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栾茂田  樊成  黎勇  杨庆 《岩土力学》2006,27(12):2143-2148
将有限覆盖技术与径向点插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有限覆盖径向点插值无网格方法,从而综合了数值流形方法与点插值方法的各自优点,能够有效地处理连续与非连续性问题。用该方法构造的形函数具有Kronecker ? -函数属性,方便了位移边界条件的处理。在简要阐述了这种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该方法用用于地基附加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证明本文方法精度高,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地下水勘查的模拟退火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地介绍了NMR找水的理论方法,分析了核磁共振找水对于不同含水层的正演计算方法,并用模拟退火反演方法对一维含水模型进行反演,给出了三个不同含水层模型的模拟退火反演效果图。经对比验证,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理论上给出了对NMR反演进行改进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打入桩承载力确定方法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典庆 《岩土力学》2006,27(10):1733-1738
在传统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中桩基承载力安全系数取决于桩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然而,基于经验选择的承载力安全系数缺少理论依据,为此,基于贝叶斯理论和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了评价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对承载力安全系数影响的方法,给出了现行规范对于不同承载力确定方法采用不同安全系数的理论依据,阐明了桩基动力测试降低安全系数的理论依据,并以7种桩基设计方法为例,分析了承载力确定方法对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基本上与现行的经验值相一致,表明精确的承载力确定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承载力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承载力确定方法和水平都对安全系数有影响,但当承载力试验桩的数目足够多时,安全系数对于设计方法的精确性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地质样品中的碲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测定土壤样品中碲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常规方法的局限性。此方法对6个国家标准物质进行了方法验证,12次测定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物元可拓评价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物元可拓评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方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当实测数据超出节域而无法计算的局限性。针对该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对原方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岩锚吊车梁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丰年  翁杰  许宏发 《岩土力学》2005,26(Z1):175-179
通过对现有岩锚梁设计计算方法的分析,指出了设计的基本假设中存在的缺陷,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岩壁变形、锚杆变形和岩锚吊车梁变位的岩锚吊车梁设计计算方法。同时,建议了岩壁弹性抗力系数的取值方法,并采用数值方法模拟锚杆拉拔试验,建立了岩石锚杆水平弹性刚度系数的求算公式。最后,按一般方法和改进方法针对3个不同实例分别进行了计算,并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改进的DPIV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是一种快速提取流场速度的方法,但测速精度较低。已有的改进方法虽然使精度得到了提高,却丧失了DPIV快速处理的优点。本文综合已有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兼有快速和精度较高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以Willert提出的DPIV方法为基础,吸收了Huang提出的改进方法中的迭代思想,既保留了DPIV快速处理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速的精度,非常适合于多工况和非恒定流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在西藏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驱龙、甲马矿区进行了方法有效性试验。介绍了野外方法试验采用的综合物化探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对各方法的试验成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以DPEM、TEM方法为主的综合物化探方法在该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曲面位场的正则化线性规划法直接反演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可用于起伏地形上重磁位场数据直接反演的、正则化的线性规划反演方法,给出了求解模型、求解方法及相关的技术措施。通过理论模型试算,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在某铜镍矿区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泥质和粘土含量是储层评价中很关键的参数,但是其解释精度一直难有很大的提高。以大庆油田西部地区的储层为例,研究了提高解释精度的方法。首先对粒度和X衍射粘土分析数据的用途和质量检查方法进行讨论。对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等多种方法计算泥质含量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筛选了适合本区的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砂岩、泥岩参数的选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变砂岩参数和分层平均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区域,采用本文论述的方法计算泥质含量和粘土含量,比以往的解释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平原区密集分布的农田供水井开采量评价方法——“面井法”,推导出了稳定流状态下,基坑出水量计算的一种新方法——“面井法”,并与“大井法”进行比较.“面井法”计算的基坑水位降深总大于“大井法”计算的基坑水位降深,而出水量则小于“大井法”计算的基坑出水量.“面井法”也定义了基坑等效半径,但形式唯一,简单易记.对于矩形(包括条形、方形)基坑,等效半径计算值总大于“大井法”计算值,而圆形基坑二者相等.由于“面井法”的推导是在整个基坑面积上积分的,其计算结果更能代表整个基坑的渗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当今岩土工程设计的一个趋势,分项系数的标定是确定设计参数的关键。岩土材料强度分项系数需反映材料参数的变异性,现有理论方法如安全系数校核法、一次二阶矩校核法、验算点校核法等理论标定方法,没有明确说明分项系数如何降低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提出岩土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标准差反馈标定法,该方法在目标可靠度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均值的调整对标准差调整的抵消作用,确定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由此确定的分项系数能充分反映强度参数的离散性。通过算例对该标定方法的实现进行了说明,并与验算点校核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标准差反馈标定法比验算点校核法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计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和确定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是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特别是矿床原生晕分析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地学者提出了多种计算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分带指数法、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浓集指数法、比重指数法、含量梯度法等,并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认为计算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时,不宜采用传统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而应采用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或比重指数法。  相似文献   

