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当你遥望绚丽多彩的繁星时可曾想到,恒星竟有一半以上是双星,双星发生的几率远远高于人类产生双胞胎的几率。这些双星是宇宙中的“伴侣”,有的是“情侣”或“孪生兄弟、姐妹”,像大熊座W型密近双星:还有“中青结合”的大陵五型食双星与“冷热相照”的共生双星,以及中(主序星)、老(白矮星)相依为命的激变双星和主星与中子星或黑洞为伴侣的X射线双星等。在它们之间都有一条万有引力的“纽带”.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两个子星互相绕转,休戚与共。双星分为目视双星、食变双星、分光双星、密近双星、激变双星和X射线双星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亮星星表1982年版的资料为依据,统计了双星比例随光谱型的变化。发现巨星的双星比例由B、A型的50%左右逐渐下降到M型的24%,而矮星的双星比例不随光谱型下降,都在50%左右。还发现各主要类型脉动变星中的双星比例比上述相应光谱区内的双星比例高约10%。这可能说明成双性与恒星演化和脉动特性均有某种关系。造父变星中双星比例高达53%是很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W UMa型相接双星观测和理论研究的历史。总结了W UMa型相接双星观测特性和理论研究的成果。最后讨论了W UMa型相接双星理论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在利用卯酉圈观测方法绝对测定观测点瞬时纬度的过程中,仪器定向误差、周日光行差和大气折射的高次项对所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仪器定向误差的高次项影响在可观测天顶距范围内都是比较大的,必须在结果中加以改正。而周日光行差和大气折射的影响一般不大,在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
每月双星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九月份适宜观测的双星。 说明:①本文所给出的双星赤经、赤纬皆为J2000.0值②笔者在实际观测中发现,除较亮的或颜色对比较强的双星组合外,双星的颜色并不十分容易分辨,并且每个人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与区分能力是有差异的,本文所给出的双星颜色,除通过观测分辨外,还参考了一些资料,故下文列表中双星颜色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每月双星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七月份适宜观测的双星。 说明:①本文所给出的双星赤经、赤纬皆为J2000.0值②笔者在实际观测中发现,除较亮的或颜色对比较强的双星组合外,双星的颜色并不十分容易分辨,并且每个人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与区分能力是有差异的,本文所给出的双星颜色,除通过观测分辨外,还参考了一些资料,故下文列表中双星颜色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双星的统计     
在理想统计平衡态理论下,研究由双星组成的系统的各种统计分布,并与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目前银河系中观测到的单星主要不是由双星瓦解产生的;(2)银河系现阶段中,单星俘获为双星的可能性要比双星瓦解为单星的可能性大得多;(3)远距双星变为近距双星的可能性要比近距双星变为远距双星的可能性大得多。本文对安巴楚勉关于单星、双星、聚星的起源和演化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每月双星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六月份适宜观测的双星。说明:①本文所给出的双星赤经、赤纬皆为J2000.0值②笔者在实际观测中发现,除较亮的或颜色对比较强的双星组合外,双星的颜色并不十分容易分辨,并且每个人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与区分能力是有差异的,本文所给出的双星颜色,  相似文献   

