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地震的前兆性地震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震前地震活动性的研究,人们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早在1962年笔者在研究河源6.1级地震和日本伊豆6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时,发现一些大地震前的地震频度与地震总数相关。此后,在邢台6.8级和7.2级地震,乌鲁木齐6.6级地震,渤海7.4级地震,炉霍6.8级和7.9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过程中,都存在类似的前兆性地震与其频度相关。其关系式是N  相似文献   

2.
1981年1月24日道孚6.9级地震,是继1967年8月30日炉霍侏倭6.8级和1973年2月6日炉霍7.9级地震后,我省西部地区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的又一次强烈地震。在短暂的14年时间内,同一断裂带上相邻地段多次发生强烈地震,无论现代或历史上都是较为少见的。为了适应深入研究的需要,兹将道孚6.9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震害分布综合述评如后:  相似文献   

3.
张永久 《内陆地震》2012,26(4):291-299
利用四川地震台站监测资料,分析了2011年4月10日炉霍MS5.3地震前后鲜水河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和前兆异常情况,讨论了炉霍MS5.3地震后鲜水河断裂带未来地震趋势。结果表明,2011年4月10日炉霍MS5.3地震发生在1976年2月6日炉霍7.6级地震破裂区,震后余震活动微弱;震前鲜水河断裂带及其附近的流体和形变等出现了一些短期前兆异常;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存在发生个别强震的长期背景,但是4月10日发生的炉霍MS5.3地震难以简单地作为鲜水河断裂带强震短期紧迫性和危险程度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4.
1972年9月27日及9月30日先后在康定县塔公区发生两次5.8级和一次5.6级地震,原成都地震大队派出考察人员、深入震中区调查,于同年10月提交了报告.十余年来沿鲜水河地震带开展了多种地震观测研究.无论从研究该区断裂结构、地震活动周期中的强震类型,或回顾1973年2月6日炉霍大地震前预测预报经验等方面考虑,塔公地震的震害及地震地质特征都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我省,在以地震地质方法探讨中期大震预测上,塔公地震前后的工作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介绍此次地震的概况为主,兼论有关问题,供与有兴趣的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5.
林县小震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3月邢台大地震后约一个月,河南省安阳市西50多公里的林县,开始发生小地震,起初小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不高,1966年10月下旬以后有所增强。1966年10月29日至12月5日发生小地震12次,其中3级以上的两次,最大为12月5日10时20分的3.6级地震,当地群众强烈有感。1967年3月26日发生5级地震,小震活动水平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6.
郭星  潘华  李金臣  侯春林 《地震学报》2018,40(4):506-518
以历史重演原则和构造类比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分布的大地震复发概率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作任何复发概率分布的强假定,直接通过对大量地震序列数据的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来模拟未来大地震的复发规律,进而统计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地震发生概率,并以鲜水河断裂带炉霍段和道孚段为实例,利用本文给出的复发概率计算方法得出炉霍段和道孚段未来50年大地震发生概率分别为0.15和0.31。   相似文献   

7.
1981年1月24日道孚6.9级地震是继1973年炉霍7.9级地震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的又一次强烈地震。其震前地震活动与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盐源、宁蒗地震、1975年永善地震有所不同,没有观察到震源区周围在震前几年内地震活动增加。因而对这样的地震怎样利用地震活动作可能的予  相似文献   

8.
地震系统是个开放系统,影响它的内、外动力因子很多。本文以云南现代三次 Ms≥7级大地震(1970年1月5日通海7.7级,1974年5月11日永善一大关7.1级,1976年5月29日龙陵7.4级)的孕育和发生为例,初步地从地震成因角度探讨了地震预报问题。结果发现:大震前,一些主要的内、外作用力往往达到一定强度,而且它们的作用时段顺序(按长、中、短、临)相遇,作用域又在未来的震中区相互重合。因此,我们提出了地震预报的内、外因时空迭加模型,看来此模型是有一定普适性和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测量队在1973年2月6日炉霍7.9级地震破裂带上的虾拉沱场地进行了地面槽探。经初步考察,发现了因地震房屋倒塌的遗迹,它们分别埋深于0.9—2.2米及1.9—3.58米,推测是1923、3、24及1816、12、8两次大地震所致。因此,虾拉沱地区在158年间共发生了三次烈度为Ⅹ的地震。 由于多次大地震的重复发生,槽探中见到了间距5—10米的四组地震断层,它们分别为1973、1923和1816年地震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小江西支断裂古地震剖面的开挖研究结果表明,接近和等于8级的大地震,其重复时间间隔约为2000 a左右,M>7级的大地震其重复时间间隔也在1000 a左右.1833年嵩明8级地震至今仅170 a,未来10a或更长时间段内,在位于小江西支断裂上的1833年嵩明8级地震破裂带内,再次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