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总金铅银多金属矿床产于三缅村岩浆弧内,与满总单元中细粒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谢巴组火山岩关系密切,围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较为有利。据围岩特征及矿体中黄铁矿的热声测试和硫、铅稳定同位素测试成果分析,该矿床为花岗岩浆中温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
江南古陆某些金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江南古陆金矿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广义层控金矿床。本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组成证明,成矿物质部分来自围岩-中晚元古宙地层,另一部分来自深部抑或燕山期花岗岩体。成矿时代为中生供,燕山期的花岗岩也是成矿之能源。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丰宁县牛圈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圈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型。该矿床品位高,易采易选。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北缘银、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围岩为海西晚期粗粒花岗岩与燕山晚期细粒(钾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冀北地区红旗营子群、张家口组及燕山晚期浅成-超浅成富钾硅酸盐岩体中银、铅、锌及钼等成矿元素含量较高。在区域上,这些元素组合异常,形成Ag、Pb、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铟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从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论证了孟恩陶勒盖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之间不存在成因联系,矿床相对于岩浆岩围岩是后成的,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只是为矿床提供了储存空间。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的成因与可能位于深部的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元素及硫主要来自岩浆,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因此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
粤西庞西垌银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粤西廉江庞西垌银矿床不同地质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围岩花岗岩的成因以及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讨论,认为英桥花岗岩体为壳幔混合源同熔花岗岩。银矿床中矿化蚀变岩继承了原岩的稀土特征,热液成因石英脉的稀土元素特征与混合岩基本一致,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混合岩。  相似文献   

6.
冯守忠 《黄金地质》2004,10(3):50-55
椅山金矿成矿主要与燕山晚期牛心屯花岗岩有关,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成矿物质具有双重来源——地层与岩浆源。牛心屯花岗岩体内石英爆裂法系统测温资料表明,该岩体在岩浆结晶期后曾有一次普遍的中一高温热液作用——成矿热液源和成矿热源。侵入石缝组接触带的牛心屯花岗岩体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从岩体进入围岩的元素有Si,K,Na,Fe^3 等;围岩进入岩体的元素有Al,Mg,Ca,Fe^2 等。矿石硫同位素研究表明,重硫少、富轻硫,轻硫可能来自围岩。矿体中δ^18O研究证实矿体氧同位素大多数来自牛心屯花岗岩体,少量来自围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金矿床内的碳来自围岩。  相似文献   

7.
芙蓉超大型锡矿床与骑田岭A型花岗岩在成因上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该矿床中几种矿石矿物的Pb同位素特征为正常铅,且具有同源性,与“南岭燕山期锡矿床”Pb同位素特征吻合。骑田岭岩体不同单元花岗岩的长石铅和全岩铅亦为正常铅,其特征与“南岭省含锡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特征相似。矿石铅和长石铅主要来源为上地壳,混有少量的下地壳和地幔源铅,且两者间也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矽卡岩的矿物学特征,进一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利用电子探针测试和镜下鉴定手段对矽卡岩矿物中的石榴子石、辉石、硅灰石等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矽卡岩中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钙铝榴石为主,辉石以透辉石为主,甲玛矿床矽卡岩属于交代矽卡岩中典型的钙矽卡岩。结合前人对矿区矽卡岩、围岩和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矿床成矿年代学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系矿区花岗岩类岩浆交代大理岩形成的典型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刁泉矿床为产大在理岩和花岗斑岩接触带中的大型Ag-Cu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两期,具有强的围岩蚀变。岩石和硫化物的向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为内生热液。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34S明显富集,均为正值,塔式效应明显,矿石铅和黑云母石英二长岩的铅同位素具有相似和相对稳定的组成,二者可能从下地壳产生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显示了岩浆热液的特征。包裹体测温给出了184-400℃的成矿温度;含盐度为40-  相似文献   

10.
庞西垌-金山银金矿床位于广东廉江县与广西博白县的交界,是一个以银为主,含有金、铅、锌等伴生有益组分的银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档是中低温蚀变构造岩型银金矿床。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寒武系-寒武系变质岩系,燕山期英桥花岗岩浆活动提供了热源,驱使以大气降水为主含有岩浆热液的混合水循环并对围岩进行淋滤,形成成矿溶液体系;成矿溶液铅多期次活动的庞西垌-金山断裂带运移,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蚀变作用,矿床最后定位,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四川金台子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四川省石棉县金台子金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1.成矿早期元素组合显示出与晋宁—澄江期岩浆活动相关的元素特征。主成矿期元素组合反映出与中生代花岗岩相关的元素特征,矿质元素可能主要来源于围岩—花岗岩;2.区域性断裂构造系统渗透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在地层、岩石的循环过程中,活化了其中的成矿物质变成含矿热液,在构造扩容带中沉淀成矿;3.成矿时间为233.01±19.41Ma,相当于印支运动晚期。  相似文献   

