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对1980年以后桂林市13站点强冰雹个例资料的统计,从天气形势,单站要素指标,关键区物理量等方面归纳出客观定量的预报指标,并从中找出相关性好的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结合运用T106格点资料,试作冰雹期预报。  相似文献   

2.
青海东部冰雹的短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总结青海东部农业区冰雹发生、发展的气候规律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数值预报产品、常用稳定度指标、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在冰雹预报中的应用从短期预报的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了较为具体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1年7月发生在甘肃省河东地区的7次冰雹个例,综合分析SWAN系统输出的雷达产品资料的主要特征,提取冰雹天气的雷达产品资料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利用SWAN系统外推算法资料生成冰雹临近预报产品。通过2012年甘肃河东地区的2次冰雹天气过程对与其同时的临近预报产品检验结果表明,预报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黑龙江省2000~2003年发生冰雹的测站≥3站的个例资料共35d进行了分析,找出发生冰雹天气的物理量预报指标,根据每日的实况物理量场做冰雹潜势预报,并结合实际业务工作需求,研发冰雹潜势预报系统,为制作冰雹潜势预报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统计1981~1990年阜新地区63次冰雹资料 ,选取有利产生冰雹天气的物理因子作为预报指标 ,自动读取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08,20时高空实时格点资料 ,采用内插法 ,求出能量指标值 ,进行冰雹预报判断 ,并输出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12日下午5时前后,阳泉市遭受严重的冰雹、暴雨袭击,造成部分乡镇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在3 000万元以上。为此我们以这次大冰雹天气过程为例,应用《阳泉市冰雹短期预报系统》、FY2C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方法,初步探索大冰雹天气的成因,以及在大冰雹出现前冰雹云的一些特殊结构特征,为今后的预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有指示意义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7.
T213资料在冰雹短期预报中的释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基于MICAPS系统,利用T213数值预报格点资料和预报关键区域30个站点的高空天气图.以及市内7县(区)4个观测时次的气象要素等资料,从单站要素反映、天气形势分析、热力、动力、稳定度等参数计算,选取对冰雹天气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和消空指标,利用PP数值预报释用方法,建立了盛夏平凉市冰雹短期预报模型。经2003年7~8月份业务运行,基本报准了唯一出现的一次冰雹过程,空报率0.0%。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威宁县1997—2014年冰雹资料,2004—2014年4—8月探空资料对威宁冰雹时空分布,冰雹预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图表法、数理统计、多指标套叠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威宁冰雹降雹日数主要集中在5—8月,占年总冰雹日数的80%以上,降雹日时间主要在午后到傍晚;2威宁冰雹主要路径:4—5月西北路径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冰雹主要出现在县的东南部、东部、南部一线,6—8月西南季风气流影响,冰雹主要出现在县的北部、西北部、中部、西南部等地;3通过利用探空资料适宜冰雹预报的环境参数阈值建立预报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对于进一步提高冰雹预报准确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统计1981~1990年阜新地区63次冰雹资料,选取有利产生冰雹天气的物理因子作为预报指标,自动读取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08,20时高空实时格点资料,采用内插法,求出能量指标值,进行冰雹预报判断,并输出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是根据省台短期预报的结果,结合太原的冰雹规律建立的短时冰雹预报专家系统和防雹指挥系统。课题设计有五部分内容:(1)输入资料,(2)短时预报,(3)作业指挥,(4)效果评估,(5)系统服务。冰雹专家系统,是在采集我市5年(1990 ̄1994)26个冰雹个例,参考了我省天气预报手册中冰雹预报的指标(ST),又使用了高空图天气系统指标,气象卫星云图指标及单站温度指标及专家预报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一次冰雹天气特征及人工防雹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内蒙古气象》2011,(6):41-42,55
