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随着经济建设及城市建筑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各类建筑与市政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基坑支护、降水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CCTV中央大楼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对基坑标高复杂、地下水情况复杂的深大基坑的支护、降水设计及施工重点,详细分析了支护、降水特点,简要阐明了设计参数要点及施工重点、难点。此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可广泛应用于众多深基坑工程中,对广大设计、施工人员亦有一定的借签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在曹妃甸岛上吹填砂造地形成的场地上新建的大型现代化精品钢铁基地。分析了该建筑场地的地质环境情况和常用的基坑支护、降水方法,对该建筑场地上的建(构)筑物的基坑支护、降水设计及方案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基坑降水中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控制措施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降水工程中排出的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的人机交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春地区常用的凭经验和手工式的基坑降水方案计算设计模式,提出了一种人机交互式降水方案设计的方法,并用C语言编制报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经多个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Excel软件优化基坑降水的井群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基坑降水井群设计方法,利用优化理论和Excel方法,以总排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控制点水位降深建立约束条件,对基坑降水井群的设计进行优化。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基坑设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珠江一特大桥主墩位于珠江水域中,承台基坑施工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围护, C30水下混凝土封底。封底完成后进行围堰内排水时,基底承压水击穿了封底混凝土,造成了基底突涌事件。对比在围堰内降水和在围堰外降水两种方案后,决定采用围堰外降水的方法,将承压水位降至封底顶面以下。该方案工期短、费用低,开创了在珠江内降底承压水的先例,成功处理了围堰封底失败的事故,确保了承台的顺利施工。实践证明在深水中降承压水是可行的,降水是保证承台基坑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新郑机场站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内地层条件复杂,砂性土与粘性土互为透镜体,开挖范围内主要为粉土、粉砂、粉质粘土,属黄土类地层,渗透性能差,若降水井施工质量差,抽不出水且容易带走细颗粒,开挖时又容易发生流砂。对此类复杂地层的降水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层条件、围护结构的特性,保证将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同时避免流砂、管涌、突涌的发生,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在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场区水文地质渗流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降水设计,并采取有效的降水井施工技术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1.
13.
介绍了宝鸡市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及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宝鸡市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认为虽然造成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甚多,但近年来大多与人为因素诱发有关。因此,在国土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应重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避免因人类不适宜的活动而诱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下水水位预测,能够确定从降水井合笼到基坑开挖时的日期,开挖速度,可调整降水井的布局,确定最佳降水方案。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地下水水位预测在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上海徐汇区某6层教学楼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倾斜和损坏的工程实例。文章对地基沉降特点和原因作了分析。在地基条件较差的地区采用天然地基建造荷重较大的多层建筑物时,对勘察和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林功丁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15(4):70-72
建筑物基础防水土腐蚀的措施.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本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对建筑物基础的腐蚀类型与腐蚀性评价问题进行归纳与论述.并针对不同的腐蚀类型与腐蚀性等级要求,给出了天然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模糊聚类分析及在坝基岩体分类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糊聚类的基本理论,提出坝基岩全动态系统综合分类的思路,并针对某建水电站坝基岩体进行试算,初步划分了不同深度岩体的可利用性,为确定合理的建基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杭州百瑞国际大酒店基坑支护方法,针对原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节约了大量投资,并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淄博市地面塌陷灾害日益严重,已严重危害工程建设以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造成淄博地区地面塌陷灾害的主控因素、机理展开研究,采用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等理论为指导,研究得出:采矿过程中高强度抽排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岩土体失去托浮力支撑,引起地面塌陷。研究结果对淄博地区地面塌陷的预防与治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