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地质工作,特别是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工作有所削弱。但是,矿产资源和地质找矿工作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90%左右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30%以上的生活用水来自矿产资源,支撑了70%以上的国民经济总量及相关部门的运转。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主要矿产资源产量增长赶不上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矿产资源供需紧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河北省作为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对经济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新的时期,如何科学地安排地质工作项目,实现地质找矿工作新突破,已成为当代地质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矿产资源的管理部门,一方面掌握着全省的地勘资金,一方面又苦于没有好找矿项目安排,地质找矿工作应该如何突破?本人根据河北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工作经验,就我省紧缺矿种资源的找矿工作,谈一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矿产资源消耗量大,且消耗速度快,而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比工业化前期更强,经济快速增长仍需要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而这种趋势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今年二季度以来,我省经济呈现明显回升势头,企业信心明显增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随着政策效应不断显现而明显减弱,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矿产资源开发和消费不断扩大,储量消耗的增长快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危机向我们走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华网石家庄 2月 2 1日电  当人们享受日益丰富的现代生活时 ,矿产资源危机正在悄悄地临近。环京津的河北省至今已发现矿产 12 8种 ,其中主要矿产保有储量潜在总值 12 4 61亿元 ,居全国第十四位。但随着矿业的快速发展 ,这个省后备资源储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1986年以来 ,河北省累计消耗地质保有储量约 77亿t,而地质保有储量增加量只有 4 1.3亿t,目前已有 2 5种矿产出现短缺和不足。河北省副省长何少存说 ,如果河北省地质找矿没有较大进展 ,到 2 0 10年不能保证经济建设需要的矿产资源将达到 30种 ,除煤矿等少数矿产外 ,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6.
李静 《地质通报》2003,22(11):877-880
中国93%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而绝大多数的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国家的经济安全,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任时 《吉林地质》2005,24(3):95-98,102
在2003年12月首次发表的《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指出,近几年矿产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一直在大量开采地下的各种矿产资源。几十年来,我国地勘工作获得很大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据2003年中国资源公报称,2003年初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58种,又据2002年度全国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  相似文献   

8.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扼要阐述了科技进步的本质和内涵,并说明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及增长中的作用;阐述了地质科技进步是地质科学的发展,勘查效率的提高和新矿床发现及储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强调了地质科技进步管理的意义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成立50年以来,已发现评价35种矿产,勘查评价了400余处矿产地;提交金金属量1771Kg、铁矿1270万吨,水泥灰岩2.6亿吨等;在全国首次发现并评价了碎云母矿床,提交资源储量515万吨。多次获得优秀地质找矿奖和科技成果奖。其中河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奖2007年度二等奖、河北省石家庄行唐县苏家庄碎云母矿区普查获国土资源部优秀找矿奖2007年度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一个国家所占有的矿产资源种类及其储量将规定国家经济发展的走向,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矿产地质工作都给予一定的重视,以求有所发现,有所发展,促使国民经济向布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国土资源环境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地下水、湿地、矿产、地热和地质景观等资源条件分布,结果显示,平原区土壤质量总体良好,良好及以上等级土壤分布面积约占平原区面积的80.89%,适宜种植绿色农产品的面积为96363 km~2,富硒耕(园)地面积为1894 km~2;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为188亿m~3/a,但呈现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衡水湖等五大湿地分布面积约为614 km~2,近30年来减少了35.57%;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例如铁矿资源储量98.4亿t,铜矿资源量111.50万t,石油地质储量249635.02万t;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可替代3.43亿t标准煤;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约有300余处可纳入环首都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同时,分析了活动断裂与地震、地面沉降、地裂缝、崩滑流和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和湿地退化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城镇发展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优质耕地资源保护和地质遗迹资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地学建议,为区域规划建设提供地质安全保障和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河北地质》2006,(4):3-3
2006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意见》(冀政C2006158号),《意见》明确了建立地质勘查工作新机制和切实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管理的具体措施。《意见》指出:加强铁、煤等重点矿种勘查已成为我省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则:近期需求和长远储备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传统手段和先进技术相结合;集中攻关和全面普查相结合;省内项目与国家项目相结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结合。主要任务是:从2006年起,利用5年时间,以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集中资金、集中优势找矿队伍,综合运用新的找矿理论和技术,在全省开展新一轮以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的地质勘查工作,重点加大邯邢、冀东和张承地区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铁、煤等重点矿种矿产地深部和外围尚有较大找矿潜力和远景区域的地质勘查力度。通过地质调查和普查,力争到“十一五”末,选定一批有远景和价值的重点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基础地质依据;通过重点矿区的地质勘查,提交一批可供矿山建设利用的矿产地,其中煤矿5~10处产地,资源储量15~20亿吨;铁矿15~20处产地,资源储量10~15亿吨。  相似文献   

13.
王英超  刘志逊  刘玉霞 《地质论评》2016,62(S1):131-132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重要和紧缺矿种新增资源储量保持较快增长,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增强。通过近5年的探索和努力,找矿效果显著,新发现一批重要矿产地,新增一批矿产资源,发现并查明了大湖塘钨矿床、大营铀矿床、沙坪沟钼矿床等一批世界级矿床,西藏甲玛铜矿床、多龙铜矿床、青海夏日哈木镍矿床等一批超大型矿床,并有望形成西藏扎西康铅锌矿床、贵州铜仁锰矿床等一批新的资源基地,对于立足国内资源保障,优化矿产资源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5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总额为899.3亿元,新发现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产地144处。  相似文献   

14.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资源支撑。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适时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对于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提高地质工作对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资源山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武军 《中国地质》1999,(4):14-16
云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发现矿种多,而且已探明的储量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省政府依据资源优势,把矿产资源开发作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并纳入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这是立足省情,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大决策。目前全省从事矿业的人员已近50万,开发利用矿种50多种,有国有矿山335家,非国有矿山1.25万家。矿业的发展,为全  相似文献   

16.
《河北地质》2008,(2):30
2007年全年中国投入地质勘查费620.09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财政拨款55.63亿元,增长47.2%。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8处,77种矿产有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2.11亿吨,天然气6974亿立方米,原煤406.25亿吨。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新探明冀东南堡等3个亿吨级大油田、吉林长岭等5处300亿立方米大气田。与上年相比,大宗短缺矿产品进口继续增加,其中原油进口1.63亿吨,铁矿石进口3.84亿吨。全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541个,出让价款17.98亿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采矿权9965个,出让价款32.85亿元。  相似文献   

17.
张照志 《地质与勘探》2023,59(1):188-210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本文在回顾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70余年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对自1952年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历史进行系统评价,经综合集成研究,总结提出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规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制及职能的变化,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核心,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启动期(1952~1965年)、规范期(1966~1993年)、改革期(1994~2006年)、发展期(2007~2017年)与深化期(2018年-),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与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查明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变化规律。在每个时期,我国均依靠国家力量,组织...  相似文献   

18.
有色地质50余年矿产地质勘查与科研成果显著;(1)发现了许多重要矿床,探明了大量的矿产储量;(2)在保矿山和提供许多重要矿产资源建设基地中,做出了重大贡献;(3)地质科技重要成果;(4)有色地质部门在找矿,科研工作中值得纪念的大事和对今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类型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经济已成为西北地区各省、区主要工业经济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受政策、管理、技术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其类型主要为资源破坏、矿山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在西部大开发中,矿产资源开发是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否则,恶化的矿区生态环境必将阻碍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辖市好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西部大开发中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甄习春 《河南地质》1999,17(3):207-20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21世纪水工环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立足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既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