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渡酱菜     
青弋江畔古老而秀丽的皖南小镇——径县章渡,以其精制的酱菜闻名四方。抗战时期,驻扎在云岭的新四军战士就十分喜爱章渡酱菜和酱油干子,促进了章渡酱菜业的兴盛。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寿县城北 2公里的八公山下,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泉村,公元前 164年,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豆腐就发祥在这里。全村现有 400多户人家做豆腐,被称为“中国豆腐村”。不久前,笔者专门探访了这个地方。 八公山下,合阜路旁,寿县八公山乡政府门前,高大的仿古牌楼上,“中国豆腐村”几个字赫然在目,这就是中国豆腐发祥地——安徽省寿县八公山乡大泉村。全村现有 793户人家,在八公山山脉八公山山峰下由西向东一字排开。 豆腐文化源远流长,自刘安发明了豆腐,作豆腐之法传遍了神州大地。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又将作豆腐之法传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豆腐的故乡。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豆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食豆腐、咏豆腐、赞豆腐,并为此留下了许多轶闻雅事。 宋代诗人陆游喜食豆腐,每天清晨要煮豆腐汤一锅,客人来访即以豆腐汤招待。他曾咏道:“拭盘推碾转,洗鬲甫 煮黎祁” (黎祁,古时豆腐的别称 )。说的是制作豆腐的过程,也流露出诗人对豆腐的一往深情。 宋代苏东坡是一位豆腐“痴”。他的“煮豆为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维妙维肖地描绘了东坡居士在油烛灯下品着豆腐喝着美酒醉态可掬的神情。相传他居官杭州时,常下厨房亲自动手制作菜肴,“东坡豆腐”就是其…  相似文献   

4.
话说扬州     
说起扬州,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大概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其实未必。古代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其内涵与外延大不一样,与中国其它的地域名称相比,扬州的变化最多也最为复杂。概而论之,历代的扬州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扬州;两汉六朝扬州;隋唐以后扬州。  相似文献   

5.
什锦豆腐     
在历代众多的豆腐美肴中,最为引人感兴趣的,莫过于富有传奇色彩的苏州历史名菜“什锦豆腐”。多少年来,它以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国内外美食家的赞叹。苏州“什锦豆腐”,始于清初。康熙皇帝第一次(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南巡至江南来到苏州,品尝到苏州名厨张东王官首制的豆腐菜肴。他取用优质大豆制成的嫩豆腐,加以鸡肉末、熟火腿末,香蕈末、蘑菇末、瓜子仁末、松子仁末、再加以浓鸡汤烩煮而成。康熙皇尝后感到豆腐绝嫩、口味极鲜,非常满意。认为此菜有二大特点:一是取用豆腐、香蕈、鸡肉等物为原料,可使人延年益寿;二是豆腐烹…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增城县(氵瓜)潭镇,盛产大豆,村民善制豆腐,早已名闻暇迩。据古籍记载:“(氵瓜)潭人善制豆腐,始于宋,名于清。”(氵瓜)潭豆腐有一个妇孺皆晓的故事:“增城县八仙何仙姑的家乡、正果佛爷的坐化地,唐、宋以来,增城成了百姓传闻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雷达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于2009年04月09日-11日在扬州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江苏省测绘学会主办,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博思科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土地、地矿、海洋等相关领域专家以及加拿大MDA公司、日本PASCO公司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李白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可见,烟花三月一定是扬州最美的季节,隋炀帝杨广为了一睹扬州奇葩琼花的仙姿,不惜征用万千民力,倾耗举国之资,开凿了一条南北贯通的京杭大运河,虽国破身亡,亦九死无悔。后来又有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可见,扬州除了别具一格的绮丽风光,还是一个丰饶殷富的"销金窟",荷包满满方能潇潇洒洒过足瘾。正值烟花三月,我踏上了这条名满天下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寻找那个  相似文献   

9.
2002年以来扬州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乡镇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坎贝尔-张指数,研究了扬州市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空间极化现象.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扬州市经济空间极化迅速增强,南北差距显著增大,经济发展的地域集聚特征明显,经济格局的空间重塑特征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交通格局的改变是扬州经济空间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邗江撤县改区后其所属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10.
名人与美食     
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倒也出了不少名人与名食的趣事。朱元璋与徽州毛豆腐如果你到黄山旅游,不妨品尝一下“徽州毛豆腐”,因为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与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关连。据说,朱元璋幼年在一家财主家做苦工,白天放牛,晚上还要和长工们一起为财主推磨做豆腐。后来被财主辞退,过着沿街乞讨的生活,食不果腹。那些长工们十分同情朱元璋,每天偷了饭菜和鲜豆腐藏在草垛里,朱元璋悄悄取食。一次,朱元津去外地行乞,几日未归,回来后,发现豆腐上长了一层白毛,但饥饿难耐,只好煎了就食,不料清香扑鼻,可口异常.朱元璋做…  相似文献   

