年暴雨量变化趋势显著;暴雨日数1964年发生了突变;暴雨日数、暴雨量存在11年的主要准周期;计算重现期,化州50a一遇的最大日降水量为395.2mm,100a一遇的最大日降水量为451.2mm。  相似文献   

19.
1983年7月30日,我省关中陕南,大部分地区降了一场暴雨。暴雨中心在陕南的安康地区,地处关中西部的武功县,7月30日降雨量达53.3毫米。降水量大、降水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是这次暴雨过程的主要特点。我们利用本站所能获得的资料,对这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的演变特点及暴雨发生的天气条件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以便能够提供暴雨预报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1975年8月上旬河南特大暴雨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本文研究了1975年8月上旬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持续性强暴雨。暴雨由深入内陆后停滞少动、强度维持不消的7503号台风造成。本文从尺度相互作用的观点着重分析了暴雨发生的大尺度条件及暴雨对大尺度环境的反馈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暴雨发生发展的天气学模式,讨论了暴雨维持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