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运恒 《华南地震》1991,11(3):75-79
本文对广东省海康盐场339^#深井8年来的水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井Cl^-含量和Ca^ Mg^ 合量的下尝稳定型的,它们与气象等外界因素影响无明显关系,对一定范围内的地震活动具有震兆显示能力。  相似文献   

2.
用四川地区不化学建台以来11个水氡点的水氡观测资料和5个水化观测点19个水化测项的观测资料,绘制了水化日测值,五日均值和月均值图。以月均值曲线图为基础,用形态法分析提取水化中短期趋势异常。以2个以上水化台项出现形态异常,作为预报未来1年内异常点周围200千米范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300千米范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水化前兆指标。以多水点水氡日测值资料为基础,用层次跟踪方法提取水化异常,提出多点水氡  相似文献   

3.
水化学异常点的平面分布呈网络状,与地震活动图象类似。唐山地震的水化异常发生在北东或北西向的前兆迹线上,并呈现阶段性,水化异常指示了某些断裂在地震前后有过活动。  相似文献   

4.
蔡仲琼  许秋龙 《内陆地震》1995,9(2):150-157
水化群体异常的演化趋势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中强地震前,水化异常变化速率值呈现“增长-地震”的普遍规律。在月、旬和五日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水化群体异常演化图式,具有显著的自相似性和可重复的特征,并可分别作为地震的短期、短临和临震前兆标志与发震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化多层次加速前兆图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吉易  郑云贞 《中国地震》1994,(A00):157-165
重新研究渤海,海城,唐山,大同等地震的水化观测资料,发现水化的多层次异常加速图象是一种可重复出现的强震前兆现象,水化异常群体演变的趋势具有差异性,阶段性和自相似性,异常与地震的关系为“增长-地震”或“加速-地震”的形式。水化异常群体在半年、月和旬坐标尺度上构成多层次的增长或加速图象,可分别作为地震的中期、短期和短临前兆。水化多层次加速前科象可与多种前做比较,认识上与传统观点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月  吕晓健 《地震学报》2016,38(2):208-219
基于区域-时间-长度(RTL)算法,本文以汶川MS8.0、 于田MS7.3、 芦山MS7.0、 鲁甸MS6.5及景谷MS6.6地震为例, 对强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空间分布与发震地点的关系进行分析, 并根据新提出的物理参数区域-时间-长度的面积分IRTL探索区域地震活动水平与地震发生时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3次MS≥7.0强震前均检测到地震活动平静, 2次MS>6.0地震前均检测到地震活动增强, 这些地震活动平静和增强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及其附近潜在发震断裂带及周边, 异常范围和异常程度随时间由小到大再到小. MS≥7.0强震前, 地震活动平静主体区的IRTL曲线在震前1—3年从零值下降至低谷后回升,低谷点与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为9—18个月; 鲁甸MS6.5和景谷MS6.6地震前, IRTL曲线分别在震前1年和1.8年由低值开始上升, 达到峰值后回落, 峰值点与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分别为3个月和9个月. 本文结果表明, 地震活动平静的IRTL低谷点和地震活动增强的IRTL峰值点对地震发生可能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仲琼 《内陆地震》1989,3(3):230-239
本文在水化前兆清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异常判别方法,应用适合本地区的“异常可靠性评价标准”,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150km范围内的中强地震和反例事件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水化异常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是制定地震水化异常判据和定量化指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阎贤臣  张增 《地震》1989,(3):7-12
红寺湖泉是民乐盆地地震重点危险区的一个水化观测点,观测结果表明:水氡、溶解气中He、H_2含量变化都同地震活动相对应,地震前有明显异常变化。该泉点映震能力是与它所处的地质构造单元、区域构造背景、地壳深部构造条件及泉点的地球化学环境的特殊性密切相关。本文讨论了水化灵敏点(穴位)判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研究川西地下流体化学各观测组分的异常特征及其与中强震的对应关系发现四川及邻区5.5级以上中强地震前1~2年,均能观测到地下流体化学层次跟踪方法发生异常;在观测台点较多的地区,中强地震前1年时间内,可观测到2个以上台项地下流体化学形态异常及短临异常;地下流体化学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较好;地下流体化学异常台项比在很大程度上受震中附近水化观测台项多少及其台点分布均匀与否的影响,其大小往往不能客观反映川西地下流体化学异常与地震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991年1月5日缅甸7.6级大震前,云南省西部水化网观测到的水化异常,这些异常不仅有水氡,还有水汞、CO2、Ca(++)、Mg(++)和Cl-等,异常的时间不仅有中长期,还有短临异常。文中根据观测事实指出,一次强烈地震发生之前,水化学的异常范围不仅仅在距震中200公里的范围之内,甚至在距震中500公里的范围内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1.
