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湿球温度失真的原因日常观测中,常发现实测的相对湿度与湿度计的读数差值突然变大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湿球温度失真、读数偏高所造成的。这种现象在08、14、20h三次定时观测中都可以出现。值班员观测时发现水杯里的水是满的,湿球读数无误,湿度计也无异...  相似文献   

2.
丛胜滋  杨必文 《气象》1976,2(2):10-10
在用百叶箱的干湿球温度表测定空气湿度时,我们曾发现有时湿球温度显著失真,实测的相对湿度与湿度计读数的差值突然增大,即实测的相对湿度值显著偏高。值班员当时检查读数无误,水盂里的水是满的,水盂与湿球表球部的距离也合适,湿度计的记录并无异常反应。而且02、  相似文献   

3.
用不正常的湿球温度计算相对湿度,会使相对湿度记录失实。本文分析了湿球温度不正常的原因,及资料的处理方法。1 湿球温度不正常的原因和判别方法 (1)湿球温度表溶冰不当 在巡视仪器时,湿球温度表己结冰。对湿球进行溶冰处理后,如观测时湿球温度仍不稳定;或湿球溶冰后,所读得的湿球温度大于干球温度(在广东的气候条件下,当其差值超过0.2℃时),可认为是溶冰不当所致。 (2)湿球温度大于干球温度 在大雾天气,若出现湿球温度稍大于干球温度现象(允许差值为0.1℃),按规范规定,可作为正常记录。但当相对湿度<95%…  相似文献   

4.
影响人工站与自动站水汽压差值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人工观测气象站与自动站水汽压差值产生原因,利用全国134个1年的基准气象观测站逐时气压、干球气温、湿球温度等资料,分别采用人工站和自动站水汽压计算公式,模拟了本站气压、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等要素产生一增量时,水汽压所对应变化量随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水汽压差值与其主导因子定量关系。通过实际观测资料的数据模拟分析,气压和干球温度的系统误差对人工与自动观测站的水汽压差值影响很小,而自动站的相对湿度和气温对水汽压差值影响较大,其中相对湿度的影响最明显。当自动站的相对湿度或气温的系统误差为一固定值时,水汽压差值变化幅度随气温大小变化,气温越高,水汽压差值越大。  相似文献   

5.
核电厂冷却塔设计气象条件中,湿球温度是重要的设计气象参数之一。近年来,由于实行自动观测,相对湿度值由仪器自动测定,因此不少气象站已经停止了湿球温度的观测,这给电厂气象参数的分析计算造成了一定困难。为此,根据气压分布型特点和分段函数,提出利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来计算湿球温度的新方法,经河南省郑州、南阳和商丘3站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两种湿球温度估计方法比较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海军 《气象》2011,37(4):497-502
由于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自动化,停止了湿球温度要素观测.为解决无湿球温度资料给工程设计带来的问题,分别设计了逼近法和多元回归法估计湿球温度.逼近法利用湿球温度与气压、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并通过数值求解方法实现;多元回归法以气压、温度、相对湿度、水汽压等要素为因子,建立估计湿球温度回归方程.基于全国134个基准气象站...  相似文献   

7.
相对湿度自动与人工观测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苑跃  赵晓莉  王小兰  游泳 《气象》2010,36(2):102-108
利用四川135个站自动与人工第二年平行观测相对湿度(下文简称湿度)资料,就自动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差异及引起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自动与人工观测相比,日平均值平均偏低2.7270%、月平均值平均偏低2.7970%、年平均值平均偏低2.7472%。56.35%的时次自动观测湿度值与人工观测湿度值的差值在5%以内,86.66%的时次自动观测湿度值与人工观测湿度值的差值在10%以内,2.61%的时次自动观测湿度值与人工观测湿度值的差值在20%以上。自动与人工观测湿度的差值无明显地域性差异。湿球纱布包扎不规范、纱布不清洁,干湿球温度表人工读数误差,干湿球温度表的通风状态,观测时间的不一致,自动观测在高湿状况下的非线性以及其他原因均会导致自动与人工观测湿度产生差异,甚至是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1983年7月30日11时观测,发现自记与实测相差甚大:干球为35.2℃湿球为30.7℃,查出的相对湿度为71%,而自记相对湿度读数为54%,相差达17%。但当日8时相对湿度自记值与实测值仅差3%,记录显然有问题。我们立即查找原因。从另一台试用的线性毛发湿度计(B型)记录看,与相对湿度自记值是一致的,这就排除了自记仪器可能发生的示度误差及  相似文献   

