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北岸土体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研究区工程地质层划分标准尚不统一,不利于工程地质资料的交流和资料的社会化利用。为提高研究区工程地质资料的通用性,结合研究区11个1∶50000标准图幅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以100m以浅的土体为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对象,考虑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土体结构特征和物理力学参数,建立研究区基本地层结构层序和编码,将研究区土体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组和21个工程地质层。通过工程地质层组的建立,找出了大区域工程钻孔土层的对应关系,使区域地层资料对比分析成为可能,有助于地质模型的概化和抓住工程地质问题。采用物理力学参数离散性、绘制的地质剖面和三维型分析了工程地质层组划分的合理性,证实了层组划分结果合理正确。通过工程地质层组划分,找出了2个软弱敏感层和4个优势持力层。本文的成果对长江北岸三角洲地区的工程勘察、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选址论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鑫 《地质与勘探》2024,60(1):164-176
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岩土体本身的密实部分以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无岩土体的空间部分,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其它地下自然资源的载体。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向地下空间构建立体城市已成为必然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多在土体中进行,地下工程建设的成本、难度与土体质量息息相关。针对常州市土体工程地质层划分标准不统一的现状,基于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获取的海量地质钻孔和土体物理力学指标测试结果,综合考虑沉积时代、物质成分、工程特性指标等因素,采用剖面绘制法对常州市100 m以浅土体工程地质层进行划分,建立基本地层结构和层序编码,通过工程地质层物理力学参数离散性和三维模型平滑度验证划分结果合理可行。将土体工程地质层划分结果应用到桩基持力层选择、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划、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多种地下资源协同利用等方面,可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3.
何广海 《广东地质》1999,14(1):51-58
岩体工程地质单元蚜分是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也是坑道或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依据。云浮硫铁矿尖山区段具有矿体埋藏深、岩体风化深度大和褶皱、断裂发育的特点,只宜于坑采。其岩体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应突出岩石风化这一主导因素,以岩体工程地类型、岩石风化特征、岩性组合、岩石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等作为依据,以风化界面、岩性组合界面和主权构造等带线为标志进行岩组划分,共牙分为3个岩体工程地质岩类和7个工程地质岩组。软弱松  相似文献   

4.
选取怒江段、高黎贡山隧道和潞西—平达段的灰岩、砂岩、花岗岩、玄武岩4种岩性,分别进行了岩石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参数的实验室和室外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岩石力学参数的定量测试与野外岩组的定性划分、理论依据能很好地吻合。通过野外实地观察,结合岩石样品力学性质参数的室内测试和室外现场测定,对大理—瑞丽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岩组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22个工程地质岩组。在全线工程地质岩组中,坚硬岩组占16.23%,坚硬—较坚硬岩组占31.67%,较坚硬岩组占26%,较坚硬—较软弱岩组占14.17%,软弱岩组占11.93%。全线以坚硬和较坚硬岩组为主体。  相似文献   

5.
选取怒江段、高黎贡山隧道和潞西—平达段的灰岩、砂岩、花岗岩、玄武岩4种岩性,分别进行了岩石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参数的实验室和室外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岩石力学参数的定量测试与野外岩组的定性划分、理论依据能很好地吻合。通过野外实地观察,结合岩石样品力学性质参数的室内测试和室外现场测定,对大理—瑞丽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岩组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22个工程地质岩组。在全线工程地质岩组中,坚硬岩组占16.23%,坚硬—较坚硬岩组占31.67%,较坚硬岩组占26%,较坚硬—较软弱岩组占14.17%,软弱岩组占11.93%。全线以坚硬和较坚硬岩组为主体。  相似文献   

