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重力委员会(IGC)是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下属的一个学术委员会。它的任务是促进对地球重力场及对它和地球内部、外部地球物理现象的关系的科学研究。该委员会和国际重力局(BGI)有极密切的联系,而后者是一个拥有大量重力数据和先进数据处理设备的单位。  相似文献   

2.
数据与信息     
C.  BH 祝国瑞 《地图》1992,(4):46-48
三个定义域。如果从获取、加工和分析关于现实世界空间信息的方法论观点来研究当代地图学与地球信息学的理论和概念方面,可以把定义区分为三部分:被研究的现实世界,关于它的数据和信息的物理学概念。第一部分包括在地球或宇宙空间或生活中的物质的不同形式(自然和社会现象、对象、物体),在它们的联系和存在的完整的多样化的整体中。这种物质的目标和它们的元素的整体组成地理系统——被  相似文献   

3.
<正>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的整个社会实践过程,始终贯穿着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以便适应自身生存的需要。今天,人类不仅研究赖以生存的地球,而且正在加速研究宇宙空间。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把我们推向一个浩翰无边、深奥莫测的世界。测绘业是一个技术门类较密集、服务范围极宽广的先行性、基础性的地理信息产业,它不仅要为国家基本建设提供必要的图件和数据,而且还要为  相似文献   

4.
论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大地水准面被定义为等重力位水准面 ,它在海洋中重合于假想的静止海水面 ,而后者通常又由平均海水面来代替。然而 ,平均海水面并非重力等位面 ,如果精度要求高于 1m ,则上述经典定义不再适用。近代大地水准面被定义为最接近于平均海水面的重力等位面 ,但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这种大地水准面。为实现这一目标 ,不仅需要确定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而且需要确定大地位常数W0 。探讨了几种主要的大地水准面的定义及其相关的确定大地水准面的问题 ,并建议了一种新的大地水准面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三、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的研究研究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是大地测量学的科学任务,它与研究地球的其它科学,如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密切相关。研究的方法分为几何的方法和动力的方法。过去所说的几何方法只限于利用天文大地测量数据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常称为天文大地的方法。过去所说的动力方法主要是利用地面重力测量的数据来研究地球的形状(扁率)和它的重力场特征,因此常称为重力方法。  相似文献   

6.
《武测译文》1997,(1):1-8,21
无论何时,垂直位移都是值得重视的,纯几何测量如GPS,VLBI等在检测和解释如隆升,沉降等地球动力学现象方面是不完善的,现在精密的绝对重力测量已经可以在通常的条件下成功地用于这方面的研究,然而用研究区域或局部范围的地球动力学现象所做的密集的野外相对重力测量仍不能完全由绝对重力测量来代替,重力测量的基本优点在它联合卫星 传统的的经典大地测量所显示出来的“整体效应”它将高程与重力变化结合在一起,使四维  相似文献   

7.
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是一门古老的应用地球科学,其古典定义是:"测定和描绘地球表面的科学.”随着空间大地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发展(GPS,VLBI,SRL等),大地测量学突破传统时空的局限,进入现代大地测量学发展新阶段,其定义为:精度测定点的3维位置,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地表及其外部重力扬,并监测和解释它们随时间变化的科学.从而使大地测量学从工程应用向基础地球科学转变,成为推动地球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重力大地水准面计算精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影响重力大地水准面计算精度的因素中,计算模型误差及地面观测数据误差是其中的两个主要误差源。本文从实用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重力大地水准面计算公式选择问题;并通过实际数值计算,研究确定了地面观测数据计算精度、密度及覆盖范围等参数指标;最后以180阶次位系数定义地球重力场,对重力大地水准面计算精度进行了实际检验。  相似文献   