12.
大吉山钨矿床成矿的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综合分析大吉山花岗岩型和石英脉型钨矿床的矿体形态、矿石成分及蚀变、结构构造特征以及硫、氢氧同位素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依据花岗岩型钨矿体上部出现似伟晶岩带、石英带,矿体呈似层状,发育钨巢,围岩蚀变微弱的特点;石英脉型钨矿普遍出现“砂包”,矿化最强的中部围岩蚀变弱,甚至不发育,脉石矿物与钨巢中造岩矿物相似等特点。提出大吉山钨矿床是由岩浆液态分离成矿作用形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豫西熊西山金矿床和银(铅)矿床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旺 《贵金属地质》1995,4(3):168-176
本文通过上宫、祁雨沟、瑶沟铁炉坪、蒿坪沟银(铅)矿及太华群、熊耳群、花山花岗岩、蒿坪沟花岗岩铅同位素研究,揭示了熊耳山金、银矿床成矿物质来自于太华群,具壳幔混合源特征。成矿物质布太华群运移到花岗花岩和蒿坪沟花岗岩,最终形成矿田。  相似文献   

14.
毛洋头铀(银,钼)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洋头铀矿床的(H、O)同位素特征表明:早期矿化热液主要为岩浆水,而晚期矿化热液则主要为大气降水。铅同位素组成反映该矿床中铅为不同来源的混合铅。C、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且与火成岩的C、S同位素组成相当,说明矿床中的碳和硫主要淋取于火成围岩或源于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15.
天桥铅锌矿床的沉积改造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层序地层,沉积相,矿相剖面,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和包裹体等方面,对天桥铅锌矿床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于退积型海侵体系域中顺层的似层状铅锌矿体,其成因与六盘水裂陷槽演化的某个阶段特定环境有一定联系,成矿溶液沿裂陷槽边界断裂上升,挤入上覆岩层间隙乃至进入水盆地,对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参与成岩一后生作用,多期次的叠加,改造是该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华南褶皱系中部、湘南成矿带的西南缘。对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地层成矿元素和岩浆岩微量元素、成矿元素、稀碱元素、挥发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硫、铅、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矿田内主要矿化、蚀变均围绕花岗岩体产出,含矿热液主要来自壳幔混合岩浆结晶分异成岩期后产生的流体,在流体运移演化过程中有围岩成矿物质和地下水加入,岩浆热液矿化作用过程是在一个有围岩物质、地下水不断加入的开放体系中完成的。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在成因上属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锡多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铁力市鹿鸣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鹿鸣钼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内,矿体产在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体中,矿床的围岩蚀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含矿岩体的岩石学特征等均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点,且与国内同类型矿床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四川岔河锡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岔河锡矿产于晋宁期摩挲营花岗岩与前震旦系会理群天宝山组大理岩及其顶板变辉绿岩接触带中,属岩浆气成-高中温热液成因的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是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花岗岩的最古老锡矿床之一,文章介绍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矿床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9.
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大型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床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一处夕卡岩型大型富锌矿床, 锌矿体主要产于矽卡岩中。锆石SHRIMP铀-铅测年结果显示, 与锌矿床有关的黑云母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40.9 ± 3.4 Ma, 属于早三叠世。元素地球化学和钕-锶同位素研究表明, 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火山弧环境, 其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年轻的下地壳, 成岩过程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矿石硫和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黑云母花岗岩, 部分来自围岩地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区内赋矿围岩地质和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以及与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后认为。区内铅锌矿的赋矿围岩及矿源体并非新太古代红旗营子群变质地层。而是由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元古代二长花岗质侵入岩。属于S型花岗岩。在地壳物质重熔形成S型花岗岩的过程中。Pb、Zn、Cu、Ag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和富集。致使二长花岗质侵入岩中Pb、Zn、Cu、Ag元素的丰度值和富集系数明显高于红旗营子群变质地层的浅粒岩。从而形成了新的矿源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