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九七○年应征入伍,从甘肃来新疆的,被分配到中印边界的昆仑山开车.一九七六年转业到3975气象台.一九七九年调到中蒙边境北塔山气象站.在这十六个春秋里,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战斗在边远艰苦地区的运输线上,以站为家,以苦为荣,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边疆的建设事业. 那里需要,就到那里.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六年,部队需要我在中印边界当好后勤运输兵,我就安心服役.一九七六年到一九七九年复员  相似文献   

2.
兰明才 《气象学报》1966,36(2):208-212
我种了一辈子庄稼,和天打了一辈子交道,因此亦摸着了一点它的规律。过去摸不清它的规律,生产上真不知吃了多少亏。 提起看天,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一年夏天中午,我那时在给本村地主扛长工,在桃园里干活.那天没有一丝云彩,也没有风,热得要命。忽然不远的地方爬过一条蛇,隔了半袋烟工夫又有一条,不到一顿饭工夫,一连看到好几条.当时我就纳闷,回到家里问老年  相似文献   

3.
1970年,当我的科研工作还处在伢伢学步阶段的时候,我来到了湖北省武昌县气象站,住到武昌县山坡一位有丰富看天经验的农民家里,学习怎样做天气预报.从那时起,我与湖北省人民、专家学者、气象工作者、青少年科技工作者、青年同志,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是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力量,丰富的营养;使我在二十多年的奋斗中做出了一些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的成果.前不久,收到武昌县气象站一位故友的来信,谈到他用我当年的方法制作预报的情况,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湖北省气象工作者没有忘记我!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当我初涉天气预报演播工作时,对气象工作的了解尚停留在童年时的记忆里。那时,我的姑姑在富川县气象局工作。每当放寒暑假的时候,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这样也就有机会了解到姑姑的工作。在姑姑的办公室的前面有一大块空地,绿茵茵的草坪上排立着一些白色的箱子,高耸的铁杆,圆圆的简柱等好几种东西。从姑姑的口里知道,那个高耸的铁杆上飘摇不定的小玩意是用来测定风向风速的,而那个木箱子叫做白叶箱,里面装有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当时我感到非常惊讶,哪么大的~个天,一个地,一年四季的风云变幻,就锁在这样一个小小…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     
母亲离我而去一年多了 ,我常常想念 ,每逢节假日 ,我仍像过去一样 ,想着回家乡去看望母亲 ,但却是永远也看不到了 ,我每每凄然泪下。母亲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我姐弟四人 ,父亲逝世早 ,母亲一人拉扯我们长大。五、六十年代 ,生产队按劳记工 ,分粮分柴 ,尽管我母亲晌晌不误 ,脏活累活争着去干 ,一天也只能得六分工 ,折合不到一角钱 ,一年劳动所得 ,不够口粮钱 ,还要给队上倒交钱 ,可那里拿得出啊 !不交钱 ,不分粮 ,母亲叹息 ,弟妹哭泣。因为是“透支户”,只能分最低口粮 ,一年分的粮全家只有三、四百斤 ,掺着野菜 ,省着吃也要差半年口粮。于…  相似文献   

6.
一、长期予报 对7708号台风,我站于5月分发布的汛期长期予报和9月上旬的十天天气趋势中,均予报9月上旬末有一次台风影响我县。我们的依据是,本站逐日气压曲线出现深谷,对应148天(±1天)后有一次台风影响我县。深谷的条件是:8月份气压<1014毫巴,4月份气压<1009毫巴;谷前气压连续下降2—3  相似文献   

7.
在一座高山顶上,挂着一片白云.周围是蓝天,脚下是望不到尽头的平原.这一天刮起了一阵下行风,白云随风飘落,款款而下.飘着飘着,白云感觉不对劲,我明明是在往下飘落,怎么越加靠近白茫茫似我家族堆里?但此时的白云已无法控制自己的身躯,直奔白茫茫的世界而去.  相似文献   

8.
周笑天 《气象》1978,4(9):1-2
我今年57岁了。过去,长期搞行政工作。1962年秋,当我分配到气象站工作时,正是全县遭受严重洪涝,很多庄稼淹没在水中,气象站也积水一尺多深。我是坐着小船来到站上的。面对白茫茫的大水,眼看涝灾给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使我深深感到:做好气象工作,关系多么重大啊!我暗暗下决心要把这付担子挑起来,为保障农业丰产丰收和人民生命财产积极做好工作。那里知道,掌握老天的脾气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一年春播预报,由于事  相似文献   

9.
欧强同志是一九八一年从广西气象学校分配到我局工作的。别看他是个孩儿味尚未完全脱消的小伙子,却是一个热爱本职工作、技术比较全面、能分辨是非的好同志。 刚到那坡的第一天,人们问他对被分配到山区来工作是否乐意,他笑咪咪地答道:“在那里工作都是一样的。从我报考气象专业的那个时候起,就已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了”。他口里这么说,行动上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掌握观测技术工作,他极少看电  相似文献   

