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南潜山油气藏属于"新生古储"型组合,主要为奥陶系、寒武系碳酸盐岩。裂缝是储层内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寻找岩层内的裂缝是潜山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根据裂缝在几何属性上的表现,提出了用多种几何属性预测与描述储层中的裂缝体系,定量刻画裂缝的分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实际钻井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最大主曲率法用于煤层气藏储层裂缝渗透率预测的原理,运用三维地震沿层最大主曲率属性对构造裂缝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裂缝间距、构造最大主曲率值、岩层厚度及渗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最大主曲率的煤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该模型对某区煤层气渗透率预测的结果与测井和实验室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基于最大主曲率的煤储层渗透率预测方法在煤层气藏裂缝渗透率预测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曲率类属性,本文提出预测“裂缝发育带—裂缝发育方向—开启裂缝”的—套流程,首先对地震数据体进行曲率运算预测裂缝型储层发育带;然后对曲率数据体计算玫瑰图属性,用成像测井的玫瑰图与曲率体计算的玫瑰图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裂缝的发育方向;根据裂缝发育方向优选2个主要裂缝发育的主方向,然后根据裂缝发育的主方向对曲率数据体计算2个主方向方位强度属性;将2个方位强度属性分别与产能交会,其中相关性较好的方位为裂缝的开启方位.上述方法在哈萨克K油田应用,预测了K油田区东部地区为缝洞型储层发育带,西部地区为裂缝型储层发育带;主要发育NE向和NW向两组裂缝,其中NE向裂缝北部地区开启性好,NW向裂缝南部地区开启性好;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的2口钻井获得了商业油流.  相似文献   

4.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着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预测方法,以普光地区嘉陵江组为例,在统计研究区裂缝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别利用构造曲率法、纵波宽方位各向异性法和有限元法对裂缝进行预测,比较各个方法预测结果和适用条件。对比结果表明:曲率法基于几何学理论,可以定性的分析裂缝发育强度,无法预测裂缝方位,该方法适用于基础资料较少、构造简单、褶皱发育的地区;纵波宽方位各向异性法是地球物理法预测裂缝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反映有效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但是该方法适用于倾斜裂缝和高角度裂缝发育区,对地震资料质量和处理要求较高;有限元数值模拟法从正演角度再现了裂缝形成过程,计算分析裂缝的发育强度和方位,该方法需要对研究区裂缝形成机理认识充分,预测结果的精度取决于模型的精细程度。   相似文献   

5.
裂缝及断裂的分布影响着潜山的储层和成藏条件,以华北潜山1区地震数据体为研究对象,对构造平滑后的数据体分别进行常规曲率计算,曲率坐标旋转和蚂蚁体属性的计算来预测裂缝和断裂的大概分布情况,多种属性对比后发现这些单一属性虽然都能不同程度反映裂缝发育,但都有各自的弊端。为了提高裂缝预测效果,弥补单一属性的缺陷,在优化后的曲率属性的基础上进行追踪步长缩小后的蚂蚁体计算,形成新的融合属性体,新方法提取的蚂蚁体属性反映出裂缝连续性更好,分布规律更加清晰,东南部大断裂较为突出,与地质资料对比后结果可靠,为后期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用主曲率法研究裂缝性油气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裂缝分布是油气勘探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目前,工程实践中一直靠经验对裂缝分布下定性结论。本文通过对裂缝的形成因素、特征、以及裂缝性油藏分布的研究,给出刻划裂缝分布发育程度的数学方法主曲率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某地区的裂缝分布情况。所得结论与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完全吻合,为下一步探井部署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应用地震数据计算的地震曲率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属性,它与尺度不同的断层和裂缝密切相关。实验建立了在未知层位数据下的一种多尺度体曲率计算新技术,是基于相干算法的曲率联合计算新技术,利用相干算法寻找数据体中某一点与周围相干性最大的其他点形成一个局部曲面,在最小平方意义下进行曲面拟合,并采用窗口技术,再计算曲率就能得到不同尺度的体曲率。这种曲率联合计算技术,具有简单易实现、抗噪能力强和稳定好的特点,避免了层位数据拾取误差带来的影响,是曲率法的一种新发展,能为识别尺度不同的地质结构特征提供丰富信息。利用建立的基于相干算法的曲率联合计算技术,对海上W地区50km2的双方位地震数据进行了曲率计算,获得了T61和T62a储层的最大曲率和最小曲率等,T61和T62a储层的最大曲率和最小曲率等详尽地刻画了T61及T62a储层不同尺度的断层和裂缝以及裂缝对增加裂缝孔隙度的作用,为储层预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天然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岩芯裂缝观察结果,通过与FMI,MAIN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对比,系统描述天然裂缝在成像测井上的影像特征,对地层裂缝特征参数进行了确定.成果反映出核三段地层中的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倾角在80°~90°之间.走向在100°~110°左右,宽度一般小于1 mm,裂缝长度主要在30 mm以内.  相似文献   

