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火焰山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地质遗迹景观.作者通过与丹霞地貌类型进行对比研究,确定为火焰山属库车地貌,并划分为9类12小类.根据火焰山库车地貌的物质组成与颜色、构造作用、气候条件、成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查明了火焰山库车地貌成因:发育于褶皱构造的中新生代陆相杂色碎屑岩,在干旱气候条件,以季节性洪水侵蚀作用为主,次为风蚀作用下形成的一套独特地貌.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是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目前共查明地质遗迹951处,其中重要地质遗迹518处.地质遗迹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不同类型地质遗迹空间分布各具特色,可划分为武陵山、雪峰山、南岭、罗霄山、湘中丘陵和洞庭湖平原6个特色明显的地质遗迹分布区,其中武陵山区是湖南省最重要的地质遗迹区.目前省内大部分重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协调性差.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湖南省重要地质遗迹,建议科学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类型、形式和模式,并完善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地质遗迹资源属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目前对地质遗迹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资源的分类、评价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尚未进行全面分析.论文从广义的地质遗迹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入手,进而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并分析了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社会属性和科学属性之间的关系.地质遗迹资源属性的研究对于促进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起  弓小平  许庆阳  杨洋  魏杰  王哲  风骏 《城市地质》2021,16(2):211-220
泉子街车师古道地质遗迹位于吉木萨尔县,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地质遗迹.车师古道地质遗迹的类型可分为3大类、10类、20亚类,以地质遗迹的类型为依据,总结了研究区内地质遗迹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结果:Ⅱ级地质遗迹共有8个,Ⅲ级97个,Ⅳ级68个.在地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和研究医学地质学和地质遗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医学地质遗迹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厘定.我国医学地质遗迹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太行山-黄土高原-武陵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一线,地形特征复杂,大型断裂构造带集中.依据致病元素将医学地质遗迹分为5类:硒缺乏(克山病、大骨节病)医学地质遗迹、硒中毒医学地质遗迹、碘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医学地质遗迹、氟中毒医学地质遗迹和地球化学元素致癌医学地质遗迹.以自然地质属性和科研价值为主要评价因子,建立了医学地质遗迹评价体系,并以湖北恩施硒中毒地质遗迹为实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简文立 《广东地质》2004,19(3):29-32
主要介绍地质遗迹的形成、类型及分区,国内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国际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及动态,地质遗迹分布状况,我国地质遗迹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时期,大连地区形成了种类多样、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本文就大连地区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规范》提出的地质遗迹分类方法对大连地区69处地质遗迹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顺平县是太行山区与华北平原的典型过渡区域.该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太行山北段具有较好代表性.经县域范围内的详细调查,查明顺平县地质遗迹资源共3大类、10类、16亚类,合计地质遗迹点33处.对各类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做了描述,并进行了相关区划研究,划分出3个地质遗迹分布区和5个地质遗迹集中区,结合区域特征、遗迹数量、其他旅游资源和保护开发前景等因素,为县域范围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该成果一方面能够有效支撑和服务顺平县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和规划,同时也能为进一步推进县市范围的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详细调查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示范.  相似文献   

9.
地质遗迹资源是地球在亿万年的演化中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讨论了地质遗迹资源的概念,认为地质遗迹资源具有四种价值,即资源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提出地质遗迹资源管理原则:科学性原则、市场化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原则.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管理: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施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②开展以提高资源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资源经济系统管理;③全面推行技术经济评价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④实施资源价值工程,强化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10.
李宏博 《地质与资源》2010,19(4):330-337,345
在分析和研究土壤地质学和地质遗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土壤地质遗迹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厘定.我国土壤地质遗迹分布遵从土壤分布的一般规律,即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在选取上兼顾科研科普、经济开发及社会生产等因素.以自然地质属性和科研价值为主要评价因子,建立了土壤地质遗迹评价体系,并以陕西洛川古土壤地质遗迹为实例进行评价,定为一级土壤地质遗迹.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high-order crustal magnetic field model NGDC-720-V3, we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crustal magnetic anomaly, the deca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oma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gnetic anomaly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Xinjiang, China. Topography of the magnetic layer basement is studied through Curie isothermal surface using the power spectrum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south Tarim Basin, Junggar Basin, and Turpan–Hami Basin have strong positive magnetic anomaly, whereas west Kunlun Mountain, Altun Mountain, Tianshan Mountain, and Altai Mountain have weak or negative anomaly. The magnetic anomaly well reflects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ucture, i.e., three alternating mountains intervened by two basins. The magnetic anomaly on the ground surface in Tarim Basin is well corresponding to the mafic dykes. The decay of the magnetic anomaly with altitude indicates that Xinjiang is a large massif composed of several magnetic blocks with different siz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Curie surface presents a feature of being shallow under mountains whereas being deep under basins, roughly having an anti-mirror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Moho depth.  相似文献   

12.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正反转演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由火焰山构造和七克台构造组成。中央构造带形成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表现为伸展构造特征,生长断层上盘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下盘,并于断层上盘所在的台北凹陷形成沉降中心。晚侏罗世,由于拉萨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导致吐哈盆地由伸展盆地转变为挤压盆地,中央构造带也于此时发生构造反转,由早期的伸展正断层转变为挤压逆断层。发生于55Ma的喜山构造事件对天山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影响时间略有滞后,大致发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央构造带即在此次构造事件中强烈变形,逆冲出露于地表。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地区近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地壳不断上升,是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长白山北坡登山长廊上方边坡危岩体的分析,考虑崩塌形成的影响因素、崩塌类型,总结出崩塌变形破坏机理及流沙坡形成机理;根据地形、地貌以及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对危险区进行分区评价,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胡祚林 《福建地质》2011,30(4):347-351
屏南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以火山岩峰丛和峡谷地貌为主,园区内地质遗迹丰富,景观奇特。为保护这些珍贵的地质遗迹免遭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保护地质公园措施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详细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地质遗迹,使之成为可永续利用的地学旅游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持...  相似文献   

15.
通过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工作,查清了长白山天池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现状及规模,分析了灾害发生的机理,编制了地质灾害危害区划图,能够为相关防灾减灾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匹配程度,开展了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分析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本底和状态两个角度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分别确定各个评价指标权重,并基于GIS软件对各指标层加权叠加,最后获得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本底状况较好,中—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52%;承载状态主要为盈余—均衡区,超载区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33%,零星分布在银屏山、刘家墩和雾顶山.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黑曜岩是火山活动的产物,除了具有长白山火山特有的喷出方式,与众不同的地质特征之外,还是长白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对长白山黑曜岩的特征、形成、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了解长白山黑曜岩及今后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文斌 《物探与化探》2004,28(4):283-286
介绍了在新疆东天山地区进行地质填图——区分岩性、划分岩浆岩和构造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上述成果是在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空物探综合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和野外地质—物化探综合调查取得的。  相似文献   

19.
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田成矿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及进行针对性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成矿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对成矿构造背景、相关岩浆活动、围岩、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等进行探讨,获得初步认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主要形成于聚合板块活动时期陆缘构造岩浆活动带,与造山带汇聚阶段俯冲-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万飞 《吉林地质》2012,(3):21-22,91
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的实地考察研究,论述了长白山地质历史,包括长白山的基底形成阶段的划分、地台形成阶段、各地质时期活动状况。将长白山复式层状火山锥地质演化历史划分成7个旋回,并阐明了那几个旋回造盾、造锥、造席和造池。使人们对长白山火山成因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