安维光  郭宝娥 《山西地震》1994,(2):17-20,26
对阳原台1979年4月至1992年6月的ρ_s月均值,用差值法消除年变以后,突出了正常背景和异常特征。得出消除年变后的ρ_s月差值,反映台站220km内5级以上地震的效果是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包头西6.4级地震前后水化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八五”攻关水化、水位地震短临预报方法分析研究了1996年5月3日包头西6.4级前后震中周围300km范围内水化群体异常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包头西6.4级地震发震时间进行短临预测,证明了该方法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青  李圣强  罗立强 《地震》2005,25(1):15-21
收集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工程(CCSD)主孔中117~2045 m深度地下流体某些组分(He、 Ar、 CO2、 CH4)的浓度资料和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4月30日时间段内钻孔周围500 km范围内震级ML≥1.0地震目录资料, 对其流体资料进行日均值处理、 差分分析和最大相关系数处理。 由日均值浓度看出地震前后He、 Ar、 CO2、 CH4浓度存在明显异常; 最大相关系数分析表明, CH4和CO2组分两者相关性好, 最大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95, 均方差为0.08, 说明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 CH4和CO2浓度日均值最大相关系数在地震前后出现明显的异常波动。 主孔中的地下流体特征及与周围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揭示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中的地下流体异常与区内地震活动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多年观测发现,巧家毛椿林水点的宏观、微观前兆异常变化同该水点100 km范围内5.0级左右的区域地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选择的部分微观前兆观测资料进行日均值常规处理,对宏观异常情况进行归类总结,发现氟离子、钙离子指标异常以及宏观水位变化异常是对应区域地震预测的良好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 8 1级地震为例 ,运用月均亮温点对点差值分析法和断裂带内外亮温差值分析法 ,研究了活动断裂与震前红外异常的空间关系及发震断裂上震前卫星红外异常的时间演化过程。研究发现 :震前月平均亮温相对于 2 0 0 0年同期平均亮温的增温区沿发震断裂呈条带状分布 ;从震前 1个半月的 2 0 0 1年 10月开始 ,断裂带内外的相对温差发生明显变化 ,断裂带内的平均亮温与其外围的平均亮温差从 - 2℃增加到 1℃ ,相对增温幅度达 2~ 3℃左右 ,地震之后相对温差又回到正常状态。由此可见 ,震前卫星红外增温与东昆仑断裂带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地震前沿断裂带的红外增温大于其它地区。断裂带内外亮温差值分析法是定量研究红外增温与活动断裂的时空关系、挖掘震前增温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台湾峡南部Ms7.3地震的地下流体前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秀峰  张清秀 《地震》1996,16(3):307-310
1994年9月16日在台湾海峡南部发季了Ms7.3地震,发震时福州、厦门、漳州、东山等地普遍有感,个别房屋出现裂缝。震前福建省水化台网监测到水氡、水电导率、Ca^2+,K^+,Mg^2+,水位、水温等地下流体群体异常、异常列出现层次性,异常空间分布具有集中性,异常数量达到一定数值。  相似文献   

17.
对河北易县台形变观测资料日均值和月均值在2次唐山地震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该台多种观测手段在地震前记录到了显著异常,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性,给出该台形变资料的异常特征和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吴子泉  金安忠 《内陆地震》1991,5(2):149-154
本文应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对宝坻等四个台唐山地震前地电、水化、水位、形变等手段的月均值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宝坻地电、管庄水氡、宁河俵口水位及牛口峪定点水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前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灰色预测系统在地震前兆数据的处理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立  付虹 《高原地震》2000,12(1):42-49
对云南地区水质前兆观测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以月均值为基础,总结水质前兆观测项目的个体异常,群体异常与云南地区M≥6.0级地震1年尺度内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波 《高原地震》2011,23(1):27-32
基于测震学A6值、地震异常变化及空区等,对新疆北天山地震带1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该区中强震初步预测方案,即:新疆北天山地震带西区Ab值低于均值半年,东区A6值低于均值3年;出现3级以上地震空区;2°×2°异型区内地震异常增强;出现6个月以上地震平静,就可综合考虑作出5级以上地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