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OS数据用于立体模型恢复时的上下视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连续法相对定向原理出发,推导了直接由像片外方位元素恢复立体模型时模型点上下视差的计算公式,用模拟数据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对两组不同摄影比例尺的实际航摄像片进行了试验。通过比较利用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获得的像片外方位元素和POS提供的像片外方位元素重建立体模型所产生的模型上下视差,分析了POS系统误差对模型上下视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利用POS提供的像片外方位元素进行安置元素测图会出现作业员难以忍受的模型上下视差,不能满足地形测图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最简便的立体量测工具——反光立体镜和视差杆——在航测分工法中的应用,全文分四个部分:(一)量测视差——叙述在正立体和零立体效应情况下,象片对定向的方法和精度。(二)测定象片对的相对定向元素——对两条航线作了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三)单独象对内加密特征点高程——仿CTД-2原理,但采用解析或图解法确定对左右视差较或高程的改正,从而求得加密点的高程,以供勾绘等高线之用。在这部分中阐述了方法的理论、分类及精度,并对实验工作进行了分析。(四)航线网高程加密——采用了本文附录中的oo定向及on定向的坐标关系公式,将无扭曲模型法加以发展,得出了新的δp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所有实验均与由立体坐标仪或立体量测仪求出之相应成果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如下:1.利用反光立体镜和视差杆能精确地量测象片对的左右视差和上下视差。2.用反光立体镜来测求相对定向元素,可以达到类似立体坐标仪的精度。3.用反光立体镜按图解法或解析法加密象对内特征点的高程,可以代替CTД-2用于生产中。4.用反光立体镜按大中oo定向或on定向公式,可进行航线网高程加密用于中小比例尺测图。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算加密的方法已为各生产单位广泛采用,将电算成果用于HCT-1仪器上,能加快定向过程,提高作业率。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分析POS数据存在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推导基于POS的立体像对相对定向模型,建立POS系统误差回归补偿模型。三个不同比例尺测区试验数据的结果表明:POS系统提供的外方位元素中角元素误差是引起模型上下视差的主要误差源;利用回归补偿模型对POS数据进行改正后模型上下视差明显减小;在无需区域网平差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相对定向消除POS系统误差,定位精度有较大提高,从而证明该补偿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并推导用解析法测定象片对相对定向元素的新公式,目的在于提高相对定向元素解算的精度,简化计算的表格,提高生产效率。全文分为理论的推导和实验工作两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由现有的上下视差和相对定向元素的基本关系公式出发,对相对定向元素采用了一个新的系统,经过公式的推导,提出按主点定向时,上下视差与相对定向元素新的基本关系公式,并且制定了计算的表格。第二部分,在实验工作中,应用f=70毫米和f=100毫米的山区象片进行了测算,并与其他公式作了比较,结果说明了下面几个问题:(1)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2)新公式解算的精度能达到各种精确解算公式所能达到的程度,生产效率可以提高,适宜于山区象片作业。  相似文献   

6.
在全能仪上进行象对的相对定向方法很多,这里推导一种适用于象对内一个或二个象主点“落水”情况的相对定向方法。由于连续象对相对定向和单独象对相对定向方法基本相同,现以连续象对相对定向为例进行推导。我们熟悉的连续象对相对定向元素与上下视差Q的一般公式为:  相似文献   

7.
从事航测全能法内业工作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在相对定向过程中,以用倾角w消除上下视差所费的时间为最多,特别是在山地和定向点位置不标准时。究竟改正倍数是多少,如何能进一步有效地掌握它的规律,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倾角w这一元素能影响各点的上下视差,如果这一元素得不到正确的安置,自然会影响相对定向趋近的次数,现就用倾角w消除上下视差的方法及改正倍数的确定,提出我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讨论在航测全能仪器上(例如在多倍仪上)进行相对定向的方法很多,但一般偏重于考虑如何一次消尽上下视差的问题,事实上这并不现实,因为要找到合适的定向点位,并不能如意,既要求点位分布合乎要求,又要求该点影象清晰,容易辨别视差,这在实际作业中是不易达到理想的,点位既不能标准,若仍采用K=(H~2+Y~2)/Y~2公式过度改正一常数倍数,因为H和Y都不是原来预想的标准数字,相对定向必然要多次趋近,不可能一二次即告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倍仪光学机械法进行相对定向的理论,从上下视差与相对定向元素间的解析关系式q=(f y~2/f)ω ((xy)/f)ψ xk (y/f)b_x b_y(1)来拟订相对定向的方案是比较多的,本文介绍的“快速相对定向法”的两个方案是实际可用的比较快速的方法,特提出交流,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0.
HCT-2A是我国无锡测绘仪器厂1978年仿威特Aviograph B-8试制成功的立体测图仪。根据我局二台仪器几年来的使尉隋况,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视差,相对定向定不起来。  相似文献   

