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及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科学、准确的对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采用剂量-反应分析和权变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构建了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企业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并运用专家评估法,由行业专家估测出气象服务在该行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估出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这一模式,按照"选定气象服务敏感性行业→各敏感性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行业气象服务总效益汇总与分析"的框架,在全国范围内对行业气象服务总效益进行了实证评估和分析.研究表明,在中国目前气象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下,气象服务在各行业中产生的年平均总效益至少不低于2793亿元人民币(不舍成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气象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气象服务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重点探讨了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基本思路,研究了确定高气象敏感行业以及应用气象服务效益占行业年产值比率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评估法(Dephimethod—德尔斐)对全国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经评估分析,在中国目前气象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下,气象服务在各行各业中的年平均效用至少不低于2793亿元人民币(不含成本)。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敏感性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发展概况。总结了行业气象敏感性评价、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评估系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从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的角度分别介绍了行业气象服务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估的研究进展。给出了近三年我国敏感性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领域的业务成果,并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工作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4.
南瑞  张宏伟  王吉贤  吕非 《黑龙江气象》2010,27(4):23-23,32
为了解掌握气象服务对农业行业发挥的作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气象部门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为农业行业专门气象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组织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调查分析,调查分析认为,2006年该省农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0.0351,农业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48.708亿元,农业行业对农业气象年景分析等气象服务比较敏感,也非常需求。这些结果对于社会各界认识气象服务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统计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铁路局等5家单位对气象服务敏感程度、气象服务满意程度、气象服务需求程度及气象服务贡献率做了调查.调查表明交通运输行业中大部分人表示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对气象服务表示满意,认为非常需要气象服务.最后对气象服务与交通运输业的效益关系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气象服务的贡献率在0.7~0.9之间,气象服务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引言全国第五次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明确了专业气象服务的定位与内涵。专业气象服务是为经济社会特定行业和用户提供的有专门用途的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需要面向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加强服务针对性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大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1]。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海省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等17个高气象敏感行业的专家进行调查,统计了其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敏感度、需求度、满意度调查结果,并计算了气象服务效益,得出以下结论:青海省17个高气象敏感行业中,大部分行业对气象灾害预警、3d以内的天气预报服务、重大专项服务最敏感,其次是气象实况和资料、雷电防护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温(光、水、风)等气候资源利用服务,第三是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4~7d的天气预报服务;大部分行业对气象灾害预警、3d以内的天气预报服务的需求度最高,其次是4~7d的天气预报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大部分行业对多数气象服务类别(项目)较满意,表示满意的前几个气象服务类别排序为4~7d的天气预报服务、3d以内的天气预报服务、气象灾害预警、综合服务评估、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气象服务效益分析结果为气象服务效益随行业不同差别较大,但均随青海省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递增而增加,2001~2005年的5a中共增加34.7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6.95亿元,表明青海省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依据广西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行业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化、集约化及智能化业务发展需求,基于智能网格产品及CIMISS基础数据平台,实现气象数据的汇聚、分发、共享及存储。依托J2EE、GIS及分布式技术,对现有的电力气象、旅游气象、交通气象等业务系统进行整合,构建基于B/S与C/S混合架构的广西行业气象服务集约化系统,形成基于广域网络、上下一体、统筹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布局,为公众、行业用户提供更精细、更实时的预报、实况和预警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专业气象预警与气象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内蒙古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征,找出目前气象预警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适合内蒙古地区的专业气象预警机制,并建立气象预警系统,使专业气象预警产品更好地为公众及各行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气象电视服务类节目发展迅速,为广泛传播气象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也为宣传气象行业、气象知识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市、县级气象部门由于设备、技术、人才、资源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电视气象服务类节目的发展还不够平衡,还存在着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多样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三门峡苹果种植有代表性的低海拔的塬区、海拔较高的浅山区和海拔最高的高山区,以德尔菲法作为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评估的形式,依据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评估模型,对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总体为6.5%,冰雹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高,其次是低温冻害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高温和连阴雨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处于中间,干旱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德尔菲法的江西省“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西省2012年统计年鉴和20个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县的专家测评调查结果(针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4大重点行业和电力、水利、交通3个高相关行业的调查结果),采用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对2010—2013年江西省"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2年江西省农业总产值气象服务贡献率稳定在4.00%—4.90%,2012年"三农"气象服务对农业总产值效益的新增贡献率为2.6%。2010—2013年"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值分别为76.04、108.14、104.36和116.0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3—1:7.8,2013年3个高相关行业的产值贡献率为4.0%—5.0%。  相似文献   

13.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气象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气象服务评价体系中,以气象服务总体评价为目标层,分层次确立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利用2010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 (AHP) 中的9分位标度法和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分析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分析发现,当评价指标少于5个时,可采用9分位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而当评价指标达到5个时,需采用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相应的权向量即为权重系数。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11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中,前后两年主要评价指标对比显示,气象服务信息内容的权重在增加,而气象知识宣传普及的权重有所减小,即公众对于气象服务信息内容更为重视,同时气象部门对于公众的气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4.