10.
朱抱真 《气象学报》1953,24(4):157-186
目次 一.前言——東北低壓是一個重要的天氣系統 二.東北低壓的發展分析舉例 三.東北低壓在春季發展的條件和原因 1.低壓即将發展以前和發展末期高空溫壓場的構造 2.没有發展的東北低壓 3.同一個高空低壓槽裏南北兩個地面低壓系統的發展問题 4.地形對低壓在春季發展最频繁的作用 四.結語 一.前言——東北低壓是一個重要的天氣系統 曾做過我國天氣分析预報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在我國的大陸上很少發现比較强大的低壓系統,但是東北地區則是一個例外。我们時常在東北發现有比较强大的閉合的低壓系統。這種東北低壓在四季裏都能出现,但是以春季最爲频繁,低  相似文献   

11.
天气概率预报是对未来某天气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用百分率来定量表述的一种天气预报方法。国外已在广泛应用,国内的上海和北京也开展了此项预报业务,而且很多地区正准备发布天气概率预报。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气候概率预报、主观概率预报和客观概率预报三种方法。1 大到暴雨分县概率预报的必要性1.1 对1995年5月1日至7月2日我台大到暴雨分县定性预报的分析1995年我区暴雨主要集中在5月1日至7月2日。在这63天中我台向各县(市)局发的分县指导预报电码中报了大到暴雨的有24天,其中5月份7天;6月份15天;7月份2天。报得最多的是铜鼓、靖安和奉新,均为19天,最少的是万载13天。成功率最高的是靖安47.4%,最低的是丰城26.3%,全区平均为36.2%,空报率为63.8%。全区同时报了大到暴雨的为11天,这11天中,出现1站大到暴雨的有1天;2站的有4天;3站的有1天;全部9站的仅有2天。  相似文献   

12.
我地的春播期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 旬,若有3天以上的日平均气温(?)12℃或日 平均气温(?)14℃连续5天以上光照的天气被 称为倒春寒,它严重地影响着我地区早稻播 种,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全地区性的倒春寒有1955年、1968年、 1970年、1976年、1980年及1982年共6年, 特别是1976年倒春寒日数长达15天左右,是 我地区早稻烂秧最多年。 本文试以历史资料对我地区倒春寒作分  相似文献   

13.
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因强降水造成蒸发量缺测和加括号的记录较多。如我市某站1994年4至9月蒸发量缺测和加括号的有9天,属降水影响的就有8天。其中6月份出现三次暴雨,蒸发量缺测2天,记录加括号一天。这种情况,不利于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序列的完整和准确。因此,探讨强降水时蒸发量缺测的补救办法很有必要。 经查阅记录,我认为有两种做法可以在特定天  相似文献   

14.
和弦     
记得吗?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相识的那一天你询问了我的职业我把头一昂,说: “看天的”你微微一‘笑,说: “伟大”此刻,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你说:我太幸运有白云蓝天月亮星空为伴我说:可也有狂风暴雨 电闪雷鸣你说: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我们这些看天的人。我说:我要用诗来描绘我的天地你说:我的天地本来就是一首优美 迷人的诗我还能说什么呢?人能拥有事业这就够了还能拥有理解和尊重,这已经很 幸福从此,我觉得丘比特的神箭已把我心扉射透要挣脱你而远去似乎已经很难很难……和弦@张梅$河池地区气象局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哪里积雪最深新疆特别是北疆冬季气温低,降雪多.海拔高的山区甚至终年银装素裹,雪花飘扬.辽阔新疆,究竟哪里最先开始下雪哪里积雪日数最长哪里积雪最深呢北疆地区一般从10月初雪直到次年4、5月终雪,年平均有雪期近200天.例如,乌鲁木齐在10月14日开始下雪,5月1日终雪,平均有雪期为200.1天.阿勒泰平均初雪日比乌鲁木齐早一天——10月13日,终雪日是4月24日,平均有雪期为194.1天.南疆平均初雪日比北疆晚两个月,终雪期又比  相似文献   

16.
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朱应珍一天,面部的四个器官发生了争执。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本事,竟然凌驾于我的上方?”鼻子说:“我能辨别香味———眼睛有什么本事,又在我之上?”眼睛说:“我能观察四面八方,应该在你之上。可眉毛呢?”眉毛说:“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本事,但如...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三月上旬中期,西伯利亚正酝酿一股较强的冷空气。三月七日至十二日乌拉尔阻高一直稳定维持,不少台站均发布三月中旬有一次低温阴雨天气。是否对我站造成影响,是春播预报服务中的关键问题。我经过认真分析,果断发布预报本站三月中旬没有三天或三天以上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果与预报相符,现将其预报思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行走美人谷     
在川西大香格里拉的旅游环线上,有一颗光芒四耀的明珠——丹巴县,那里山川奇美,风光独异,尤其是以美人辈出而享有“美人谷”盛誉。  相似文献   

19.
风雨二十载     
<正>光阴似箭,转眼二十载,黑发人变白发人,青年俊秀变中老年人士,浑浑噩噩是一天,勤奋努力亦一天可叹如今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从瓦里关建站到现在的巨大变化依旧历历在目,虽然我们这一代老了,但年轻的血液仍然在不断的在补充着这里。记得刚上山时,坐在车里,在一条盘山沙石路上七绕八拐的行进了很长时间才到达了山顶,在山顶"敖包"的旁边有一间平房,走进去一看,有两间是卧室,还有一间厨房,一切都是那么的简陋,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20.
种子赞 贫瘠的沙漠, 它也将其视为富有, 落到那里, 探出新生命的头. 不落鸟的绝壁, 它也不肯屈服低头, 长在那里, 挺胸向春风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