11.
目前,航测内业加密工作中,普遍采用了电算加密方法。各测图工序采用电算成果后,分析测图作业的许多限差和精度问题时,都要涉及电算成果中计算象片外方位元素的精度问题。空间后方交会是计算象片外方位元素的主要方法,本文对该方法的精度从理论上进行了一些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前,电算只提供立体量测仪的β、ρ_0和水平基线安置数据,现在编了计算安置数据程序,定向点的水平左右视差较△P_0和计曲线等高距截面安置数△P_(10),也由电算求得。这样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工效四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光学机械法的相对定向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按一定的方法在所选择的五个标准点上把上下视差消除为零,即五对相应光线两两相交,我们便认为所建立的地面模型是正确的。但是也会遇到由于摄影地区的实际地形使得我们不可能选择出五个标准点,如象主点落水,半象对落水等情况。此时若仍按普通的定向方法,就不可能尽快地完成相对定向,同时也不可能获得精度尽可能高的相对定向结果。为此本文对几种特殊情况的相对定向过程及其精度作一些讨论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POS数据的核线影像生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对已知外方位元素的立体影像实施灰度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的方法,推导了核线影像与原始影像之间的严密几何关系,并利用一组摄于某山区的1∶3 000比例尺实际航空影像验证了所建立几何关系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利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和经检校后的POS影像外方位元素生成的核线影像对与基于常规相对定向方法所生成的核线影像对具有相同的质量,同名点的上下视差在1像元以内,完全可以满足摄影测量立体观测的要求;而采用未经检校的POS影像外方位元素所生成的同名核线影像对带有约70像元的上下视差,无法用于立体观测.  相似文献   

15.
三、不完整模型相对定向精度(一)理论精度分析比较完整模型与不完整模型相对定向的理论精度,假设:(1)单个观测值P_Y(或P_X)的单位权中误差是σ_0(包括观测误差、仪器误差、象片变形等)。(2)P_X与P_Y不相关。(3)不同模型点的观测值之间不相关。1.完整模型相对定向元素解的精度,根据方差传播定律,未知数的方差矩阵为:  相似文献   

16.
六、实际作业(一)作业的主要步骤如下:1.加密计划(包括刺主点和辅助点)。2.相对定向元素及底点坐标的确定。3.刺底点(全野外高程布点时内业仅加密平面和测算定向元素的作业步骤)。4.模型量测。5.P~o计算和坐标改化。  相似文献   

17.
施健 《东北测绘》2002,25(1):23-24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提出了相对定向不定性的问题,从相对定向的数学关系着手,列出解求相对定甜元素的方程组,分析了产生相对定向不定性的原因,提出了相对定向的结果必须是模拟显示结果与数字显示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内容是研究并推导用解析法测求一对像片相对定向元素的公式,目的在提高相对定向元素解算的精度,使供用于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本文所拟解决的问题是:1.推导相对定向元素的严密公式及实用公式;2.推论如何利用多余的观测以减少观测的误差。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曾发觉影响此项观测结果最主要的一种仪器的系统误差(立体坐标仪),从而判断其源由并建议顾及此种误差的办法。本文分为第一部分理论的推导和第二部分实验工作。在理论部分内,由纵视差与相对定向元素的基本关采公式出发,推出完全考虑到地形起伏影响的严密公式,使可保证由于计算上近似性的影响不致减低相对方位元素解算的精度。此外从严密公式出发再简化为实用公式,可以使用在一般不特别要求高精度的计算中,也就是达到现有各种精确解算公式所能达到的程度,并制定了计算的表格。在研究如何利用多余的观测以减少观测误差方面,系采用了在像片对重叠面内均匀分布的九个标准点的观测方法,推导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的公式。计算的公式并不特别复杂,但是这样做法理论上精度的提高是不很显著的,在航向倾角τ和τ′角方面均方误差的减小为0.9而在旁向倾角差方面均方误差的减小为0.8,因此只有在特别要求高精度的解算中才宜于考虑到这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沿主光轴方向摄影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与核线排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沿主光轴方向摄影立体像对的交会角小、精度低,在常规的、面向测图的摄影测量均不采用。然而在火星运载体“着落”时的定位,移动测图、隧道摄影测量,特别是行走机器人视觉等实际应用中都会出现沿主光轴方向拍摄的序列影像,对沿主光轴方向的前后视立体像对的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径向差、切向差(相当于常规摄影测量中的左右视差、上下视差);相对定向;核线的排列等进行讨论,并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我国航测自动化测图的途径、方法,理论和实践,是人们关心并正在探索的问题之一。数控测图仪是根据目前国内自制的精密立体测图仪不多和快速的大容量的电子计算机、磁盘和高密度磁带尚不能广泛应用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仪器原理是在附加有象片坐标数字化器的立体坐标仪上,量测定向点的象点坐标x,y和p,q,并通过扫描量测出大量格网点上的象点坐标x,y和左右视差p,按照摄影测量中有关的数学公式,通过DJS-6数字电子计算机解求外方位元素并计算出象片格网点的大地坐标X,Y,Z,同时进一步内插加密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等高线跟踪,对等高点列进行曲线拟合、光顺,并为数控正射投影仪准备数据,这样由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