9.
李斐 《测绘学报》2001,30(3):220-225
从重力异常△g的原始定义出发,对将其用于反演地球内部密度结构时,本身所存在的不合理性及其造成的误差进行分析和估算,并给出相应的公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1.重力异常中所包含的两个界面所造成的物理上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其所造成的几何差异估计。2.当将实际重力与模型正常重力严格地视作为矢量,传统的重力异常或重力扰动由于未考虑垂线偏差所造成的误差分析和计算。3.对试图以具有确定物理意义的地球物理模型(如PREM)代替大地测量中的正常椭球作为正常场源时,共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析对其对应的正常重力之间的差异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0.
蒋涛  党亚民  郭春喜  陈斌  章传银 《测绘学报》2022,51(8):1757-1767
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次确定并发布了基于国际高程参考系统(IHRS)的珠峰正高。在珠峰地区实现国际高程参考系统,采用的方案是建立珠峰区域高精度重力大地水准面。利用地球重力场谱组合理论和基于数据驱动的谱权确定方法,测试优选参考重力场模型及其截断阶数和球冠积分半径等关键参数,联合航空和地面重力等数据建立了珠峰区域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模型,61点高精度GNSS水准高程异常检核表明,模型精度达3.8 cm,加入航空重力数据后模型精度提升幅度达51.3%。提出顾及高差改正的峰顶高程异常内插方法,采用顾及地形质量影响的高程异常——大地水准面差距转换改正严密公式,使用峰顶实测地面重力数据,基于国际高程参考系统定义的重力位值W0和GRS80参考椭球,最终确定了国际高程参考系统中的高精度珠峰峰顶大地水准面差距。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上地球外部重力场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本文仅就近几年来的国外资料分别按下列六个方面作扼要的介绍: 一、重力测量; 二、最小二乘配置和地球重力场; 三、卫星重力的新方法; 四、大地测量基本参数和地球模型; 五、动力大地测量; 六、地球重力固体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和卫星重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空间重力资料可用于地球重力场的确定,但是由于空间重力观测值不在地球表面或大地水准面上,为了联合地面重力资料通常需要对空间重力数据进行向下延拓。由于重力场对高度敏感,向下延拓过程是不适定的,观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地坐标系的换代问题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首先指出了我国现有大地坐标系在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面临的选择与采用地心坐标系的建议,然后就地心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参考椭球常数、正常重力公式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并就坐标系改变对旧地形图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国大地坐标系应由局部坐标系更新为地心坐标系。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应与IERS(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协议相一致,采用国际常用的参考椭球和正常重力公式。本文提出的参考椭球和正常重力公式符合这些原则,提出的地形图坐标系变化改正方案应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利用地面重力资料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存在着实测资料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海洋上的重力资料更为缺乏,而海洋面积又占整个地球的70%以上,因此确定海洋上的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对于研究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文-大地测量学的任务在於利用大地测量、天文测定和重力测定的方法研究地球的体形,并为国家测制地形图的工作布置基本的测量控制网。通常认为研究地球的体形是它的科学任务,布置基本测量控制网是它的实用任务或技术任务。不过,完成这两种任务的具体工作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按缜密考虑过的计划进行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大地测量、天文测定和重力测定——就可以同时达到研究地球的体形和建立良好的国家测量控制网这两个目的。因此天文-大地测量学术的发展是与天文-大地测量工作的发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平均重力异常是地球重力场的基本数据,在垂线偏差、高程异常、扰动重力等的计算中都要用到平均重力异常。本文在全球高程、地壳密度、海深等地球物理信息的基础上,依据均衡理论和逆威宁-曼尼兹公式两种推估重力异常的方法,在理论上对构建全球重力异常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地球重力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地球重力场的定义及其内涵,重点论述了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其中包括:1、根据位理论求解拉伯拉斯方程的重力边值问题,导出扰动位的球谐函数级数展开式;2、以莫洛金斯基理论为依据形成的边值问题推求出位系数的表达式;3、依据最小二乘平差方法采用全球或局部地区格网的重力异常平均值推求出位系数值;4、简要叙述了用球冠谐展开式推求局部重力场的概念。本文最后给出了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某些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利用重力卫星研究地球系统的质量分布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使人类对发生在大气、水圈、海洋、极地冰盖等地球圈层的动态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现阶段重力卫星主要包括挑战性小卫星有效载荷计划、地球重力场恢复及气候探测计划(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地球重力场稳态海洋环流探测计划和GRACE后续任务,回顾其发展历程,简要说明其在地球重力场解算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善现阶段重力卫星的缺点,国际上各研究机构为下一代重力卫星任务(next generation gravity mission,NGGM)提出众多远景规划和模拟分析,梳理了国际上提出的12种下一代重力卫星任务的任务概念、预期精度及任务状态。为了更加清晰介绍NGGM和整体把握其进展,根据星座构型和卫星载荷技术将其划分为4类,即Sharifi型重力卫星星座、Bender型重力卫星星座、星链型重力卫星星座和量子型重力卫星星座,并综合分析其性能,尝试性地给出相应的参考性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蒋福珍  任康 《测绘学报》1996,25(3):201-205
本文假设一个质量与地球质量相等,且任意分布并具有弹性地壳的地球模型。利用位理论的第三边值问题,通过司托克斯积分求解已知地面水准重力观测时重力场的时间变化,取其零阶解,然后利用华北地区于1984-1988,1988-1990时间段内的重力和水准年变化速率,实际计算了该区的大地水准面变化,并根据其结果,分析了与该区近代构造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测绘新名词详解挠动重力场地球的实际重力场与正常重力场之差,通常用挠动位表示,它是同一点上重力位与正常重力位之差,T一「一U,事实上是两个引力位的差,是调和函数。挠动重力场亦可用重力异常、挠动重力、大地水准面及垂线偏差等表示,若挠动位处处等于0,则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