9.
利用陕西省97个地面自动气象站和人工站相对湿度观测数据,研究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相对湿度对比差值的大小,对比差值的日、月变化规律以及与所在气候区域的关系,同时研究影响对比差值大小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自动观测比人工观测的日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偏低2.28%,对比差值的标准差为3.07%,自动站与人工站对比差值地域差异不明显,但存在日、月际变化;观测时间不一致并不是造成自动站与人工站日、月平均值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大小主要与相对湿度大小有关。7.5%的自动站月平均相对湿度有与历史长序列月平均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秋季的早晨,浓雾消逝后总会发现湿度实测与自记值差值很大,有时高达百分之十几。细心的观测员发现这一反常现象后总是再次复读于湿球温度。复读无误后,就产生了疑惑,在找不出康因的情况下,也只好作“复读无误,也许是湿度计故障造成”的交代。但在以后的对比观测中证明了湿度计正常,校对员还是要提出错情。而不大留心的观测员,在校对员提出湿球温度读误(手球有比较)的错倩后,尽管知道自己观测时是绝对复读了干湿球温度的,但找不到说明这一现象的合理理由,也只好自认倒霉。本人在长期的观测中发现,产生这一反常现象确实是湿度计…  相似文献   

11.
测定空气湿度的准确度与湿球温度示度的准确度有很大关系。要使湿球示度准确 ,湿球表面要有良好的蒸发和热量交换 ,因此需选择吸水性良好的纱布、正确地包裹纱布、保持纱布的清洁以及用纯净的医用蒸馏水来湿润纱布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杯口距湿球球部约 3cm ,杯中盛蒸馏水 ,供湿润湿球纱布用。”在实际观测中 ,经不断摸索发现 ,湿球温度表的水杯水位高度会影响到测温精度。对比观测发现 :适时调节好水杯水位 ,湿度实测和自记的差值范围明显减小。空气湿度增大 ,水杯水位应降低 ;湿度减小 ,水杯水位应提高。冬半年 ,当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2.
李建林  陈锐 《贵州气象》2002,26(1):37-37,39
20 0 1年 1月 1 5日 2 2时 47分 ,我站值班员在观测气温时一度发现湿球温度略高于干球温度 ,出现了相对湿度是上升 ,而湿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是下降的现象 ,因此 ,值班员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现通过下面的情况分析 ,探索处理方法。2 0 0 1年 1月 1 5日资料如下 :2 2时 :T(干球温度 ) =- 0 1℃、Ⅰ (湿球温度 ) =- 0 .2℃、经查算 ,E(水汽压 ) =5.0hPa、U(相对湿度 ) =98%、Td(露点温度 ) =- 0 .4℃、风向为ENE、风速 =3m/s ;2 3时 :T(干球温度 ) =- 0 .3℃、Ⅰ (湿球温度 ) =- 0 .5B℃ (湿球已经结冰 )、E(水汽压 ) =5.7hP…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地面观测工作中 ,将实测值与自记值加以比较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而相对湿度的比较却要在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后才能进行 ,颇感不便 ,广大观测员都希望能在观测场内就知道相对湿度值。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个经验公式 ,既简单又较为准确 ,经多年使用 ,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现介绍如下 :U =1 0 0 - 1 0A(T -Tw)式中U为相对湿度 ,T为干球温度 ,Tw为湿球温度 ,A为订正系数 ,是干球温度的函数 (图 1 )。图 1 A值曲线图为便于记忆和使用 ,下表给出干球温度为整十度时的A值。  表 1   干球温度为整十度的A值T 0 10 2 0 3 0 40…  相似文献   

