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2+在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尖晶石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平 Seife.  F 《地球化学》1995,24(3):235-244
为了研究Cr^2+在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尖晶石中的溶解度及其在各相间的分配,在压力为0-2.88GPa和温度为1100-1450℃的条件下,于MgO-SiO2-Cr-O体系中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起始成分由高纯度的MgO、SiO2、Cr2O3和Cr混合得到。通过Cr2O3和Cr等化学混合得到所需的CrO,且加有过量(50%)的Cr,使得实验产物和金属Cr保持平衡。此外,还加入占起始混合物重量10%的  相似文献   

2.
在温度为1130-1450℃,压力为0.4-2.0GPa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及相转变(尖晶石相→斜长石相)过程中的固相化学成分演变。在部分熔融中,随熔融度的增大,橄榄石的Mg/(Mg+Fe)^尖晶石和斜方辉石的Mg/(Mg+Fe)及Cr/(Cr+Al)逐渐增大;而橄榄石中的Ca含量增至单斜辉石消失后逐渐降低;尖晶石中的Ti以较低的含量(TiO2〈0.15%)保持不变或稍有降低;斜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Mg-Cr2+做榄石、辉石、尖晶石的粉晶X射线衍射数据,采取“整体图谱最小二乘Rietveld”方法计算了上述矿物的晶胞参数和摩尔体积,并对Cr2+在各晶体结构中的占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矿物的晶胞参数随含Cr2+量的增大而增大。据Vegard定律,推算出各端元组分铬橄榄石(Cr2SiO1)、铬辉石(Cr2SiO2O6)及立方铬尖晶石(Cr3O4)的摩尔体积分别为47.7,68.0,44.9cm3。精化结构参数指示,在橄榄石中,Cr2+随机分配在两个八面体(M1,M2)位置;在辉石中,Cr2+优先选择八面体M2位置;在尖晶石中,Cr2+占置四面体位置。这种晶体内离子分配可从离子半径差别或晶体场稳定能大小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4.
在温度为ll30─l450℃,压力为0.4─2.0GPa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及相转变(尖晶石相→斜长石相)过程中的固相化学成分演变。在部分熔融中,随熔融度的增大,橄榄石的Mg/(Mg+Fe)尖晶石和斜方辉石的Mg/(Mg+Fe)及Cr/(Cr+Al)逐渐增大;而橄榄石中的Ca含量增至单斜辉石消失后逐渐降低;尖晶石中的Ti以较低的含量(TiO2<0.15%)保持不变或稍有降低;斜方辉石中的Ti含量及单斜辉石的Na和Ti含量逐渐降低,直至非常小的值。在从尖晶石橄榄岩向斜长石橄榄岩的相转变过程中,尖晶石强烈富Ti,且其Cr/(Cr+Al)逐渐增大;斜方辉石中的Ti含量和Cr/(Cr+Al)同时逐渐增大;单斜辉石中的Na含量降低而Ti含量升高或保持不变。当斜长石橄榄岩经受了部分熔融(即使很微弱),其在相转变过程中引起的各矿物相的化学成分特征要全部消失,而表现部分熔融作用的特征。这可作为判别橄榄岩在斜长石相域内是否经历了部分熔融的标志。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自然岩石及简单和复杂体系中实验合成或经重新平衡的尖晶石化学成分显示,在中-低压条件下,与橄榄石共存的尖晶石可含一定量的Si,其含量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用最小二乘法对简单体系中 实验数据的热力学模拟发现,Si在铬尖晶石中以硅酸盐尖晶石(Mg2SiO4)形式存在,Mg2SiO4组份在铬尖晶石中的活度aSDMG2SiO4=(NSPMG/2)2*(NSPSi)2(NSPSi代表以4个氧为基础的单位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全球一些有代表性的上地幔尖晶石橄榄岩和斜长石橄榄岩中各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特征。发现在斜长石橄榄岩中,尖晶石和斜方辉石富Ti,且Ti含量随Cr/(Cr+Al)的增大而增大;单斜辉石富Ti贫Na,其Ti含量随Na含量的增大而减少。据此,结合实验结果,可以肯定世界各地大多数斜长石二辉橄榄岩在斜长石相域内未经受部分熔融。岩体所曾经受的部分熔融只发生在尖晶石或石榴石相。它们的相对熔融度可以用下面两个指标来估计:(1)最贫Ti尖晶石的Cr/(Cr+Al);(2)单斜辉石的最高Na含量。对于尖晶石橄榄岩,从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到纯橄榄岩,其尖晶石和斜方辉石的Cr/(Cr+Al)逐渐增大,而含量很低的Ti或Na在尖晶石、斜方辉石及单斜辉石中保持不变或趋向逐渐减小。尖晶石橄榄岩的相对熔融度可据尖晶石的Cr/(Cr+Al)和单斜辉石的Na含量来判断。  相似文献   

