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成矿模式柳贺昌(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1区域简况成矿区位于昆明、成都、贵阳三市连线之大三角内,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区域为成昆、贵昆、川黔、东川等铁路环绕或穿越,长江上游、金沙江中下游流经,公路成网,交通方便。已查明有铅锌大型矿... 相似文献
2.
3.
4.
福来厂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垭都—蟒硐铅锌成矿带西南部,夹持于天桥与猫猫厂两个铅锌矿床之间,矿床(体)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福来厂铅锌矿区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和典型的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以及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造筛分,研究认为自印支晚期—喜马拉雅期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活动,其主压应力方向分别经历了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认为矿床的导矿、配矿、容矿构造分别为矿区棋盘格式构造、北东向断裂(倾向北西)与北西西向断裂及其下盘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带,此外,矿区存在北西向(倾向北东)破矿构造,明显切割、错移矿体,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定位。综合上述,文章在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矿床成矿构造体系,为找矿勘查和矿床成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小河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少数几个由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的典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为查明其区内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特征,通过不同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对不同方向构造进行筛分,并对不同中段不同矿(化)体特征和蚀变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剖析,结果表明:小河铅锌矿床矿化蚀变的岩石组成、类型及结构等相对简单,围岩蚀变以热液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主;矿化主要为闪锌矿化、方铅矿化;该区构造组合形迹反映矿区内存在6期构造体系,分别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早-中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成矿流体沿区内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构造发生大规模运移,在断裂上盘及与之配套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等构造有利部位成矿,并依次形成以断裂为中心且平面上呈带状展布的矿化蚀变分带:矿化边缘带(Ⅰ)→矿化过渡带(Ⅱ)→矿化中心带(Ⅲ)。最终建立了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床及川滇黔接壤区的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及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研究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划分断裂构造岩类型及构造体系的基础上,提出NE构造带(华夏系)是会泽铅放离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概括了构造控矿特征,以控矿断裂带中的构造岩、矿及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方向断裂的构造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按其特征和酝酿民分模式,将构造岩(矿石)划分为7种类型:Eu富集-开阔“W”型、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平缓型、HREE-LREE较富集-开阔“V”字型、Eu强亏损-下斜型,Eu亏损-下斜型、Eu亏损-平缓型、其中NE向断裂带中的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与Eu富集-平缓型模式的构造岩是成矿预测的微观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8.
黔西北铅锌矿区的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黔西北铅锌矿属后成层控矿床,赋矿地层中铅锌丰度和矿石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金属来自下古生界。成矿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受垭都-蟒硐、威水和银牛复背斜构造的控制,复背斜带中的复杂构造段控制着矿田,而矿床受复杂构造段中的小背斜及其压性纵断层的上盘或陡翼的层间破碎带控制。 相似文献
9.
10.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控矿构造体系及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提出了构造控矿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自印支期以来主要历经了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等四期构造体系演化过程。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区域云南“山”字型构造东翼滇东“多”字型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区域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NE向毛坪左行压扭性断裂、SN向洛泽河左行扭性断裂为矿床一级构造;其派生的NE向猫猫山复式倒转背斜、NNW向左行扭张性断裂及NE向切层左行压扭性断裂,为矿床的二级构造; 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为矿床三级构造;低序次的节理裂隙为矿床的四级构造;斜冲走滑断裂-复式背斜组合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斜冲走滑-断褶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提出矿区深部勘查部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华南大陆中生代以来受华北板块、西南缘特提斯洋以及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会聚作用形成了多序次的构造变形及多期岩浆与成矿事件, 并造就了多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文章在梳理成矿区带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化期次、矿体分布及成矿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 利用构造变形序次及其控岩控矿的规律性完善了典型矿床成矿过程及成因机理。通过对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赣东北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以及滇东南老君山钨锡矿集区开展构造变形解析,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厘定出相对完整的印支期、中晚侏罗世及白垩纪3期变形序列, 但其作用时限、构造性质、规模强度及变形样式却表现不一。通过构造控岩分析并结合已有同位素年代学得出, 不同成矿区带都存在与变形序列相一致的岩浆或变质热事件, 进而利用变形序列与岩浆期次对应规律明确了与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床、朱溪钨铜矿床以及南秧田钨矿床相关的多期岩浆活动。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多阶段矿化事件并提出3个典型矿床都存在多期叠加复合成矿的认识。从构造对矿床就位机制控制的角度分析了马坑式矿床分散多变矿体、朱溪矿床垂向大跨度矿化及深部巨型矿体、南秧田矿床层-脉叠加矿体分别受赋矿地层褶皱拆离、大规模双重逆冲以及2期构造变形复合控制的机理。文章最后探讨了不同阶段华南重要成矿区带构造变形及岩浆成矿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2.
