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省宁强县铜厂湾金矿位于"勉略宁"三角地带内的勉县—阳平关断裂带上,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Z_2dn~2)层内压扭型逆断层破碎蚀变带中,其含矿岩性为震旦系灯影组第一岩性段(Z_2dn~(2-1))和第二岩性段(Z_2dn~(2-2))构造接触部位的构造角砾状硅质白云岩中,矿床成因类型属地下热卤水渗滤型金矿床,为碳酸盐岩石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震旦系全吉群的底部为砾岩,中部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少量板岩;上部为灰岩、白云岩。从岩性看是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地层具有无变质无褶皱等特点,属台型沉积。此套地层与上覆下寒武统下欧龙布鲁克组为整合接触;与下伏长城系达肯大坂群下亚群为高角度不整合接触。总厚1068.6米。通过1:20万区调工作,震旦系全吉群可划分三个组:底部为麻黄沟组;中部为石英梁组;上部为红藻山组(表1)。  相似文献   

3.
鲜水河下游流域处于鲜水河断裂带之南西,总体呈南北走向.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河谷地貌演化及气候条件等的控制,流域内泥石流较发育,属泥石流中等发育区.泥石流以暴雨沟谷型泥石流为主,可见少量暴雨坡面型泥石流及古冰川泥石流.泥石流多集中发育于岩性相对软弱的板岩、千枚岩及砂岩与板岩互层的相对宽谷段,多为粘性泥石流.泥石流一般具有多期次发育特征,且规模逐次减小.流域内绝大部分泥石流处于停歇或衰退状态,现代活动性不活跃,现代活动泥石流频度低、规模小,且多发育于植被破坏较严重区域.流域内泥石流活动具有退化的特征,对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及两河口水库的淤积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区位于北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东段,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与藏南拆离系主拆离面(STDS)之间。区内地层主要为下侏罗统日当组(J1r),其主体地层岩性为黑色板岩,其次为变石英砂岩、钙质砂岩及少量不连续分布的灰岩和凝灰岩。主要构造有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下侏罗统日当组地层中,F1、F2断裂均为含矿构造,在矿区的出露面积较大,大体倾向为近北向。研究区周围的玄武岩、辉绿岩等基性岩脉分布于日当组(J1r)地层中呈顺层产出。区内的围岩  相似文献   

5.
一、地质简况工作区属花岗岩为基底的第三纪断陷盆地。基底花岗岩的上覆层为第三系下含煤组 N~1地层。根据岩性特征,由下而上可分为三层:花岗碎屑岩 N~(1-1)、砾岩夹砂岩 N~(1-(2 3))、砂岩夹煤层及砾岩透镜体 N~(1-4)。含矿层位主要为 N~(1-(2 3)砾岩底部,次为花岗碎屑岩。花岗岩构造破碎带中也可见少量工业矿化。钾、钍含量很低,属于纯铀性矿化。  相似文献   

6.
湘东北地区冷家溪群大药菇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冷家溪群主要分布在湘东北地区,大药菇组为其顶部层位,1:20万蒲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建组,现在沿用并重新定义为整合于小木坪组之上、不整合于板溪群“宝林冲组”或横路冲组之下的一套浅变质含砾杂砂岩、岩屑杂砂岩与砂质板岩、板岩构成的多个层序并夹砾岩的岩石组合体,厚度〉730.2m。通过剖面研究,可以划分出三个由粗到细的岩性旋回;砂岩主要属杂砂岩类;砾岩中砾石以内源成份为主。依据岩石结构序列,结合粒度参数的统计分析,认为大药菇组属于沉积盆地进入萎缩期、构造活动增强的沉积响应,反映的水动力条件是阵发性的快速流动机制,属于海底扇浊流体系沉积。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1)
甘肃礼县王家门上金矿矿体产于C_2~(1-1)、C_2~(1-2)地层中,并其形成受浊流相沉积控制,矿床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粉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是本区找金的有利岩相、岩性标志;断裂交汇部位是找金的构造标志;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毒砂化是找金的围岩蚀变标志。  相似文献   

8.
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弧顶前缘偏西,瑞昌弧形构造东部,彭山背斜西翼近转折端,为一大型夕卡岩型隐伏矿床. 矿区地质概况(一)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震旦系下统硐门群(Z_1 d),为中厚层状灰白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厚约300米. 2.震旦系上统南沱组(Z_2n),为薄层紫红色含砾凝灰质粉砂岩,厚约4米. 3.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Z_2d),下段为中厚层状灰白色灰岩;上段为硅质岩夹含炭硅质页岩、粉砂岩,本组厚约30米.  相似文献   

9.
寺沟金(铜)矿主要赋矿地层为中泥盆统大枫沟组和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其中金矿体赋存于大枫沟组上岩段第二岩性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中,铜矿体赋存于星红铺组下岩段第一岩性层厚层状砾岩中。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祁东县西冲一带震旦系,通过地层清理,发现在长安组之上、大塘坡组之下,出露的以板岩为主(下部有少量铁矿层)的一套地层,与富禄组虽有相似之处,但岩性组合的比例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将该套地层另建新组-西冲组,其时代为早震旦世。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祁东县西冲一带震旦系,通过地层清理,发现在长安组之上、大塘坡组之下,出露的以板岩为主(下部有少量铁矿层)的一套地层,与富禄组虽有相似之处,但岩性组合的比例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将该套地层另建新组──西冲组,其时代为早震旦世。  相似文献   

