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藻土中水的核磁共振研究李新安1)张惠芬2)冯璜2)王辅亚2)魏惠芳1)1(华东石油大学,山东东营257062)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硅藻土水核磁共振硅藻土因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硅藻...  相似文献   

2.
应用富时叶变换红外谱仪研究了三个启三绿柱石样(包括原样与热处理)。将3435cm^-1宽吸收带归属于与铁离子成键的水。谱图表明隧道水的大量脱去是在800℃以上的温度开始的,对于富碱样品,更可能是在1000℃以后开始。隧道中碱金属离子的阻塞作用是造成绿柱石隧道水难以失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用红外光谱研究含氟水饲养的大白鼠骨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杨志军 《矿产与地质》2004,18(2):164-167
根据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原理,利用吸收峰位之间的相关性,判别出金刚石中结构水(-OH)的伸缩振动频率为3760cm^-1;水分子的反对称伸缩与对称伸缩振动频率分别为3630cm^-1和3200cm^-1。在分别垂直于金刚石(100)、(110)及(111)方向上的定向显微红外光谱研究表明:-OH、H2O及C-C键在不同方向上所测得的浓度是不相同的;样品本身存在晶格畸变;-OH和H2O共有的OH基团在金刚石中的取向并不相同;-OH和H2O并没有进入金刚石的晶格,更多的可能是存在于金刚石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5.
海泡石中水的红外光谱及其结构稳定性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仔细分析海泡石中水的约外谱图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其结构水(OH)结晶水(OH2)沸石水(H2O)吸收带进行了逐个归属,并对比分析了热液型和沉积型海泡石谱图的差异,通过分析处理海泡石样品红外谱图,发现热处理过程中谱图的变化特征与热相变过程能很好地吻合,论证了海泡石中水的红外光谱具有指示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硅藻土中水的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NMR技术研究硅藻土中水的存在状态和特征及灼烧条件下的脱水和室温大气下的重吸水过程。样品包括一个宝石级单矿物蛋白石和采自雷州半岛地区的海康卜昌和徐闻九亩的硅藻土地表样和它们经不同温度自理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马鞍山绿松石中水的振动光谱表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室温和变温条件下对安徽马鞍山绿松石中水的结构特征进行红外吸收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松石中部分水分子与Cu2 结合成[Cu(H2O)4]2 水合离子,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绿松石的颜色;马鞍山地区绿松石中结晶水的脱失温度约为303℃~310℃,结构水的脱失温度约为346℃~375℃。绿松石中H2O,OH-的振动是导致其水的激光拉曼光谱形成的主要原因,ν(OH)振动导致的强拉曼特征谱峰在3470 cm-1,3502 cm-1~3505 cm-1之间的弱谱峰则隶属3470 cm-1的次级谱峰,ν(H2O)的拉曼谱峰主峰位于3442 cm-1~3449 cm-1处。由ν(MFe,Cu-H2O)伸缩振动致平缓的拉曼谱峰主要分布在3074 cm-1~3303 cm-1附近。  相似文献   

8.
电气石红外光谱和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确测试和研究了不同种属电气石的红外光谱特征及不同种属、不同温度条件下热处理电气石的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电气石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本质在于其晶体结构中的分子振动具红外活性;铁、镁电气石红外发射率相近,且都大于锂电气石的红外发射率;电气石热处理的温度与红外发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随着热处理的温度的增加,红外发射率减小,当温度增大到800℃红外发射率达到最大值,超过900℃,电气石开始分解,红外发射率开始下降;电气石在室温下最大单色辐出度相应的波长为9~10μm 与绝对黑体9.72 μm 吻合较好,为良好的红外吸收与发射材料。  相似文献   

9.
蒙脱石中水性质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女山和盘石山橄榄岩包体中的水: 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来自安徽女山新生代碧玄岩中的6个和江苏盘石山新生代玄武岩中的3个名义上“干”橄榄岩包体中的矿物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普遍含有微量的结构水,以OH-的形式赋存;除1个女山包体外,其余的橄榄石均未探测到结构水;女山1个石榴石橄榄岩中的石榴石未能探测到结构水。单斜辉石中结构水含量>斜方辉石>>橄榄石(石榴石)。结合文献中的资料来看,岩石圈地幔中水的分布可能既具有大尺度不均一性,又具有小尺度不均一性,可能并不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11.
黑云母的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成分测定、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对黑云母的差热曲线即DTA曲线中的吸热谷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是:黑云母在加热过程中分两次脱羟,一次脱羟Mg-OH键断裂,造成DTA线中的600℃左右的吸热谷;二次脱羟Fe-OH键断裂,形成850 ̄1100℃间的吸热谷;DTA线中最后一个吸热谷为黑云母熔化吸热而成,其温度范围为1100 ̄1300℃。  相似文献   

12.
13.
宝石的红外反射光谱及红外光谱鉴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透过光谱技术是当前鉴别翡翠是否有聚合物充填的最好方法,而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伤的测试方法,主要提供矿物的基频振动光谱信息,在宝石学研究方面特别是鉴定宝石种属方面显示出新的应用可能性。本文介绍红外反射光谱技术的宝石学应用和包含318个光谱的数据库以及检索、鉴定程序的宝石红外光谱鉴定系统。  相似文献   

14.
海泡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功保  张建洪 《矿物学报》1998,18(4):525-532
在仔细分析海泡石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海泡石结构的组成离子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晶体化学和分子轨道理论,深入研究了热液型和沉积型海泡石的红外光谱特点,特别对海泡石的Si—O区红外吸收带进行了详细归届。  相似文献   

15.
天然金刚石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非,辽宁,山东等不同产地及不同颜色的金刚石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了它们的红外光谱特征并对样品进行了分类,进一步指出了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与其晶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对金刚石样品进行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红外反射光谱方法的矿物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反射光谱法是一种古老的实验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无损伤等特点。但是,这种实验技术至今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应用。本文介绍矿物的红外反射光谱的实验方法、光谱特征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运用吡啶吸附—拉曼光谱技术探测了硅藻土及其热处理产物的表面固体酸位。结果表明,室温下硅藻土表面经基均为吸附水覆盖,不显B酸性,结构中也无能够接受电子对的Lewis酸位。经热处理后,某些酸性羟基脱水使硅藻土呈弱B酸性,B酸位浓度在经650℃左右热处理后达到最大;另一方面,硅藻土中所含粘土矿物在650℃左右因脱羟而发生结构变化,产生配位不饱和的Al位,表现出L酸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成分测定、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对黑云母的差热曲线即DTA曲线中的吸热谷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是:黑云母在加热过程中分两次脱羧,一次脱羧Mg-OH键断裂,造成DTA线中的600℃左右的吸热谷;二次脱羟Fe-OH键断裂,形成850~1100℃间的吸热谷;DTA线中最后一个吸热谷为黑云母熔化吸热而成,其温度范围为1100~1300℃。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给出了产于河南和贵州的锂绿泥石红外光谱,以及光谱中各谱带的频率、吸收强度、主要谱带的归属和灼烧样品的红外光谱。这两个矿物的光谱与以前发表的锂绿泥石的光谱有差别,而和白云母、伊利石的光谱相似;文中给出了它们的鉴定特征。根据红外光谱认为,锂绿泥石的结构可能是复杂的,不含有H_2O形式的水;它更接近二八面体型结构。锂绿泥石灼烧到453℃时,OH根全部脱失,结构向非晶态转化,到800℃后,转变成莫来石、非晶态SiO_2和LiO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