13.
14.
川滇黔交界地区铅锌矿床含矿角砾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川滇黔交界地区的铅锌矿床中普遍发育含矿角砾岩。文章综述了角砾岩的成因分类,在重点矿床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之上,对川滇黔交界地区的铅锌矿床含矿角砾岩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含矿角砾岩显示张性角砾岩的特点,仅个别矿床同时出现挤压角砾岩。综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和典型铅锌矿床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可大致推断出,从中二叠世茅口期以来该铅锌成矿区伸展构造至少有2期:一期发生在铅锌矿化之前或同时,即早二叠世/晚二叠世的升降运动(东吴运动)与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间,此次伸展作用形成的角砾岩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大量的容矿空间,并最终导致成矿流体沿断裂运移并充填沉淀而形成角砾状或网脉状-脉状构造的矿石;另一期发生在铅锌矿化之后,即白垩纪—古近纪,发育一系列正断层,并有可能破坏了铅锌矿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东桃铅锌矿床是博白-岑溪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通过矿床构造的研究,识别出早期逆冲推覆和晚期顺层剪切滑脱破碎带两套构造系统,区内晚期热液成矿作用(主成矿期)主要受早期逆冲推覆构造面及晚期奥陶系地层中的层内伸展剪切构造所控制.Sm-Nd及Rb-S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早期逆冲推覆作用发生在加里东期[(426±15)Ma],晚期层内伸展剪切及热液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早期[(152±3)Ma]. 相似文献
16.
宁蒗白牛厂矿区位于区域性牛窝子-罗卜地帚状构造的内旋断裂带——白牛厂弧形断裂的拐折部位。由白牛厂弧形断裂伴生的低级次白牛厂帚状断裂构造带,为本区矿液运移和矿体赋存提供了良好通道和有利空间。在白牛厂喜马拉雅期含矿隐伏斑岩体与其围岩(P1灰岩)的外接触带的构造叠合地段,有望形成斑岩体外接触带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区铅锌矿化主要受控于白牛厂背斜轴部及其以西的白牛厂帚状构造的各弧形断裂带(以f3、f4、f5为主),尤其是其弧形拐折至收敛地段。 相似文献
17.
18.
金属矿床的成群出现,成带分布的事实已鲜为人知.这种产出特点虽受各种地质作用的制约,但其主导因素应首推聚矿构造在地壳演化中所导演的成矿史.随着找矿难度的加大和现代找矿方法的发展,许多学者十分重视深部构造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认为长期活动的超壳穿透型大断裂是控制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聚集的重要构造.这种聚矿构造体系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是: 相似文献
19.
20.
德钦—下关地区铅锌矿控矿构造及成矿预测遥感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工作利用美国一、二号陆地卫星MSS数字化磁带经I~2S_101图象处理系统作多种功能数字图象处理的卫星影象图进行地质解译。通过解译,区内共划分出18条线性构造密集带和8个环块构造发育区;4个I级、5个II级、6个Ⅲ级影象地质单元。铅锌矿化富集地段是在南北向线性构造密集带与东西向线性构造的交汇部位,若有北北东-南南西向线性构造复合,则可出现矿床。环形构造就发育在这些构造交汇部位。金顶特大型铅锌矿床即赋存在大环套小环,小环又叠置连生的环形构造发育部位。根据卫星影象解译所获得的地质信息,结合已知的铅锌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圈定,共圈出A类3个、B类2个、C类13个。在A类预测区金顶铅锌矿床的外围,发现2个富银多金属含矿带,结合地表矿化,指出3个普查评价靶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