7.
在1*10^5Pa,1400℃条件下实验合成了不同成分的Ni(1-x)ZnxFe2O4尖晶石,并将部分尖晶石在1100℃和1610℃条件下重新平衡。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尖晶石的晶胞参数。将实测的尖晶石晶胞参数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温度小于1400℃时Ni(1-x)ZnxFe2O4尖晶石中的四面体主要由Zn^2+、Fe^3+占据,而八面体主要由Ni^2+、Fe^3+占据,但至少当温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试验场Co^2+(CoCl2.6H2O),Sr^2+「Sr(NO3)2作喷淋液进行了1440h的淋滤试验,得到了Co^2+,Sr^2+在气带土壤中迁移的平均阻滞系数;  相似文献   

9.
首次报道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的两种成分分带趋势,其中斑晶铬尖晶石以核部富Cr、边缘逐渐富Al和Fe ̄(+3)为特征,该铬尖晶石为金伯利岩岩浆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基质铬尖晶石则同上述变化趋势相反,它们是岩浆在温、压增大或母岩在熔融程度增加过程中形成的。根据Cr_2O_3含量,基质铬尖晶石可分为两类:一是岩浆演化晚期,岩管爆发前槽压过程中结晶的低铬铁尖晶石(Cr_2O_3<54%);二是来自深源捕虏体的高铬铁尖晶石(Cr_2O_3>60%),本文探讨了它们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SO^2—4,Ca^2+,Mg^2+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SO^2-4,Ca^2+,Mg^2+等组分含量增多的原因,并定量地探讨了SO^2-4,Ca^2+,Mg^2+的各种来源比例。研究表明,含水层中石膏溶解及硫化物氧化是SO^2-4,Ca^2+,Mg^2+高含量的主要原因,控制硫化物氧化水进入含水层,对水质改良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薛良伟  周长命 《地球化学》1999,28(5):473-478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40Ar-^39Ar法测定了小秦岭303号石英脉的形成时代为石元古代。其流体包裹体属H2O+CO2+CaCl型,盐度为6.5%-12.98%,CO2含量高,Na^+〉K+。303号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2382±336)Ma-(2234±47)Ma,(^87sR/^86Sr)i为(0.7351±0.0019)-(0.7416±0.0004),^40Ar^^39  相似文献   

12.
地幔岩包体中斜方辉石的GOD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我国东部四个地点碱性玄武岩中地幔岩样品的研究分析表明,地幔岩包体被带上来的过程中,斜方辉石比单斜辉石更易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熔体玻璃(Glass)、橄榄石(Olivine)和铬透辉石(ChromeDipside)集合体,此作用可称为GOD化。GOD化沿包体边部最发育,向内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当玻璃极富K2O时,出现强烈GOD化。在强烈GOD化外面的寄主岩石中,还形成销沸石和/或方沸石聚集体。斜方辉石的GOD化不仅是由于升温降压而导致的不一致熔融所致,而且还伴有物质的交换(带入CaO+Na2O+K2O,带出SiO2+MgO)。  相似文献   

13.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的星叶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了星叶石。该矿物产出于火成碳酸岩脉中,与白云石、方解石、镁橄榄石、镁铝尖晶石、金云母、韭闪石、磷灰石、镁钛矿、石榴石以及三种未定名副矿物共生。该矿物的晶胞参数为:a0=5.356(1),b0=11.607(4),c0=11.851(6),α=64.57°(3),β=76.98°(4),γ=85.45°(3)。化学成分(%)为:SiO235.22,TiO211.47,Al2O31.18,FeO28.90,MnO5.15,MgO1.51,CaO1.75,K2O5.90,Na2O2.46,总和93.54%,化学式为:(K,Na)3(Fe,Mn,Mg,Ca)7Ti2Si8O24(O,OH)7。  相似文献   

