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钾长石化蚀变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强之  吴尚全 《现代地质》1999,13(3):315-322
内蒙古自治区哈达门沟金矿以其特殊的钾长石化蚀变而备受注目。通过对哈达门沟金矿钾长石化蚀变特征及钾长石化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指出哈达门沟金矿石英脉旁为钾长石化而不是绢英岩化的原因是因为矿床形成部位深、形成温度较高、成矿介质偏碱性并具较大的m(K+)/ m(H+) 值。据此归纳华北地台热液金矿床的蚀变( 矿化) 垂直分带由下而上为: 钾长石化带( 细脉浸染型矿化)—绢英岩化带( 蚀变岩型矿化) —硅化脉带( 石英脉型矿化) , 进而指出该分带模式的成矿和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胶西北寺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寺庄金矿床位于胶东金矿集区焦家金矿田南部,是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沿NE向焦家断裂发育大规模的热液蚀变带,金矿体均产于这些蚀变带内。热液蚀变空间分带明显,距离焦家断裂由近到远向下盘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钾长石化蚀变带。时间上,钾长石化为成矿前蚀变,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叠加在钾长石化蚀变之上,为成矿期蚀变,伴随金矿化。质量平衡计算表明:钾长石化过程,主量元素SiO_2、Al_2O_3、Fe_2O_3、FeO、MgO、CaO、Na_2O、P_2O_5,成矿元素Au、Ag,亲铜元素As、Hg、Sb、Bi和稀土元素均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中迁出;而K_2O、MnO和Cu从流体中迁入玲珑黑云母花岗岩。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过程元素迁移行为高度相似,主量元素SiO_2、Fe_2O_3、FeO、MgO、CaO、K_2O、MnO,成矿元素Au、Ag,亲铜元素As、Hg、Cu、Sb、Bi和轻稀土元素均从流体中迁入钾长石化花岗岩,而主量元素Al_2O_3、Na_2O和重稀土元素均从钾长石化花岗岩中迁出。二长石温度计估算钾长石化蚀变形成的温度约为392~449℃。玲珑黑云母花岗岩(δEu=1.45)和钾长石化花岗岩(δEu=1.38)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绢英岩(δEu=0.97)和黄铁绢英岩(δEu=0.93)具有轻微的Eu负异常,指示钾长石化发生于相对氧化环境下,而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发生于相对还原环境下。综合分析表明,成矿前高温、氧化、碱性流体作用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形成大范围面状钾长石化蚀变;成矿期中低温、还原、弱酸性的流体与钾长石化花岗岩发生水岩反应,形成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在此过程中硫化作用引起金硫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南江坪金矿主要矿体产于五强溪组上段浅变质碎屑岩系岩层劈理化带,严格受陶金坪—龙鼻桥复背斜控制,成带状平行展布。矿区主要控矿和容矿构造为NE向剪切破碎蚀变带,其上下盘剪切滑动面清晰,剪切破碎蚀变带内NE向硅化网脉带与蚀变板岩互层产出;NE向硅化网脉带张性充填的低序次NE向石英细脉和NW、NNE、NNW、近SN向的石英细脉穿插形成共轭、棱型张性硅化网脉带,张性硅化网脉带内的石英细脉及硅化蚀变岩中发育毒砂化、黄铁矿化等,是金的主要含矿富集部位。褪色化、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等与成矿关系密切,毒砂是矿区主要载金矿物。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嫩江县永新金矿是近几年在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地区新发现的大型断裂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碲金矿、碲金银矿、自然金,有少量的硫化物及氧化物。通过钾长石化带、绢云母化带及硅化带厚度与矿体厚度的线性关系分析得出,本区钾长石化带厚度、硅化带厚度与矿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绢云母化带厚度与矿体厚度呈负相关关系。蚀变带厚度及矿体厚度水平面投影结果表明,矿区内热液蚀变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自矿区东南到西北呈“阶梯状”分布,且绢云母化带厚度高值区、钾长石化带厚度高值区及硅化带厚度高值区在各阶梯中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据以上分析,永新金矿成矿流体来自北西方向,矿体总体向北西延伸,暗示矿区西北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魏俊浩  刘丛强 《地球化学》1999,28(5):479-486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为一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近NW向的前切带为主要控制因素,近矿蚀变岩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且具有分带特征。按照蚀变化带进行了系统的这和岩石化学采样,研究了蚀变岩的岩石质量平衡。  相似文献   

6.
以蚀变岩作为重要填图图例,首次完成了焦家金矿田构造岩相成矿图(1∶5万)。通过区域填图结合大量的巷道剖面实测,厘定了硅化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强钾化蚀变带和弱钾化蚀变带的分带特征。对两类金矿蚀变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绢英岩化蚀变阶段是矿化元素富集的主要阶段。通过岩石矿物计算方法建立了蚀变带主要成岩矿物的交代剖面,结果显示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发生硅化和钾长石化,而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主要伴随硅化和去钙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为一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 近NW 向的剪切带为主要控矿因素。近矿蚀变岩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且具有分带特征。按照蚀变分带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采样, 研究了蚀变岩的岩石质量平衡、体积变化(fv = 97 .24% ~71.63% ) 和主成分变异,讨论了活泼元素和惰性元素在岩石蚀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主成分变异序列。  相似文献   

8.
抱板金矿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带中的金矿床以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为主,金矿化与蚀变作用、燕山期岩脉、NE向戈枕断裂及环形构造关系密切.矿带具有多缀控矿构造,矿床分布具有等距性.  相似文献   

9.
和玉红 《云南地质》2014,33(3):384-386
四家寨金矿是康定杂岩内典型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化)石英脉呈似层状,透镜状充填于构造破碎带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关系密切,脆-韧性剪切带是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胶东牟平照岛山金矿蚀变矿化阶段及控矿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岛山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北段,矿体产于中生代燕山期昆嵛山二长花岗岩中,主要受NNE向金牛山断裂带的控制。对金的成矿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因素和矿体隐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岩蚀变从近矿到远矿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和钾长石化;金的成矿分为黄铁矿石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碳酸盐矿物4个阶段;昆嵛山岩体和荆山群变质岩的接触带附近易于成矿;金牛山主断裂走向NE的拐折地段、不同期次断裂交会处和多期断裂破碎带部位都易于成矿;金品位高值区呈近似等距分布,32线以南有向SW侧伏的趋势,40线以北有向NE侧伏的趋势。总结了照岛山金矿的控矿因素,初步推测了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