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以一个位于高层建筑物顶部的电梯机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地理位置、闪电环境和雷电防护现状,进行了雷击电磁脉冲分析.对于电梯机房的各类屏蔽条件,分别对机房内设备的感应电压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分析,给出了电梯机房需要采取的屏蔽措施和其它防护措施,得出结论:①无论雷电击中电梯机房还是击中建筑物附近,若无屏蔽措施均将影响电梯正常运行;②位于建筑物顶部的电梯机房在做好基本防雷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采取金属网格(钢筋半径为0.002 m、网格宽度为0.01 m)进行屏蔽.  相似文献   

2.
李剑  张祎 《浙江气象》2013,34(2):45-47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梯正越来越多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且趋向于微电子化,极易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影响,造成运行中断。有些机房实施了相应的雷击防护措施,但还是未能避免设备的损坏。根据相关规范和理论,结合雷灾实例,就其雷击电磁环境进行分析,以期对实际运用有所借鉴,减少雷击灾害。  相似文献   

3.
通过3次雷击事故分析防雷设施在雷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一次雷击事故谈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祥 《青海气象》2007,(F06):28-29
以20016年10月29日发生在门源县某单位的雷击事故为例,分析了雷电流引入的通道和造成雷击灾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电子设备防止雷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梯结构,遭受雷击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对电梯机房的防雷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减少电梯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信工程单位因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而极易成为雷电电磁脉冲的破坏对象.分析了雷击灾害的产生因素,从雷击与电气事故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从拦截、屏蔽、均压、分流和接地等方面,对其综合系统的防雷工程保护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程控机房、网络设备所在生产楼、办公楼位于哈市的西北沿江地区,距市中心10km,办公楼高约20m、长约40m、宽约12m。该建筑物在当地不是最高的建筑物,周围建筑物较多。办公楼的接地装置利用基础地网的钢筋。  相似文献   

8.
校园网络系统雷击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明亮  徐力…  吴海 《广西气象》2004,25(3):33-33,52
以海南农垦加来师范学校校园网络系统为例,分析了造成雷击事故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吴兆国  张攀健 《广东气象》2007,29(B12):104-105
通过对一起通信基站和邻近村庄雷击事故现场进行调查、询问、检测,并结合台山市气象台当时的气象资料,从雷击可能造成损坏的多个途径入手,逐一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科学推断,找出雷击造成通信设备和村庄电器设备损坏的原因是基站的防雷设施在接地、合理布线、安全距离、等电位连接、屏蔽、雷电感应和雷电波入侵防护等方面均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指出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烟花爆竹场所,介绍了建筑物防雷类别划分、雷电防护技术与设计要求,概述了防雷防静电检测技术要点,并就烟花爆竹场所的雷电防护与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测验收工作过程中新建厂房防雷设施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浅析新建厂房的雷电防护的特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安徽闪电分布特征和不稳定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安徽2008—2011年LD-Ⅱ型闪电定位系统资料,以统计方法分析安徽闪电分布特征,发现安徽闪电的发生较为集中在7—8月,闪电极性以负闪为主(约占总闪的93%以上),同时存在南北差异。南部的闪电数和平均电流强度比北部大,但北部正闪比例略高于南部。进一步结合2008—2011年阜阳、安庆两站探空资料,选取了抬升指数、对流有效位能、700~400 hPa平均相对湿度、700 hPa假相当位温、850~500 hPa温差、沙氏指数与K指数7个大气不稳定参数,以两站为中心的0.5个纬距范围内,分析了探空放球时间后6 h内,大气不稳定参数与闪电活动的关系,确定了闪电活动的不稳定参数阀值,为闪电活动预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区域雷灾易损性及其区划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雷电灾害情况,根据江西省雷电灾害资料和年平均雷暴日统计资料,选取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指标、生命易损指标作为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江西省雷灾易损度区划。提出了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和区划的模式,为区域防御和减低雷电损失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实现了对雷电感应电压的计算,并与已有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分析了DL/T 620-1997中规程公式估算架空传输线雷电感应电压峰值的精度,其中定性研究发现,雷电感应电压峰值与电流幅值、架空线高度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与距离成负相关关系,这种敏感性关系与FDTD的模拟结果相同;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规程公式计算的雷电感应电压值与FDTD计算的电压值相比均偏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修订系数k对规程公式进行改进,通过FDTD模拟确定了修订系数k的取值为1.6,将规程公式修订为40 I0·h·S-1。最后,本文利用LIOV程序对修订后的规程公式进行精度检验,结果发现,当雷击通道与架空传输线之间距离为100 m和400 m时,修订后规范公式计算得到的雷电感应电压峰值最大误差仅为3.7%和5.5%,从而证明,利用修订后的规程公式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架空传输线上的雷电感应电压峰值。  相似文献   

16.
匡本贺  何兵 《湖北气象》2007,26(1):88-91
通过对全国已安装的新一代天气雷达雷击灾害的调查,并结合湖北省武汉、十堰、恩施三部天气雷达雷击事故的分析,揭示了其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防雷设备安装不完善、部分配置设备安装不合理及施工过程中未采取临时防雷措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防雷中的几个问题:一是雷达站应按行业标准对其采取综合防雷措施;二是对新一代天气雷达楼应科学划分雷电防护区并对各区采取全面的防雷措施;三是雷达辅助配置设备航空障碍灯不宜安装在天线罩顶端;四是在雷达安装施工期间必须增设临时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建筑物高度对单个上行闪电触发以及传播的影响,设定了一个固定的背景电场,并结合自行触发的上行闪电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二维高分辨率上行闪电放电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上行闪电在初始阶段分支比较少;发展到离地面2 km左右后,闪电开始出现大量的分支,闪电通道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叉:一部分通道继续向高电荷密度中心垂直传播,另一部分通道绕过高电荷密度中心,向外水平传播;模拟的上行闪电只能垂直传播到4 km处的负电荷中心,不能穿过0电势线向上方的正电荷区传播。(2)建筑物高度对上行闪电的触发起了关键作用,建筑物越高,越容易触发上行闪电。(3)建筑物高度对上行闪电传播具有一定的反作用,随着建筑物高度增高,模拟出的上行闪电的水平和垂直传播距离都有所减小,通道的分形维数变小,通道传播的总长度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