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潮汐河口二维动床紊流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平面二维非恒定动床紊流模型基本方程组,即水流运动方程及潮汐水流不平衡输沙方程。对计算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如基本资料及代表潮过程选取、糙率的确定、悬沙粒径及沉速、挟沙能力恢复饱和系数及河床冲淤判别条件等。以甬江口为例,计算了镇海弯道至大游山口门约5km河段潮汐水流潮位及流速过程、丁坝作用下的回流域及疏浚与整治相结合的河床变形,计算结果与野外资料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宁波大桥桥墩作用下的水流结构变化及对镇海港航道的冲淤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巧云  张志林  乔红杰 《水文》2019,39(3):75-79
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流域的来水来沙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可能使长江河口段的潮汐特征发生变化。以分布于长江河口段6个潮位站的各6个代表年的实测潮位资料为基础,利用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对比分析长江河口段的潮汐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河口段的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和潮汐特征参数发生了变化,但幅度比较小。  相似文献   

3.
国外河口最大浑浊带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口最大浑浊带(TurbidityMaximum,以下简称TM)在全世界不论高纬度地区或低纬度地区,各种气候类型和潮汐条件下的河口均有发现,尤其在部分混合型和垂向均匀混合型河口更为发育。其中包括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河口,从小河口到诸如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些年水力充填堤坝结构在潮汐河口水库中的应用和发展,渗流控制技术也随之不断完善。本文以上海青草沙水库工程中的北堤工程为例,论述了水力充填堤坝应用在潮汐河口水库中,其渗流控制技术研究分析过程,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珠江河口夏季缺氧现象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季底层水体缺氧现象是珠江河口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使用三维水动力-生态耦合模型来分析珠江口缺氧现象的分布状况和产生原因。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的再现珠江口的缺氧敏感性区域和强度。珠江口存在的底层水体缺氧现象是水体强烈层化和生化耗氧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缺氧现象的发展与减退受潮汐涨落的影响。珠江口盐度-潮汐混合锋面和层化作用控制低氧水团的范围和强度。  相似文献   

6.
河口盐水入侵作用研究动态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河口是河流径流与海洋水体交接的过滤地带。由于水流扩散,挟沙能力降低,河流挟带的泥沙进入河口后将逐渐沉降。但沉降的泥沙常在某段槽床聚积,形成拦门沙坝而阻碍航运。拦门沙形成的原因与河口环流、泥沙絮凝沉降和最大混浊带等现象紧密关联,而这些现象又由盐水入使所造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河口盐水入侵作用的认识和研究进展,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7.
宋兰兰  徐群  陆桂华 《水文》2012,(5):17-21
瓯江河口沿岸与外海水交汇地区,是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栖息、索饵产卵和生长的优良场所,由于围垦造地、航道整治已缩小了鸟类和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人类活动对河口地区栖息地的影响可通过生境破碎化研究来确定其扰动程度。根据瓯江河口海域测站相关的水环境因子,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瓯江河口水生境破碎化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瓯江干流虽被七都涂和灵昆岛分流后水流流态发生改变和流量、泥沙分配不均,使得其水生境斑块与瓯江干流生境存在差异,但总体水生境斑块还是处于连续状态;瓯江河口附近的海域水体理化特征呈高度异质性,斑块状分布特征明显。再通过各生境因子的生境斑块类型图分析瓯江海域水体原来较大斑块的自然水体景观被分割情况,确定瓯江河口水生境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磨刀门河口环流与咸淡水混合层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磨刀门盐水混合层化特征,基于SCHISM模型,建立了三维盐度数值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其进行验证。结合水体势能异常理论,对枯季磨刀门河口混合层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深槽与浅滩的层化机制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磨刀门河口小潮时水体层化最强,中潮时水体层化最弱,且拦门沙至挂定角段水体层化始终较强。磨刀门深槽水体层化主要受纵向平流、纵向水深平均应变和垂向混合影响,而浅滩水体层化则受横向平流、横向水深平均应变和垂向混合影响;磨刀门河口表、底层水体湍动能耗散率较高,而中间水层存在低耗散区,且涨潮时湍动能耗散率比落潮时大。  相似文献   