14.
自动气象站观测存入的记录中,水汽压、露点、海平面气压是与气温、湿度、气压有关的计算值,当气温、湿度、气压值缺测或不正常时,不能仅考虑用人工观测值代替,还应考虑到其他要素的变化。1错误处理方法定时观测发报时次自动站温度不正常时,在观测发报界面,只在干球温度栏中输入人工补测的干球温度后,直接计算编报,保存后发报。此时报文中露点组错误,并把错误的水汽压、露点存入B文件。自动站湿度不正常时,在定时观测发报界面,干、湿球温度栏中输入人工补测的干、湿球温度值,直接计算编报保存后发报。不仅水汽压、露点错,而且人工观测温度代…  相似文献   

15.
曾英 《陕西气象》2007,(6):48-51
对比分析陕西省6个基准站2003—2005年自动站和人工观测的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并对自动站观测的资料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自动站的气压和相对湿度观测值普遍低于人工观测值,偏差大都超出允许范围;气温月际变化不一,偏差基本在允许范围内,多数自动站观测值高于人工观测值,且夏季比冬季明显;自动站观测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的月平均值与历史序列中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青海省海西州所属气象站人工与自动平行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要素观测差异,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常规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自动站气温、风普遍高于人工站观测值,气压、相对湿度自动站观测大多低于人工观测值,没有一个站各要素偏差都在评估允许范围内的;观测仪器结构与观测原理的不同、观测时空差异、观测方式的不同是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面相对湿度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PMTred和PMFT方法,选取均一的邻近站为参考站,使用相关系数权重平均构建参考序列,结合元数据信息,对1951-2014年中国2400多个国家级地面站月平均相对湿度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与订正,并分析了造成相对湿度序列非均一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地面相对湿度资料存在较严重的非均一问题,68%的台站存在断点,人工观测转自动观测、迁站和时次变化是造成序列非均一的主要原因。整套资料负订正量所占比例较高,订正范围主要集中在-5%~0之间,这种负订正量与人工转自动观测后相对湿度观测值偏低有密切关系。这也使得订正后中国平均相对湿度趋势与订正前存在明显差异,订正前中国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订正后相对湿度没有趋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夏季,常有中暑事件发生。一般情况下,人体能通过出汗来散热并维持体温的平衡。但如果空气湿度大,则人体排汗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衡量中暑的气象条件时,除了考虑气温外,还必须考虑到湿度条件。为此,利用热指数(HI)作为衡量人体耐热的标准,其计算公式为:热指数(HI)=0.4Td+0.7T式中Td为露点温度,儿为湿球温度,因为Td是气温和湿球温度所决定的,所以热指数取决于气温和湿球温度的共同作用。如当气温为35℃,湿球温度为26.1℃时(即相对湿度50%),热指数的值为27.4,同样气温下降,当湿球温度上升为30t时(即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9.
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温湿度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兵团奎屯农七师中心气象站2002年9—12月逐日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温湿度的比较,发现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的气温值普遍比人工观测气温值高,日平均气温高出0.3℃,日最高气温高出0.35℃,日最低气温高出0.25℃。相对湿度值人工观测比自动气象站高,日平均相对湿度高出4.55%,日最低相对湿度高出5.7%。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3年洛川国家基准气候站迁站前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发现新站月平均气温、月最低气温、降水量、2min月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于旧站,大风日多于旧站,6—8月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小于旧站,新旧站风向有显著差异。造成迁站前后气象要素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观测场周围环境、下垫面性质改变,海拔高度变化对气象要素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