就百色工业立市的情况作简要概叙,并在工业立市进程中,除了决策和公益气象服务以外,气象信息服务的市场前景、营销人员队伍、服务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气象信息服务的可能服务对象和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1995~2011年间中国学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AJD)收录期刊上发表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论文,了解我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领域科研状况。通过对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论文数量、期刊来源、作者分布、关键词及基金等分布情况进行文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CAJD数据库收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论文达110篇,作者合著率74.5%,合作度2.6,关键词中词频最高的是"经济效益",涉及各类基金项目资助40项。同时发现,尽管中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发展迅速,但核心作者群有待加强,研究内容集中在评估实践方面,缺少在评估理论和技术上有所创新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2008年山西省气象科技服务全省情况和市、县基本情况,从不同角度对科技服务主要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并且和过去几年进行对比,给出了近年来科技服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进一步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气象科技服务人才的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市县级公共气象服务集约化业务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李蕊  刘胤田 《气象科技》2016,44(3):363-368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发了市县级公共气象服务集约化业务平台,设计了业务面板,使基层台站软件操作简单化,并以气象服务产品为主线,将产品贯穿软件使用的全过程,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管理标准化,业务规范化。该平台系统开发了气象服务业务发现引擎、气象资料实时计算引擎、气象信息可视化引擎、服务产品制作模板引擎和综合工具引擎,为产品制作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基于服务任务调度模型,采用多线程、多进程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真正的气象服务产品一键式发布,解决了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和发布环节的主要难点,提高了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气象服务热线平台是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开发的一款应用于气象行业的C/S版声询信息管理系统。采用VOIP技术实现全国省(自治区)一级人工气象服务热线平台和中国气象局人工气象服务热线平台之间的联网,实现全国人工服务的联网。为达到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特服号码-4006000121,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建设气象服务热线平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象资料、灾情资料、浙江宁波地方经济发展数据,采用模糊算法、层次分析法等对台风“利奇马”在宁波地区的影响进行风险和灾情评估,“利奇马”灾害风险评估等级是1级、特重,实际灾损虽是50.19亿元,但灾情等级5级、较轻,实际灾损低于风险评估等级;用逆推算法计算宁波地区“利奇马”台风的气象服务效益达41.76亿元,占台风直接经济损失与气象服务效益之和的45%,服务效益显著。政府及水利部门根据气象预报做出关闸滞洪的决策部署,在保障水库和下游河道堤防安全前提下,为城乡积涝赢得了45小时的排水时间,降低平原河网水位的压力,减轻了内涝灾害;同时充足的水库蓄水,使得后期出现气象干旱时,保障了本地供水安全,气象服务在减少内涝等灾害风险和保障水库蓄水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辽宁省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根源,从转变服务理念和完善服务环节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提出气象部门应该适应新时代发展,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发挥农业气象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同时要主动参与市场活动,促进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开拓农业气象服务市场。可通过改进服务内容、扩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使农业气象服务以政府、企业、公众为中心,发挥决策气象服务的基本功能,回归公众气象服务的根本属性,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