6.
张公  刘承勇  王帅 《地下水》2022,(5):152-155
基于目前兰考县存在的工程地质突出问题,结合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以兰考县自然因素成因划分了2个工程地质区和2个亚区,依据工程建设层内垂向土体的成因、岩性、物理力学特征,划分了3个地质分段。建立了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了5个一级评价因子,12个二级评价因子,采用多因子加权指数和法,对规划用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适宜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4个大区,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煤系岩石工程地质类型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煤矿工程地质研究中常用工程地质岩组的概念对煤系岩石进行划分.由于在不同阶段、不同精度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划分原则不一,分级不明确,使用和对比都存在困难.采用UNBSCO和IBOA推荐的ET、LT、LC和LS四级划分对煤系岩石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划分较为合适.在讨论了工程地质类型(ET)、岩石类型(LT)的概念、划分所依据的因素和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将煤系岩石划分为风化岩、粘土岩、砂岩、砂岩与粘土岩互层、碳酸盐岩、特殊性岩石等岩石类型,每一岩石类型可划分为不同的工程地质类型.并给出了一个实例说明煤系工程地质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8.
第四纪地质是工程地质的基础,第四纪沉积物的地层时代、岩性组合等是土体工程地质单元划分的重要依据.通过武汉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等)及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综合调查和分析,提出基于"地层时代+岩性组合(岩石地层单位)+岩性层"的武汉市工程地质单元体划分原则.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将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土体工程地质单元体分为3级:单元层(1)、亚单元层(1-1)、基本单元层(1-1-1),其划分的控制因素依次为:地层时代、岩性组合(岩石地层单位)、岩性层.据此划分出工程地质单元层6个、亚单元层14个、基本单元层28个.并对各个工程地质单元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中国工程地质图(1:4000000)》编图中岩土体类型的划分原则及表示方法。岩体类型主要是根据其成因类型、强度特征及结构类型来划分,分为建造和岩组两级。土体按粒度成分及其特征的工程地质性质划分为粗粒土、细粒土及特征土三类,各类再作进一步划分。本文对各类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工程开挖卸荷后岩体参数研究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焦点,是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锦屏地下厂房开挖工程为背景,通过对上下游边墙不同桩号段开挖揭露的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进行了开挖后岩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在GSI(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评价体系中引入Jv(节理数/m3),使评价体系相对合理化,经回归分析,对不同风化程度的岩体进行了力学参数求解,发现内聚力及内摩擦角的计算值与建议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工程水文地质学及其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产生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岩土体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相对分散的单一研究状态,缺乏系统的从地质机制分析到地质模型抽象,进而由模拟再现到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治理措施论证的全过程研究。本文在系统分析、总结水电工程中水 -岩和水 -工程建筑的作用类型及特征基础上,认为可能出现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是;水库诱发地震、岩溶渗漏、库岸及高边坡的稳定、坝基、坝肩抗滑稳定、枢纽区深层承压水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21世纪若干重大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21世纪中国的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2 1世纪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构造活动带岩土体动力稳定性, 高地应力下岩体应变储能与岩体性质, 高陡边坡的变形及尺寸效应和动力稳定性, 深埋长大隧洞的地温与地压, 深埋隧洞岩体结构探测与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大跨度复杂洞群变形与稳定性的群洞效应, 冻土的冻融变形、稳定性及其处理技术, 可溶岩岩溶规律与岩体利用问题, 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处理与利用等问题; 中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高速交通网建设中软土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及处理技术, 深井采矿中软岩巷道大变形与处理技术, 深厚松散堆积层上大型桥梁桥基变形与稳定性, 海底隧道围岩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问题, 城市多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此外, 水土流失与北方大规模荒漠化问题, 黄河下游地上悬河与长江下游塌岸和堤防稳定性问题, 黄河断流引起的下游地区环境问题,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长期匮乏问题, 城市化中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控制等问题, 将是中国 2 1世纪突出的环境问题。中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应当在结构土力学与岩体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地质动力学、人 地相互作用机制与环境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部土岩接触带是指厚表土底部一定厚度的土层及其下一定厚度的煤系风化岩组成的土岩组合体。由于它由高压态土体、高压水和软弱破碎风化岩体组成,故具有整体不良的工程地质性质,在接近该带下采煤时易发生采场顶板矿压突变剧增、突泥溃砂、突水等重大安全问题。在煤田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深部土层土性和岩层岩性将深部土岩接触带划分为4种类型:砂土-砂岩接触类型、砂土-泥岩接触类型、粘土-砂岩接触类型、粘土-泥岩接触类型,分析了每一种土岩接触带类型对应的工程地质意义,并对丁集矿井西南区13-1煤层的土岩接触带类型进行了划分,认为13-1煤层土岩接触带类型以砂土-泥岩、砂土-砂岩为主,近松散层工作面受到底含水的威胁比较严重,工作面溃泥、溃砂、压架出水的可能性比较大,开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4.
会泽铅锌矿6号矿体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查明会泽铅锌矿的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各岩组的稳定性,在收集和整理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对6号矿体回采区段的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测试,采用RMR和Q系统分级方法确定了各岩组的级别,根据试验参数分析了钻孔岩芯饼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系统地论证了采区的岩体工程地质条件,为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土体工程地质的研究体系及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黄土的结构性、水敏性和裂隙性等特殊性质,建立了适合黄土体特征及特性的黄土体工程地质研究体系--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内容、路线和方法,指出其研究对象是黄土体。黄土体结构面及其相关问题是黄土体工程地质研究的薄弱环节。探讨了黄土体结构面的分类和分级、黄土体结构类型、洞室围岩类别和黄土体的水敏性等问题,并根据结构面的规模、活动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将黄土体结构面分为6级。 依据黄土的沉积特点、结构面的特征和工程黄土体的范围将黄土体结构分为均质结构、层状结构、柱状结构、块裂结构和碎裂结构。认为加强和突出黄土体工程地质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黄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和解决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宜兴抽水蓄能电站试验洞的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结合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试验洞量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成层各向异性岩体中洞室工程问题的反分析方法。采用分层均质模型进行反分析计算。计算区域的各层岩层均被分别视为均质各向同性体,初始地应力假设呈线性分布。有限元分析中,对倾斜成层的岩层、软弱夹层及断层节理等分别划分了单元,据以模拟成层岩体的各向异性特征。为使计算过程简化,对离洞室较远的岩层拟按地质资料对材料特性参数赋值,反分析计算的目标未知数为初始地应力和试验洞相邻围岩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与工程实践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吉沙水电站低压引水隧洞,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端,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通过勘查,对工程区的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有了基本了解,对引水隧洞区存在的上覆岩体厚度问题,围岩稳定及施工涌水问题.隧洞外水压力问题以及岩体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工程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断裂构造研究进展对工程地质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体和岩体结构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它们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而系统地解析体所经历的构造作用是认知岩体结构,抽象和概括岩体工程地质模型的突破口,因此,重视和应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必将会对岩体工程地质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与工程地质研究相关的现代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思维观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理论方法对工程地质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层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王纯祥  白世伟 《岩土力学》2003,24(4):614-617
根据岩土介质中复杂的地质现象及其地层的层状展铺特性,建立了三维地层模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数据库管理功能、复杂的地质现象的可视化及分析功能。阐述了3DSIS的功能和应用,提出了3DSIS与数值分析方法、专家系统耦合集成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