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2013年8月全国首个区域人工影响大气中心一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大气中心落户吉林省,在全国人影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国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指导和区域内各省区气象局的支持下,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作为国家人影中心的分中心,按照东北区域人影中心的职能要求和初设,积极推进七大系统工程建设,边建设边开  相似文献   

2.
2月13日,省气象局转发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并要求全省各地认真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1 1月 1~ 5日 ,第十三次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 ,此次讨论会是继 1 996年北京昌平讨论会和 1 998年庐山人工影响天气 40年进展和展望讨论会后的又一次云雾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盛会。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及其所属的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中国气象局科技教育司、陕西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5家联合主办 ,陕西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承办。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梁景华秘书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倪允琪院长、陕西省气象局陈洪田副局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并分别…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3月2 5日,辽宁省政府召开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各市分管副市长或副秘书长、气象局局长,省计委、科技厅、公安厅、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气象局和中国民航东北管理局、沈阳军区空司等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刘长江主持,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作了题为《加强领导通力合作努力开创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胡晓华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王江山在工作报告中,首先简要回顾了近年来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指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人工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学委二_、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分会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全国第12届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于1996年10月21~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邹竞蒙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影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有关气象院校共20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新疆共派出5石代表(其中含兵团2名)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32篇,其中包括:(1)云水资源和人工降水;(2)雹云结构和防雹…  相似文献   

6.
《吉林气象》2008,(3):F0002-F0002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8年10月8日-11日在长春市召开。参加纪念大会的有中国气象局、中科院、总参气象应用研究所、有关大学、有关科研单位、工厂、空军和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单位的代表536人。中国气象局局长、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召集人郑国光、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出席了纪念大会并致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主持会议。大会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纪念活动一无第二阶段为人影学术报告和专家高端论坛三天。纪念大会上表彰了三十二名在过去50年中为中国人影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相似文献   

7.
苗百岭 《内蒙古气象》2007,(6):F0002-F0002
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实验室云室由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批准立项支持,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历经2年于2007年10月通过内蒙占气象局组织的验收,并开始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8.
《青海气象》2009,(2):70-71
2009年4月17日至19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组成的调研组专门到青海省就人工影响天气、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及藏区游牧民定居状况等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由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带队,中国气象局计财司司长王邦中全程参与考察,省气象局副局长王莘及省发改委、林业局、海南州政府等单位的领导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9.
第13届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于11月1~5日在西安隆重召开。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所属的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分会、中国气象局科教司、陕西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共有24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256篇论文和报告,并于会前编印了会议文集预印本。其中综述8篇降水微物理和人工增雨研究60篇,雹云结构和防雹68篇,云和降水数值模拟40篇,外场观测分析和观测方法40篇,室内实验分析5篇,业务技术系统25篇,以及相关学科研究8篇。本次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墙报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我国气象灾害最多的省区之一,也是人影工作起步较早的省区。1959年新疆气象局就开始了土炮人工防雹和人工融冰化雪的试验作业,1983年成立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县处级事业单位,负责组织管理指导全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人工影响天气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自然降水过程一般分为成云和降水形成两个阶段, 人工影响虽然可能在降水形成阶段起某些作用, 但最终决定降水的因子还是使云产生的抬升运动和被抬升气块中的水汽含量。人工增雨作业部位和时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云产生抬升运动。因此, 在加强云宏、微观条件观测的同时, 要特别加强对抬升运动和被抬升气块中水汽含量的观测, 而且相应的云降水数值模拟工作也要考虑能反映降水系统的动力场和水汽场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一期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在该综合业务平台上已实现全国所有固定作业点的飞机、火箭、高炮等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显示,还基本实现组网雷达基数据的实时屏幕显示和一定延迟下的RHI剖面分析功能,用静止气象卫星高时间分辨率和大范围覆盖数据反演云降水粒子信息的准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主要在暖云数值模式研制及模拟、云物理过程对降水影响、冰雹物理过程、效果检验、南方冻雨的微物理过程以及华北气溶胶特征等方面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段婧  楼小凤  卢广献  薛麓林  郭学良 《气象》2017,43(12):1562-157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的新进展,概述了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及效果综合评估、高性能遥感探测装备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应用、催化模式及应用、作业装备研发改进等四个主要方面的进展及现状。在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进展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新进展,从多个方面讨论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进步可借鉴的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面人影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建设的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好地面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指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出各级人影办的职责和作业流程。在市级人影办指挥地面作业的体制内,省级人影办主要做好潜势预报和作业预警等项工作;市级人影办建立以GIS、雷达图像、作业点位置叠加为基础,作业指标为核心,高炮、火箭射程计算作业参数为关键,利用GPRS通信完成指挥中心到作业点的指令下达任务;县级人影办主要负责作业监测、部分作业点的指挥、作业和灾情信息上报,作业点管理等项工作。该方案可以提高形成作业指令的科学性和指令下达速度,使其进入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进展及我区面临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仍在不断发展和加强,特别是在该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俄罗斯,经一段低谷之后,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好转而逐步恢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因经济发展的需求,人影工作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以来,在规模上已进入世界前列,目前在向扩大服务领域、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法制建设、提高总体效益的方向发展。新疆人影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今后应结合西部大开发,科学有效地开发山区空中水资源,并加大投入,全面提升防雹减灾能力,为经济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MICAPS 3核心的人影业务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林林  刘黎平  徐海军  李爱华 《气象》2013,39(3):383-388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MICAPS 3.2系统框架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首先介绍了MICAPS 3.2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特点以及主要的系统接口情况.其次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以及主要产品并指出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该系统中的交互方法.最后,针对人影工作特点设计菜单和界面布局,完成系统开发设计,并展示了开发完成后人影业务主要产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回顾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 在过去的40多年中, 围绕人工增雨技术与外场试验、雹云物理与人工防雹、雾结构观测与人工消雾、云的宏观结构与云图、云降水模式与数值模拟、云物理室内实验与催化剂及催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很多研究成果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挥了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雷恒池  洪延超  赵震 《大气科学》2008,32(4):967-974
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近5年(2003~2007年)的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内容涉及云和降水物理研究、云和降水数值模拟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和云化学研究等诸多领域。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人工影响天气需求的日益增加,云降水物理仍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会随着观测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而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计划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可移式新一代天气雷达在青海省河南县和河南省许昌市进行秋(春)季降水系统中尺度结构外场试验观测的方法和技术,对这两个地区云和降水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另外,使用两步变分方法反演了风场结构,分析了层状云和对流云的中尺度回波强度和动力结构。结果表明:新一代天气雷达可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和云物理研究提供更多信息,包括风场中尺度结构、辐合线位置等;青海省河南县及周边地区秋季降水以对流云降水为主,低空辐合是对流云旺盛发展的重要原因;河南省许昌市春季降水既含有对流云降水也含有层状云降水,对流云降水过程伴有低空辐合,层状云内风场比较均匀,但风的垂直切变明显,多为暖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