11.
扬州自古为我国东南重镇.至唐代达到一次鼎盛。到清乾隆年间,因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经此,扬州又出现了极其繁荣的局面:经济富庶,百业兴旺;楼台画舫,十里不断;千姿百态的园林名胜,吸引着四方名士,文化艺术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时人李斗(艾塘)“垂二十年,考察于志乘碑版,咨询于故老通人,采访于舟人市贾”,“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于乾隆末年著成《扬州画舫录》(以下简称《画舫录》)。该书对当年扬州的风貌,包括城池沿革、园林名胜、寺观词宇、梨园酒肆、诗词楹联、论学名篇、风俗传说、营造法式、名流学士等等,…  相似文献   

12.
游走瘦西湖     
正尽管襟江带淮,如果没有瘦西湖,扬州定然枯涩,就像迟暮的美人。若把杭州西子湖比作雍容贵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就是窈窕淑女。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亦名保障河、保障湖,又名长春湖。据《宋书·徐湛之传》记载:"广陵城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南望钟山。城北有陂泽,水物丰盛。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一时之盛也。"由此可见,扬州早在南北朝时就是旅游胜地了。不过,瘦西湖闻名于世却因清代杭州诗人  相似文献   

13.
游客满意度已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受到诸多关注和重视,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鲜有涉及。以历史文化街区——扬州东关街为例,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特点,借鉴专家咨询意见,确定了影响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意度的27个因子,并通过实地调查,运用IPA分析法定量化地对扬州东关街游客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游客对东关街满意度的评价一般。  相似文献   

14.
扬州天宁寺闻名遐迩,更奇特的是与别的寺庙不同,一庙五门,说起来这还与秦桧有关呢。  相似文献   

15.
正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历史街区东起古运河,西至国庆路,南起文昌中路,北  相似文献   

16.
湿地是扬州境内面积最大、最重要的生态用地之一,是支撑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扬州市现有各类湿地总面积14.19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1.53%,包括4个湿地类8个湿地型。扬州湿地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南部沿江以河流湿地为主,西北片主要是湖泊湿地,京杭大运河以东的大片区域是里下河沼泽湿地,仪征市的丘陵区域则以库塘湿地为主。分析扬州市湿地资源现状,提出科学规划、湿地恢复与重建及湿地监测与科学研究等保护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巷城"扬州,古韵幽然,秦风明月后的江南小巷,像唐诗宋词里的清雅小令,意蕴悠长。旧名依旧挂在老扬州人浓浓方言之中的琼花路,尽管更名为文昌路,但风尘里依旧氤氲着玉树琼花的醇香。街头古建筑深褐色的飞檐翘角上,悬挂的是历史纪元,流淌的是过往云烟。庄严的文昌阁就像一座底蕴厚重的文化标识,将我指向底蕴更加深厚的安乐巷。青石板铺就的巷道,浸透岁月的风雨和文化的印记,移步其间,似是有时空轮回之惑,自己宛若成了民国小说中的布衣长衫之人。巷道两侧一间间  相似文献   

18.
中美合资扬州美玲惠远漆业有限公司,地处长江经济三角洲重要的商贸城市和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东郊,交通便捷。公司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生产、办公用房1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50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45%以上。公司引进美国最新的工艺技术,并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中高档内外墙涂料、聚酯漆、粘合剂及汽车、船舶、铸钢件特种专业用漆等六大类。数十个系列的200多个绿色环保产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以及国内各大城市。公司一贯重视企业管理,以科技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江苏省语委评估组一行11名教授、学者对常州、扬州、苏州和盐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评估。在对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检查中,发现这四市的交通指示牌及扬州瘦西湖公园的景点指示牌、苏州工业园区的道路牌上均出现用英文标注地名的现象。令人吃惊的是,在盐城市区的道路指示牌上竟出现了英文和韩文并存拼写地名的严重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路街的地名标牌上标注英文;二是在交通指示牌上用英文标注地名。这种“土洋结合、半土半洋”的现象表现为“淮海路”,拼写成HUAIHAIROAD;“星汉街”,标注为XINGHAN STREET…  相似文献   

20.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诗为唐代大诗人杜牧所作。大和九年(公元835年),诗人离开扬州到达上元,因眷恋扬州西北一带水道环绕的意境,故咏诗抒之。 诗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句,实是迷人之句。明末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曾啧啧称道:“二十四桥明月,岂可交臂失之!”清乾隆间,衡塘退士孙洙将这首脍炙人口之作,选入《唐诗三百首》之列。但是,此佳句中的“二十四”这个数字,它所指称的人文地理实体,究竟是一座桥梁的专名,还是一组桥群的量词?令人模糊不清,使这“千古名桥”似乎罩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