14.
热液体系中Si的络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PH和硅浓度条件下,实验标定了Au-SiO以及Sn-SiO2之间的络合反应:Au^++H3SiO4^-之间的络合反应:Au^++H4SiO=AuH3SiO4 lgK=-1.65436+9611.21/T;Sn^4++4H3SiO4^-=Sn(H3SiO4)4;lgK200c=42.73。通过与Au-Cl、Au-HS以及Sn-OH络合物迁移能力的比较,表明在具地质意义的P睡EH条件下,A  相似文献   

15.
方同辉  马鸿文 《现代地质》1998,12(2):197-203
利用穆斯堡尔谱仪对辽宁宽甸地幔岩包体中的矿物进行了三阶铁的测定,测试结果与国内外已发表的数据接近。Fe^3+/∑Fe比值分别为:斜方辉石0.066 ̄0.196,单斜辉石0.216 ̄0.344,尖晶石0.283 ̄0.299,石榴石0.057 ̄0.223。依据电价平衡原理计算的Fe^3+含量受Si^4+、Al^3+和Cr^3+的电子探针分析误差影响很大。根据地幔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计算平衡温度、压力  相似文献   

16.
溶液介质条件对重金属离子与石英表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石芟夺Cu^2+、Pb^2_、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和表面吸附覆盖率逐渐增大,而表面反应产物的结合开矿相应地出现由单核化合物、多核化合物〖SOCu4(OH)3^4+〗,直至表面沉淀(SOH…Cu(OH)2(s)〗。随着温度升高,石英对Cu^2+、Pb^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逐渐减是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石英对Cu^2+离子的吸附量和表面离了  相似文献   

17.
刘福来 《岩石学报》1998,14(2):129-139
晋蒙交界孔兹岩系变质反应结构与矿物相转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麻粒岩相变质及其与之相伴随的重熔作用过程中,存在一类特殊的有熔体参与的变质反应,即未熔矿物与熔体之间的反应。结合天然块状岩石高温高压实验,确定研究区孔兹岩系熔体参与变质反应如下:①2Gt+(9SiO2+4Al2O3)熔体=3Crd;②Gt+(2SiO2+2Al2O3)熔体=Sp+Crd;③2Gt+(3SiO2)熔体=2Opx+Crd;④14Gt+(25SiO2+4H2O)熔体=4Cum+7Crd。这类熔体参与变质反应不仅受控于温压条件,而且与寄主岩石脱水熔融、长英质矿物部分熔融存在密切成因关系。该项理论与实验研究对于深化变质反应理论、探讨孔兹岩系矿物相转变成因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矿物3CaO·3Al_2O_3·BaSO_4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oreanu等[1]研究CaOAl2O3Mx(SO4)Y[M=Mg2+、Sr2+、Ba2+、Zn2+、Fe2+、Fe3+、Al3]系统中,形成类似于矿物3CaO·3Al2O3·CaSO4(硫铝酸钙)的可能性时,报道合成了新矿物3CaO·3Al2O3·BaSO4(简写为3CA·BaSO4);部分学者[2,3]研究过它的胶凝性能等。在有关文献中,研究者制备研究用纯矿物的煅烧条件、获得样品的矿相组成不尽相同。如文献[1]在温度1400℃保温240min,制备的样品包括铝酸钙(CaO·Al2O3…  相似文献   

19.
金在碱性富硅热液中溶解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樊文苓  王声远 《矿物学报》1995,15(2):176-184
实验测定了金在碱性富硅溶液中的溶解度,并标定了Au与SiO2之间的配合关系Au^+H2SiO^-4=AuH3SiO^04在80 ̄250℃的温度范围内,其平衡常数为lgK=-1.9889+10085。18/T(T为绝对温度)各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与Au-HCl-SiO2-H2O体系中得到的结果一致。它表明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SiO2均作为配位体,与Au形成AuH3SiO^04在热液中溶解、迁移。A  相似文献   

20.
胶东台上金矿成矿机制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凤英  李兆麟 《地质论评》1994,40(5):456-465
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台上金矿床的成矿机制为:胶东群地层重熔形成滦家河花岗岩岩浆时,初始浆为几乎均匀的熔体相;随着结晶成岩作用的进行,由于局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富K^+,Na^2^+,Ca^2^+,Mg^2^+,F^-,Cl^-,S^2^-,CO3^2^-及挥发份CO2,CO,H2O等的流体相,并不断从已结晶矿物及残熔体中,以[Au(HS)2]^-,[Au(HS)S]^2^-,AuCl4]^-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