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测井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城市地质》2010,5(2):36-37
利用数字测井技术对靖宇县的主要煤田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探测量。经实测表明,含煤地层在测井上具有特殊的响应特征,其中煤层表现为低密度、低伽玛和高电阻的特征根据测井响应特征还可以确定煤层的性质和厚度,能精确地确定含水层的性质和厚度。并在煤层对比,岩体物理性质分析,以及煤层顶、底板板压、强度预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煤田测井开始于一九五四年。二十七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煤田测井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广大煤田测井职工常年战斗在深山原野,担负着数百台钻机施工的测井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田测井技术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田测井在确定煤层空间位置、研究沉积环境、解释煤岩力学性质、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煤田地质很重要的一种勘探手段。通过回顾煤田测井技术及测井专业队伍50年的发展历程,展示煤田测井技术所取得的成绩和应用前景,以此纪念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50周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模拟测井与数字测井的关系;测井煤质分析;数理统计和模糊数学的应用;测井沉积环境分析及实现我国煤田测井数字化途径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我国煤田测片技术。  相似文献   

5.
鱼卡是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主要煤田,其地质勘探投入了较大的工程量,其中测井工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经研究表明,含煤地层在测井上具有特殊的响应特征,其中煤层表现为低密度、低伽玛和高电阻的特征.此外,根据测井响应特征还可以确定煤层的性质和厚度,符合率达到95%以上,精确确定了含水层的性质和厚度.并在煤层对比,岩体物理性质分析,以及煤层顶、底板板压、强度预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黔北是贵州又一聚煤区,在煤系地区综合利用数字测井技术,测量3种以上有效的物性参数,即研究视电阻率、伽马-伽马、自然伽马等参数特征,对煤层、常见岩石、标志层、地质界线等作出定性解释,取异常曲线上的特征点,确定煤层的深度、厚度和结构,对钻探工程打薄或打丢的煤层(线)进行更正。除用于找煤外,还用于判定地质构造、计量放射性物质辐射剂量等多种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动态     
苏联召开矿水和热水水文地质工作者会议 1959年6月24日至26日。苏联地质保矿部地质专家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会召开了苏联矿水和热水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勘探工作的研究程度和进一步发展的状况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地方地质局的水文地质工作者。全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及苏联地质保矿部全苏地质勘探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的还有苏联科学院水文地质实验室,各共和国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聚乎更矿区哆嗦公马勘探区测井资料的分析,认为本区地球物理特征的物性反映特征清楚,岩煤层之间主要物理性质差异明显,煤层在各种测井参数曲线上均有良好的响应,煤系地层沉积比较稳定、旋回结构清晰、物性反映良好,有利于测井资料的解释、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9.
本文深入地讨论了山西沁水煤田中南部应用测井技术和试验室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结果的对比问题,由于弹性模量与纵、横波速度密切相关,所以,从测井测量和试验室测量的纵、横波速度的比值可以看出:根据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弹性的理论计算的弹性模量表明两种方法一致性好,说明测井信息能够提供有足够精度的测量结果。为煤田地质勘探和煤矿采掘工作预测岩体稳定程度带来很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煤层结构比较复杂的地区,迫切需要将夹石与煤分层确切区分出来,以满足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发展的需要。为此我队自1972年底开始反复试验了微分测井技术。提高了测井分层定厚的精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现在微分散射伽玛(Jrr)和微分侧向电流(Ic)法已用于生产。本文试图通过对微分测井技术的简要介绍,热望引起兄弟单位的注意和研究,使微分测井技术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经过近七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在测井方法理论、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解释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其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例如,除了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和解决水文、工程和环境问题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综合分析指出,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和水文、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是今后测井技术的两  相似文献   