9.
宇宙信息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0,(10):16-19
双星系统也许不适宜生命形成 根据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紧密的双星系统也许并不是生命形成的最佳场所。“斯皮策”在三个密近绕转的双星系统周围发现了惊人的大量尘埃,天文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行星间剧烈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张瑞玉  李焱 《天文学报》2012,53(4):274-290
通过计算双星演化中的角动量转移,研究了潮汐作用下双星系统自转与公转周期的变化以及潮汐作用对双星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密近双星系统在主序演化时,潮汐摩擦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自转与公转达到比较接近的状态,此后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才能使自转与公转达到同步转动.物质交换阶段开始后,半相接双星系统更容易出现非同步转动,而相接双星系统物质交换很难破坏系统的同步状态.同时比较了非同步双星模型与同步双星模型演化曲线在赫罗图上的不同,结果表明非同步模型在物质交换阶段主星演化曲线向赫罗图光度和有效温度高的方向移动.最后通过对统计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采用该模型可以解释观测上双星超过潮汐锁定时标后仍然存在非同步转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恒星结构与演化理论中两个感兴趣的问题:非局部对流理论与非守恒密近双星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银河系光行差,或称为长期光行差漂移,是由于太阳系质心绕着银河系中心做轨道运动的加速度引起的视自行效应,量级大约为5μas·yr~(-1).在21世纪之前,由于观测精度尚未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人们很少讨论银河系光行差效应.随着甚长基线干涉(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VLBI)在基本天文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第2代微角秒天体测量卫星Gaia的问世,该效应显得逐渐重要.由于河外源的分布不均匀,银河系光行差效应会使得河外源天球参考架缓慢旋转,进而需要修正地球岁差参数,其中岁差速率的改正值大约为1μas·yr~(-1).对于微角秒精度的VLBI和Gaia参考架,银河系光行差将会引起框架扭曲,在两者的连接过程中,也是必须考虑的系统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密近双星定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概括。从观没和理论计算等不同角度讨论了判断密近双星演化阶段的主要方法。在磊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类型密近双星演化阶段的主要方法。在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类型密近双星的性质和演化阶段。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密近双星演化链研究中有毛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给出了知事周期食双星AP Pur的B、V两色光电测光资料。该双星的光变曲线是不对  相似文献   

14.
X射线双星     
X射线双星是最近十几年以来天体物理学中很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个新领域的基本内容,包括:几个典型的X射线双星的观测资料;X射线双星中致密源的定性分析;理论上的核心问题——吸积到黑洞、中子星和白矮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判断双星自转同步性的一种新方法.把假定双星为同步自转时的拱线进动周期的理论计算值与该双星的观测值之比作为同步自转参量,以判断双星同步自转情况.利用此方法对YCyg和CWCep两对双星系统中子星同步自转情况做了判断.结果表明,其中CWCep为同步自转双星,YCyg为接近同步自转双星.最后将所得结果与其他作者用直接测量自转速度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太阳系由一颗恒星、八颗行星以及各种小天体组成。不过,太阳附近的大多数恒星却是双星系统。如果它们有行星,那么,从那些行星上看来,天上将会有两个“太阳”。甚至还有的是三合星、四合星、五合星,乃至更多恒星组成的系统。观测表明,太阳附近超过三分之二的恒星处在双星或多星系统当中,  相似文献   

17.
每月双星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十二月份适宜观测的双星。说明:①本文所给出的双星赤经、赤纬皆为J2000.0值②笔者在实际观测中发现,除较亮的或颜色对比较强的双星组合外,双星的颜色并不十分容易分辨,并且每个人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与区分能力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激变双星中较冷次星的星风在磁场耦合作用下造成的角动量损失,以及对激变双星演化的影响。本文特别注意到双星成员的星风物质损失和角动量损失应该与单星情况明显不同,这就是:双星成员的星风物质损失受到潮汐效应和系统自转效应的影响而增大,同时双星成员的角动量是由轨道角动量和自转角动量所组成,并且轨道角动量远大于自转角动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次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很小,星风的速度也不大,因而磁滞效应造成的角动量损失极小,不能成为驱动周期大于3小时的激变双星演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人造卫星观测中卫星位置与测站位置所对应的时间不一致问题,证明了,对于方向观测,这种改正等价于卫星视位置到真位置的周日光行差的改正,并给出了其它观测的改正公式。经过这些改正后,在轨道改进时,星历表计算就可用最简单的时间对应的公式计算,不必进行迭代,也无需加任何附加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78年4—7月间所取得的北冕座RT食双星光电观测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光变曲线具有波形扰动特征。与近年观测比较,扰动波有向轨道相位增加的方向迁移的趋势,属前进式“行波”扰动,迁移周期约18.5年。对其可能的解释作了讨论。并用经典方法取得RT CrB首次测光初解。结合分光观测结果,发现该星是分离亚巨星系统,但其主星偏离开一般Rs CVn型双星主星的质-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