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活动是全球构造运动的表现之一,按照全球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地震活动从其分布区域的构造特征来看,分为3类:板间地震、板内地震和洋脊地震。一、地震活动性指数A(b) 地震活动是地球本体的一种基本属性。研究全球地震活动性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分析一个特定地区的地震趋势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和不可缺少的背景条件。地震活动性一词虽  相似文献   

2.
1987年第四季度的全球地震活动水平在全年四个季度中是最高的。1987年的全球地震活动水平低于1986年。全球地震的下一个峰期预计在1997—1998年。美洲仍是全球地震活动的中心地区,这个过程尚未完结。  相似文献   

3.
1996年第三季度,全球地震活动为中等水平,共发生6次强烈地震,其震级为6.9 ̄7.2。除亚欧带外,全球各大地震带均发生7级左右地震。这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地震活动正处于广义余震阶段。地震发展趋势在地域上逐渐扩散,强度逐渐降低。1995年全球地震的b值反常减小,中国大陆地震活动逐年变化基本上与全球同步,但稍有滞后。从1994年开始,全球深震活动连年上升,与浅源地震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4.
《地震》1981,(1)
一、全球地震活动性: 1980年全球共发生M_S≥7级地震13次,最大地震为1月2日亚速尔群岛的7.7级,活动的频次和强度均低于正常年。全球地震活动仍以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活动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亚欧地震带活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李纲  刘杰  余素荣 《中国地震》2005,21(1):130-137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表1),最大地震为12月26日印尼苏门达腊岛西北8.7级(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地震。2004年全球地震活动仍维持前几年的活动格局,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和日本地区的强震活动显著(图1)。2004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了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地震资料后,指出:东亚地区存在52—53年的地震重复周期。简称东亚地区强震活动的50年周期。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根据全球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的矩震级来看,全球地震活动亦存在54年的周期。从而表明了东亚地震活动与全球地震活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1994年全球地震活动属于高水平,有4次大深震和4次浅源大地震。全球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34次,超过1993年。全球地震活动中心仍在太平洋西北边缘地震带。10月4日的千岛群岛地震是最大的浅源地震;6月9日的玻利维亚地震是最大的深源地震。1994年全球地震活动开始转折,揭开强烈活动期的序幕。各大地震带的A(b)值几乎按同一比例上升,显示全球地震整体性增强。全球地震A(b)值在6月和10月有两次高  相似文献   

8.
1997年第一季度,全球地震活动水平为等偏低。全球地震较少,强度也较低,亚欧带地震活动相对加强,发生了7次中强以上地震。从1994年6月至今,全球地震活动轮回已持续了3个年头,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38次,开始出现减弱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刘正荣 《地震研究》1994,17(3):211-215
本文在研究了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地震资料后,指出:东亚地区存在52-53年的地震重复周期,简称东亚地区强震活动的50年周期,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根据全球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的矩震级来看,全球地震活动亦存在54年的周期,从而表明了东亚地震活动与全球地震活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总结了2020年地震活动,从全球到局部,呈现了全球、中国和四川的地震活动概况;分析了全球、中国和四川地震活动的特征;记叙了2020年四川区域内发生的突出地震事件;追踪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来四川区域内发生的3次7级以上地震和2019年发生的长宁6.0级地震震群的余震活动.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MS≥7...  相似文献   

11.
瑞典的区域地震活动明显地与全球地震活动相关。该结果表明,瑞典区域地震活动通过板块内部构造与全球地震活动相联系,而不是仅仅由区域效应,如上次冰川作用后陆地隆起,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比较科学学”的对比研究方法,对1975—1976年全球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与最近两年全球地震活动作了对比,并分析了1900—1990年全球范围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 据资料分析,全球性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具有高潮期和低潮期。最强烈活动期为1940—1950年左右,Ms≥7级地震年频次为25—40次;相对活动最低潮期为1980—1988年,Ms≥7级地震年颁次只有5—12次。我国境内地震活动也有高潮和低潮活动期,目前,我国大陆处于一个新的地震活动高潮期。 1980—1988年是全球性8级地震较少时段,可能是地震能量积累过程。1990年全球地震活动的突然增强,仅半年时间内发生12次Ms≥7级地震,其中菲律宾发生8级地震,震情与1975—1976年情况相类似。 本文在对比活动图象基础上,估计了全球和中国大陆今后几年中的强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3.
1990年第二季度,全球地震活动有很大增强,6级以上地震频数达到35次,出现1985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伊朗发生7.7级大地震,亚欧带地震活动进入新阶段。苏丹发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地震,全球海岭带地震活动频繁。A(b)值计算表明,1984年以来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正在有起伏地增长。1989—1991年有可能成为全球地震活动的新的峰期。  相似文献   

14.
<正>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14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3次(表1),其中包括1次8级以上地震,即2014年4月2日智利北部沿岸近海8.1级地震(图1)。2014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活动较弱。与2013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显著减少,能量释放略有降低。2014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纲  刘杰  余素荣 《中国地震》2007,23(1):104-113
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6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5次(表1),最大地震为4月21日堪察加半岛8.0级和11月15日千岛群岛8.0级地震(图1)。与2005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略有下降,能量释放明显降低。2006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表12006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16.
《地震》1982,(1)
一、全球地震活动性: 1981年全球共发生M_S≥7级地震17次,最大地震为1月2日琉球群岛的8.0级,地震的频次和强度均高于去年。但与正常年份相比,频次略低。全球地震活动仍以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全球地震活动继续呈下降趋势。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95次,有3次大地震。本年度6级以上浅源地震频数显著减少,全年只有76次,b值为0.70,为1964年以来的最低值。本年度亚欧带地震在全球的比重显著增加。中国大陆地震约比全球活动滞后两年。目前全球仍处于地震高活动期中,5年内有可能出现第二个峰值。  相似文献   

18.
2003年震情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纲  刘杰  余素荣  秦东灵 《中国地震》2004,20(1):112-117
据我国台网测定,2003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表1),最大地震为9月26日日本北海道8.0级地震(图1)。2003年全球地震活动仍维持前几年的活动格局。与2002年相比,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明显增高。2003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1989年第二季度,麦夸里岛发生8.3级大地震,全球地震活动增强。亚欧带东段继续有地震活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发生强震。根据美国 PDE 月报资料统计,1988年全球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深、浅震频数比较高,美洲带地震活动减弱,亚欧带地震活动同时增强。  相似文献   

20.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8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表1),最大地震为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图1).与2007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下降,能量释放明显减少.2008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