9.
10.
河口海岸地处海陆交界带,其沉积层理特征与形成机制是沉积动力学、动力地貌学和地层学等学科方向的研究热点,对评价海岸工程环境效应、重建沉积古环境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梳理河口海岸区域径流、潮汐、波浪等多种动力因子作用的研究成果,归纳不同动力主导作用形成的沉积层理特征,剖析3种基本动力对沉积层理塑造的动力学机制,阐释洪水、风暴偶发动力因子以及生物扰动、海平面变化、围垦工程等其他影响因子对沉积层理形成和保存的作用机理。同时,总结了数值模拟手段在沉积层理形成和破坏机制解译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机理认知,提出在河口海岸沉积层理时空尺度认知、多因素耦合反演模型开发应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汊河口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输沙的力学角度探讨分汊河口的形成机理.认为分汊河口系许多因子共同作用所造成,而推移质的造床作用是在河口特定的边界、水流及泥沙输移恰当配合下形成河口沙洲,从而导致河口分汊的主导因子;河流注入海洋时边界突变引起的水流扩散减速则是推移质集中堆积而塑造河口沙洲的外部必要条件;河口悬移质中粘细物质含量丰富并在盐淡水混合环境中絮凝沉降为沙洲堆积增高和稳定提供了可靠保证,故也是分汊河口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潮滩植物根际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江口滨岸潮滩芦苇与海三棱燕草根系、茎叶以及根际沉积物中Cu、Pb、Mn、Zn、Cr的含量分析发现,Cu、Pb、Zn、Cr在根系中的含量较高,而Mn在茎叶中的含量达到总量的55%以上。海三棱燕草比芦苇能更有效地累积重金属,两种植物根系。沉积物系统均表现出明显的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一般在冬季富集;芦苇根际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秋季较低,冬季富集,而海三棱蒲草根际沉积物中Cu、Pb、Mn均在秋季含量较高,Zn、Cr冬季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近海海洋锋和锋面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锋是水文要素特性不同的2个水团之间的狭窄过渡带,是一种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对渔业、军事和海洋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近年来物理海洋学以及海洋交叉学科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近海由于众多环流、水团和涡旋在此交汇,海洋锋现象十分显著,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中国近海的海洋锋产生机制和变化规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从实测水文资料分析、遥感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分别回顾了黄海、东海、南海北部等中国近海海域海洋锋的研究进展。对于海洋锋的预报研究,我国起步较晚,但目前对近海海洋锋预报的需求十分迫切。回顾总结了国外海洋锋预报的进展,集中介绍了黑潮锋、冰岛—法罗群岛锋、湾流锋和墨西哥湾锋面涡旋的预报方法和现状,最后对如何开展中国近海海洋锋预报提出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长江潮流界位置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宋兰兰 《水文》2002,22(5):25-26,34
长江是径流、潮流中等的潮汐河口,纳潮量十分巨大。长江口水流动力因素以径流和潮流为主。对潮流界位置进行了探讨,其位置随上游径流大小而变化,国内流行的一种长江潮流界在江阴的说法是不够确切的。  相似文献   

16.
3个未扰动柱状样分别采自浙江椒江口潮间带高、中、低潮带,用冷盐酸法测定了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同步提取金属(SEM),分析了不同潮位沉积物剖面类型及形成机理,并根据SEM-Me/AVS比值评价痕量金属(Cu、Pb、Zn、Cd、Cr、As、Hg及Ni)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高潮带和低潮带形成了薄活动层剖面(<6 cm),痕量金属的活性态浓度较低,AVS浓度较高;而中潮带形成了厚活动层(约26 cm),痕量金属的活性态浓度较高。潮间带不同潮位痕量金属活性态浓度剖面类型的形成是沉积速率、有机质供源及所处潮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河口区应该存在表层mm尺度上的高值有机碳(C有机)分布。  相似文献   

17.
周月英  关帅 《水文》2018,38(5):1-5
针对同倍比方法与同频率方法推求设计潮位过程线中的局限性,采用4种边际分布函数对珠江口年最高潮位与年最大潮差序列进行拟合的基础上,选取4种不同的二维Archimedean Copula函数建立珠江口年最高潮位与年最大潮差的联合分布,并分析了高潮位重现期与潮位过程同现重现期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高潮位与潮差的同现重现期总是大于相应边际分布的重现期,并且随着边际分布重现期的增大,同现重现期增幅也越大,说明较高重现期的高潮位与潮差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基于高潮位重现期与潮位过程同现重现期的线性关系,采用基于联合分布的方法推求珠江口潮位过程线,推求结果较同频率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曹妃甸老龙沟潮汐通道拦门沙演变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曹妃甸老龙沟海区属于泻湖型潮汐通道体系,口门附近发育有大规模拦门沙浅滩。由于沿岸泥沙供给不足,近几十年来东坑坨等沙坝外侧海区整体呈侵蚀冲刷态势,等深线向陆蚀退。老龙沟西支深槽也以侵蚀作用为主,而拦门沙地区滩槽冲淤变化则与东坑坨演变密切相关。其中东槽冲刷发展主要是东坑坨西南尾端淤长压迫老龙沟口门,引起岬角效应增大、潮流动力增强所致,而西槽的摆动现象则主要与东槽发展所产生的挤压作用有关。由于泥沙供给不足,近年来东槽发展和西槽摆动的速度都有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19.
李亦芳  葛雷  王新功  张军锋 《水文》2011,31(5):72-75
基于黄河口生态环境需水及其配置研究的需要,以平水年洪水过程资料为基础,在黄河下游河口段建立了一维河流数学模型,对年度内及年际间的流量水位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模型在冬季冰冻期内的适用性较低,主要原因为冬季冰封期使模型运用条件发生改变,模拟结果出现误差;去除冰封时段后,模型适用性得到恢复,满足河段的年内应用;而年际间模拟结果表明,河床高程变动是影响模型精度的主要原因,在充分考虑河床的冲淤变化后,经适当校正,模型在河口段仍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