9.
以3D地震数据体为基础,使用相干分析技术和合成声波测井对发育在渤海湾盆地南部少浅海海域中的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太古界花岗片麻岩中的潜山裂缝性储层进行了横向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有利部位。预测结果得到了实际钻探的证实。  相似文献   

10.
当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不明显或储层较薄时,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往往难以达到储层预测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结合泌阳凹陷M区块实际地质特点,根据区内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及钻井资料等,利用自然电位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重构对储层反映敏感的泥质含量曲线。利用泥质含量曲线进行测井约束地震波阻抗反演,有效提高了反演剖面的分辨率,增强了储层砂体预测的准确性。经实际钻井及测井资料证明,该技术在研究区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水库诱发地震震级定量预测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概率预测法、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逻辑信息量法和应变能分析等;介绍了其在小浪底水库诱发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并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辽河张强凹陷科尔康油田储层裂隙预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在岩芯裂隙观察和油田应力场模拟的基础上,利用F指标法对张强凹陷科尔康油田主要储层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做了预测研究,评价了该油田各区块裂隙的发育情况,指出了有利于油气富集部位。   相似文献   

13.
两种计算瑞利波理论频散曲线的传递法模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计算层状介质中瑞利导波理论频散曲线的2类传递矩阵方法进行总结,分别利用2类传递矩阵方法对假定的层状介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比较了2类方法的特点。通过模拟计算结果可知,2类传递矩阵算法是一致的,但快速标量传递算法的计算速度比Abo-zena,Menke和Bixing Zhang等推导的传递矩阵算法快1倍多,并且其计算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要优于后者,但在避免高频数值溢出方面,Bixing Zhang等推导的传递矩阵算法比快速标量传递算法要好。  相似文献   

14.
滑脱断层曲率在金矿成矿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滑脱断层在金矿成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陕甘川邻接区的金矿分布位置与滑脱断层的关系,得出陕甘川邻接区中滑脱断层曲率大于4的密集区是金矿分布的远景位置。探讨了滑脱断层曲率与矿床分布的规律且分析了断层曲率的数学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自动追踪断层求曲率的软件,将它应用于陕甘川邻接区金矿预测中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一种综合应用岩相,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手段研究和预测裂缝性储集层的方法,并将其用于川南丹凤场阳新统裂缝系统的研究。提出本区阳三储层裂缝发育带主要分布于脆性的硅质灰岩相段附近,其地震响应表现为低速连续强振幅相,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的对比表明,此方法可较好地预测裂缝发育带的展布和有效地识别解释陷阱。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叠前地震数据预测火山岩储层裂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及各向异性理论的研究,归纳出一种通过叠前地震数据来预测火山岩裂缝的方法思路:首先引入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利用其分辨率高的优点来寻找火山岩储层,然后分析裂缝引起的地震波动力学属性随方位角的变化特征,通过各向异性来预测裂缝的方向和发育程度,综合判断火山岩储层裂缝的分布情况。该方法以"面向储层找裂缝"为原则,在分辨率和预测准确性上都有其理论优势,将该思路在试验区域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红英 《矿产与地质》2005,19(5):576-578
简要地介绍了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主要原理,说明了该方法的局限性,并结合工程实例强调了用两种方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裂缝岩芯检测的技术缺陷,建立了裂缝面、在层层面及钻井井身等产状要素之间的空间几何学联系,利用这种联系可以确定非定向取芯井裂缝的真实产状,研制了裂缝岩芯检测资料处理系统软件,可提高代作效率和精确度;应用该技术对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潜江组非砂岩进行了研究,结果揭示了目的层裂缝成因类型、空间分布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据此所提出的靶区经钻探已获得油流,说明该技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