14.
邓东平  李亮 《岩土力学》2012,33(10):3179-3188
极限平衡水平条分法较适用于成层岩土边坡,但较竖直条分法尚有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水平条分与竖直条分中条间力的关系,建立起水平与竖直条分法相对应的条间力假设条件;并针对水平条分法遇到滑动面存在弓形体时,采取水平条分和斜条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瑞典法、简化Bishop法、简化Janbu法和Morgenster-Price(M-P)法在水平条分时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其中,根据满足条件不同,得到了瑞典法的两种不同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并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将一般简化Janbu法进行改进。当使用任意曲线和圆弧滑动面两种型式时,通过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对水平条分法所做研究的可行性。同时,也表明了两种瑞典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改进的简化Janbu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上较一般简化Janbu法更优。  相似文献   

15.
上限法在加筋土结构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极限分析上限法用于加筋土结构物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是滑动面上内力功如何计算的问题。在总结了基于传统塑性理论上限法内力功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基于广义塑性理论的上限法应用到杨俊杰的内力功计算方法中。对比基于传统和广义塑性理论的上限解及离心试验结果,认为基于传统塑性理论的上限法应用简单,计算结果基本可靠;基于广义塑性理论的上限法虽然理论上比较完善,但当滑动面为曲线时,应用繁琐。  相似文献   

16.
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的评价具有较大难度,一方面由于深部地质及水文地质参数难以准确获取,另一方面地下卤水资源量评价方法尚无规范可循。传统的深层卤水区域资源量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容积法,但容积法对储卤层空间形态描述较简单,同时也无法处理深层卤水各参数严重不均一的问题,容易引起误差的累积。提出了容积法的一种改进模型,首先利用Opengl API三维渲染技术来建立储卤层三维模型,再利用克里格法对储卤层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化,建立模拟单元,用模拟的方法来解决各参数的不均一性,进而求取资源量。该方法继承了资源量评价中"圈区算量"的基本思想,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为了便于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软件实现,并以四川盆地东北部某储卤构造为例对该构造资源量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充分地利用深部地质参数,是对容积法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17.
顾乐民 《岩土力学》2016,37(8):2366-2372
最小一乘法是一个既古典又新颖的方法,随着最小一乘解的实现问题近年来有大的突破,一些最小二乘法所不具有的优良特性,如直观性、稳健性、零误差性、可预测性、广义性等逐渐显现。最小一乘逼近是最小绝对值误差极小化的逼近,也称为“极小极小”逼近,由于极小极小逼近的最佳结果一定是零,所以零误差原理是最小一乘法的基本原理。最小一乘解是通过“代表式”的数据处理方式来实现的,由于排除了大误差数据的干扰,使最小一乘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而代表数据可按不同的应用而选择并确定,使应用具有了广泛性。对于预测而言,将端点数据设定为零误差数据,使数据的权重不再相等,而是往端点方向倾斜,端点数据具有最大的权重,且建立在无误差的基点上,这使得预测理论与模式变得合理,使预测的准确性得到保证。文中通过3个工程实例,介绍了最小一乘法在探索岩石或软土地基在沉降过程中的应用,其结果与最小二乘法的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后给出如下主要结论:(1)最小一乘法的数据处理稳定性较好,波动幅度较小,预测结果较准;(2)一般不会出现最小二乘法数据处理中的矛盾及不合理的现象;(3)虽然时间t→∞的极限下沉量具有不可验证性,但最小一乘法的预测是建立在无误差的基点上,比最小二乘法的预测建立在有误差的基点上合理,加上有较好的稳健性,其结果更具参考性。  相似文献   

18.
岩土参数随机场离散的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周国庆  阴琪翔 《岩土力学》2014,35(5):1482-1488
将不确定性岩土参数建模为随机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随机变量,基于随机场的局部平均理论,提出了用于二维随机场离散的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法。通过面积坐标变换和高斯数值积分,给出了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随机场协方差矩阵的解析计算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采用算例再现了所提方法的分析过程和有效性,并与传统二维随机场四边形单元离散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二维随机场三角形单元离散法能与有限元三角形单元离散法完美结合,随机场单元与有限元单元的对应关系清晰,易于随机有限元程序的编制;对于随机场单元的均值,传统四边形单元离散法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对于随机场单元的方差,传统四边形单元离散法计算结果偏小,所提方法显得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杨贵  刘汉龙 《岩土力学》2009,30(5):1497-1503
土石坝动力分析常用的是Wilson-? 积分方法,但该方法用于分析高频问题和大步长问题时精度较低。针对该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二次加速度积分法,该算法与一步二次加速度积分法相比,计算精度不变、稳定性要求容易满足,计算用时大大减少。对算法的基本原理、稳定性及精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个土石坝动力分析的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常用的Wilson-? 法、Newmark法和中心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分析高频问题和大步长问题时,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冻土断裂力学在桩基冻拔稳定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洪升 《冰川冻土》1998,20(2):112-115
对桩基冻拔的冻土工程问题进行了断裂力学分析,并给出简化模。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断裂判据以及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