12.
巨野煤田开采区产生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尤其是地面塌陷问题非常严重。为了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塌陷区内的土地资源,一井田被设为典型,用来研究采煤塌陷区动态治理可行性方案。结果表明,动态治理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对鲁西南平原地区动态治理采煤塌陷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煤层气测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用于煤层气测井的主要设备有美国蒙特系列Ⅲ数字测井仪、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TYSC型和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PSJ-2型数字测井仪系统。煤层气裸眼井常测的参数有自然伽马、长短源距人工伽马、自然电位、双侧向、双井径、声波、补偿中子、井温、井斜等,而固井质量检查测井则用自然伽马、声幅、声波变密度和磁定位等方法。受井径过大的影响,密度三侧向测井、声速和补偿中子测井会存在较大误差。另外《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是单一企业标准,其中有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在实践中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4.
<正>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测井方法,是对裸眼井测井解释和油气评价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被国外石油界公认为过去几十年中测井技术最重大的进步。通过测量空隙中的氢核既可以提供精确的孔隙度,还可以对孔隙度进行分析分类,得到有效孔隙度进而估算渗透率等有用信  相似文献   

15.
滑坡预报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文章分析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报导,阐述了滑坡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重大危害.并对滑坡带来的直接损失与无形或隐伏的问接影响进行了归纳分析。从滑坡预报研究历程的角度,将滑坡预报研究的发展史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滑坡预测预报的经验一统计学预报阶段、预测滑坡学形成阶段及现代科技全新预报阶段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目前滑坡预报研究所处的现代科技全新预报阶段之研究成果及方法,并归纳出目前滑坡预报研究领域中多种预报方法的综合应用、各种数理新理论引入、“3S”集成监测预报技术应用等3个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目前相关研究存在5个方面的不足,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从滑坡预报理论方法、监测预报技术手段等方面对滑坡预报研究近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结论认为,滑坡灾害作为山区人类社会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预测预报研究目前已进入现代科技全新预报研究阶段的鼎盛时期,计算智能集成预报方法的应用与“3S”集成监测预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滑坡预报研究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煤矿井下钻孔测井技术及其发展 ,并论述了应用无缆测井技术的矿井防爆测井系统及其在煤矿井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平庄煤田煤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煤田地质特征,对不同矿区、不同煤组的煤进行了稀土元素的含量测试,得出了煤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分布模式,讨论了稀土元素的主要赋存状态、来源、含量异常以及与成煤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陇东煤田     
李庆远  卢衍豪 《地质论评》1947,12(5):431-438
本文成于三十二年五月,乃作者等为资源委员会调查西北煤铁简报之第五号,该项简报除第四号甘肃煤铁分布及冶铁问题已刊该会季刊四卷四期外,均以  相似文献   

19.
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钻测井是在钻开地层的同时实时测量地层信息的一种测井技术。随钻测井自1989年成功投入商业应用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电阻率测井中的补偿双电阻率测井仪(CDR)、钻头电阻率仪(RAB)、放射性测井中的补偿密度中子仪(CDN)、方位密度中子仪(AND)、声波测井中的新型声波测井仪(ISONIC)和偶极声波测井仪(BATLWD)及核磁共振测井仪(MRIL-WD)等几种目前世界上较新且应用广泛的随钻测井仪器的结构、测量原理及应用。结合电缆测井,对随钻测井的优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随钻测井发展趋势的分析,得出了随钻测井技术应用会越来越广,但不会替代电缆测井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科学钻探中的元素测井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舟波  王祝文 《地学前缘》1998,5(1):119-130
系统地介绍了科学钻探中应用自然伽玛能谱测井、活化测井、热中子俘获伽玛能谱测井和中子非弹性散射伽玛能谱测井确定元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详细讨论了在不同的岩性条件下如何选择和建立从元素含量向矿物成分转换的模型。最后,介绍了元素测井技术在KTB和ODP中的应用,说明元素测井技术对重建岩性剖面、了解元素丰度和矿物成分的变化、研究矿物在高温高压下蚀变所涉及的地球化学作用、显示岩石的不均匀性和重建地球化学剖面等方面有特殊作用。此外,元素测井技术对于精确计算骨架密度、孔隙度和渗透率、井与井间相关对比,以及补足由于漏掉岩芯或岩屑而失去的有关信息,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