利用天气学、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及天气预报经验对2011年8月23日发生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地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冰雹天气发生时雷达回波中反射率因子强度达到65dBz,有多个回波强核组织在一起,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达到55kg.m2.天气图表现为前倾槽及上冷下暖不稳定对流区,地面为蒙古气旋南压到鄂尔多斯。当上述特征值出现时,可以发布冰雹天气预警,制定防雹作业指挥方案,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雷击、冰雹事件的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进行了较完善的分析,建立了雷击、冰雹定性预报概念模型和定量客观预报系统,为开展雷击、冰雹天气分析和预报服务提供了较全面的科学依据及可靠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择常规天气以及物理量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分析了2008年10月21—23日发生在包头地区的寒潮天气过程,从中寻求一些有物理意义的预报指标,为今后的预报提供可靠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保定地区冰雹的气候及物理量参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保定地区1974~2010年4~10月19个县市气象站冰雹资料,对保定地区近37 a的冰雹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统计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典型个例,并基于北京和邢台探空站2000~2010年探空资料,细致分析了典型冰雹日常用物理量参数的阈值。结果表明:保定地区年均冰雹日数的地区差异较大,年均最大降雹日数中心位于西北部山区的涞源,铁路线以西年均降雹日总体多于铁路线以东各市县;冰雹日数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24;冰雹日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其中6月冰雹出现几率最大;近37 a来,保定地区年冰雹日数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其中西部山区减少趋势及波动最明显,说明降雹频繁的地区降雹年际波动也大;各物理量参数的阈值可作为预报本市冰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探测算法评估及检验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芬  李腹广 《气象科技》2009,37(3):345-348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WSR-88D提供的冰雹指数算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发生在贵州省黔西南地区的20个冰雹个例进行验证。用此算法对20个风暴日的样本计算了WT(警报阈值)、H(相对雷达的高度)、M(漏报率)、FA(虚警率)、POD/FAR/CSI(探测概率/误报率/临界成功指数)等多个函数,并将这些数据与强冰雹指数(SHI)作对比分析,将SHI作为冰雹尺寸的预报因子进行独立评估,对实际观测到的冰雹尺寸与模式预报尺寸进行比较。在考虑了本地环境、气候特征的前提下对误警率较高的情况进行了算法补尝,并针对误警率较高的现象提出解决办法:①输入当天的正确0℃/-20℃高度,②提高冰雹探测反射率阈值。用改进方法对2007年发生的9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误报率有所降低,预报冰雹尺寸更接近实际探测尺寸。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降雹频率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17个气象观测站1960 ̄1999年冰雹资料,统计分析了全区冰雹的年、季、月、日分布特征,得到了全区历年来降雹的气候规律,以期能在中、长期预报本区降雹重(轻)趋势方面提供一些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山西省城市1976年至2000年25a 13县(市)的冰雹资料,分析了运城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近20年来频率及强度的变化,为冰雹预报及人工防雹工作提供天气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常规的天气资料和卫星云图,利用天气学原理,分析了2008年7月30—31日发生在包头地区的大到暴雨降水特征,总结出一些具有物理意义的降水预报指标,为今后预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相似预报的原理制作了甘南高原冰雹短时预报工具,该方法的实现是通过建立历史个例资料库,寻找相似个例并根据条件判断是否有冰雹,查看历史天气图并与当天实况进行对比,进行人工判断,增加新的冰雹个例4部分完成的。经检验,该方法在甘南州冰雹短时预报中使用效果较好,是一种有效的短时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探空资料因子组合分析方法的冰雹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78—2007年四川省宜宾探空站200 km范围内共45例降雹事件与非降雹事件作为时间样本,将利用T-lnp探空资料计算表征热力、动力、水汽条件、温度、高度等物理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采用因子组合分析方法对3244个预报因子进行筛选,找出影响宜宾探空站附近降雹的预报因子,并计算得到它们的阈值及组合关系,建立了冰雹预报指标判别式。两个主要因子为400 hPa饱和湿静力温度与850 hPa湿静力温度之差 (Tσ400*-Tσ850) 和400 hPa与地面垂直气压梯度之差 (Gz400-Gzsurface),两个条件因子为700 hPa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差 (e700-es700) 和700 hPa露点温度与饱和湿静力温度之差 (Td700-Tσ700*)。将2008年全年732例时次的T-lnp探空资料代入判别式进行试报,探测率为84%,空报率为67.7%,成功指数为30.4%,试报结果表明:基于探空资料因子组合分析方法得到的冰雹预报指标判别方法可行,具有一定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