12.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滇中地区是研究扬子西南缘前寒武纪地层时代、层序、构造格架的重要场所,也是基底岩系发育较完整部位。本次研究的剖面位于云南省易门县铜厂乡公路上,主体为中太古界元江群鹅头厂组,共分22层,岩层岩性总体为灰色粉砂质板岩、钙泥质板岩、深灰色粉砂质板岩夹白云岩、钙质粉砂质板岩(图1d)。本次发现的酸性岩脉在第11层,与中太古界元江群鹅头厂组呈明显侵入关系,镜下鉴定岩性为灰白色富石英英云闪长岩,岩石具弱碎裂细晶花岗结构,不定向块状构造(图1c)。据查询,滇中地区岩浆活动以晋宁期、华力西期岩浆为主,少量吕梁期、燕山期,近期有古元古代中期岩浆报道,但目前没有古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的报道,本文填补了扬子西南缘无古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一、地质概况 广西龙胜三门地区位于江南地背斜西南端的东南缘。区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上板溪群的合桐组(Ptbh)与拱洞组(Ptb-g)、震旦系(Z)、寒武系()(图1)。 拱洞组(Ptbg):具复理石建造特征。下部是一套绢云千枚岩、板岩夹变质的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和变粒岩;上部为一套绢云板岩、石英绢云板岩夹变质砂岩。复理石韵律清晰,自下而上由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石英绢云板岩及绢云板岩组成。并具各种形态的层理。厚384—793米。  相似文献   

14.
安康市白河绿松石矿床(点)主要分布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和奥陶—志留系的斑鸠关组中,其岩性为含碳硅质岩及硅质板岩。绿松石矿(点)主要处于线型风化壳下部,原岩为含磷页岩、砂岩及粉砂岩,成因类型为风化壳矿床。  相似文献   

15.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出露地层为下二迭统,其上被第三系及第四系所覆盖。下二迭统又分为两个岩组,在勘探区仅出露有P_1~a,依其岩性又可划分为九个岩性段,即P_1~(a2-10),由一套细碎屑岩及灰岩透镜体组成。其中P_1~(a7)为主要矿体的赋存层位,由变质细砂岩、粉砂岩、角岩、角岩化条带状千枚岩、大理岩透镜体及斑点板岩、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组成,地层倾向235°-255°,倾角45°。  相似文献   

16.
甘肃景泰一带早奥陶世沉积了以浊流砂岩夹板岩为主的阴沟组。崔家墩剖面阴沟组较为发育,总体分为两个岩性段,但东西向逆冲断层造成地层垂向不连续。北段(下段)为粉-细砂岩、板岩夹硅质岩;南段(上段)为岩屑含量较多的岩屑砂岩夹板岩,硅质岩少或无。对阴沟组砂岩进行主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其特征指标:Fe2O*3+MgO值为503%~17.63%,Al2O3/SiO2值为0.12%~0.28%,K2O/Na2O值为0.25%~1.26%及 Al2O3/(CaO+Na2O)值为1.01%~3.53%。利用砂岩的化学组分特征结合岩相学分析,可以判断物源区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该套浊积砂岩下部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阿拉善地块及该地块上的古老造山带,为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上部碎屑主要来自南侧岛弧中基性火山岩,为活动大陆边缘初始弧后盆地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杏石口组次层型的武厂剖面存在下部层位发育不齐全、构造破坏严重且有后期脉岩侵入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该文对承德县上谷娘娘庙杏石口组地层剖面进行了重新观测,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岩性段: 一段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砾岩夹少量砂岩透镜体; 二段主体为一套细碎屑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发育1~2层煤线)。在系统总结古生物特征、孢粉组合及同位素年龄数据等资料基础上,认为杏石口组的沉积时限为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完成"河北1/5万新杖子、承德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选取了更具代表性的承德县上谷乡杏石口组剖面进行了实测和研究,并将其细分为两个岩性段,一段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砾岩夹少量砂岩透镜体;二段主体为一套细碎屑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发育1-2层煤线)。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泥石流沉积、辫状河道沉积、筛状沉积、漫流沉积、河道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和河漫滩沉积共7种沉积成因类型,进而归纳出杏石口组一段属于冲积扇沉积相,包括扇根、扇中和扇缘3个沉积亚相;杏石口组二段为河流沉积相;晚期局部沼泽化,形成河沼相沉积。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杏石口组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川西高原为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面上出露岩层主要为三叠系砂岩、板岩和中生代花岗岩.在该地区,第四纪有三次冰川作用.冰期时,冰帽(如稻城冰帽)、冰帽一山谷冰川(如甘孜冰帽—山谷冰川区)、大型山谷冰川及山麓冰川(如  相似文献   

20.
西藏波龙铜矿床的砂岩成分与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斑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内。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中侏罗统曲色组第一岩性段(J2q1)、第二岩性段(J2q2)及第四系(Q4)。区内地层呈单斜构造,没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矿区主要岩浆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岩石类型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矿区变质岩类型主要为变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变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